天天看點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作者:人物史鑒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林碧春

1977年12月4日,中非帝國正在舉行着本世紀最奢華的一次加冕典禮,為了這次“盛典”,主辦方從法國空運了4萬瓶葡萄酒和22噸白蘭地、從荷蘭和澳洲訂購了25000束鮮花、從歐洲購買80輛奔馳汽車和200輛寶馬機車……

這場加冕儀式的主角兒不是别人,正是中非皇帝“台灣女婿”博卡薩。人們對博卡薩的了解大概僅限于他執政時的殘暴,對于他的另一重身份則感到陌生又好奇。并不是博卡薩為人低調,而是這個出現在他生命中的女孩太過微不足道。

但曾經,她也有如明珠般讓博卡薩癡迷。因為這個女孩的存在,中國台灣在中非的地位都跟着水漲船高。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博卡薩的奢華禮服

她叫林碧春,祖籍山東,生長于中國台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經濟逐漸開始發展起來,但這繁榮僅限于資本在手的貴人們。對于貧苦的普通百姓來說并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變化。

林碧春家境貧寒,功課又極為普通,父母将希望都寄托在碧春的哥哥身上,是以林碧春早早地辍學回家幫忙賺錢供哥哥讀書。

十幾歲的小姑娘能做的事情有限,打雜、賣貨,輾轉一段時間以後林碧春終于在高雄的圓山大飯店找到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

林碧春對這份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工作内容比較輕松,收入也不錯。最重要的是圓山大飯店是高雄乃至整個台灣省數一數二的高檔酒店,經常招待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林碧春雖然年紀不大,心眼卻不少,早存了“攀高枝”的念想。

沒多久,機會還真的來了。1968年,中非總統博卡薩受邀通路台灣,就下榻在高雄的圓山飯店。雖然中非很窮,但畢竟是一國上司,台灣方面極為重視,所有待遇都采用最高規格,包括服務員,都挑選年輕漂亮的女孩子。

林碧春年方18,正是女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紀。雖然稱不上傾國傾城,但青春正盛,柳眉細目烏發垂肩,具有很有東方女性弱柳扶風的美感。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博卡薩

時年47歲的博卡薩初到台灣就被這裡清秀溫柔的女孩子們所吸引。這個軍閥頭子出身的非洲男人對東方女性婉約的美根本無法抗拒。他喜歡東方美人。

他要得到這個叫林碧春的姑娘。

林碧春被一國元首愛慕表白實在是受寵若驚,畢竟這個姑娘出身貧苦,沒讀過多少書,更沒見過什麼世面。

原本她覺得自己的人生不過是跟身邊許多普通女孩一樣,做一份平凡的工作,嫁一個平凡的丈夫,碌碌無為地過一輩子。可沒想到天降奇緣,竟然是一位總統對她發出了求愛信号,這讓林碧春怎麼能不欣喜。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博卡薩邀請林碧春訪非

興奮過後的林碧春也有一絲猶豫和顧忌:博卡薩畢竟年近50,比父親年紀還大。又來自遙遠而貧窮的非洲,語言不通生活習慣更是千差萬别,長得也不帥氣,自己真要嫁給這位大叔?

林碧春很窮,是以她對貧窮有着深切的恐懼感。她受夠了這種身不由己,财務不自由的生活。博卡薩來自非洲,在林碧春為數不多的知識儲備中,非洲都是很貧窮的,她不能允許自己嫁給一個又老又醜又窮的男人,即使對方是一國元首。

可是博卡薩接下來的行為讓林碧春徹底改變了對這樁跨國婚姻的看法。

博卡薩表現得極為有禮,他邀請林碧君一起吃飯、遊玩,為她大筆花錢,表現得可親又紳士,還送她自己家鄉的特産“鑽石”。這讓林碧春認識到,博卡薩一點也不窮!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博卡薩出訪他國

确實,博卡薩不但不窮,甚至算得上富有。他雖然生于非洲,但父親是非洲某部落的酋長,是以博卡薩從小的生活至少可以算是衣食無憂。

不過在他6歲時,父親因為反對法國殖民統治政策而被其殺害,母親因為悲傷過度為父親殉情而死。

6歲的小博卡薩和他11個兄弟姐妹一下子失去雙親,生活頓時陷入困境。祖父對他們的教育采取放養态度,是以博卡薩同年生活大多流浪在外,沒有得到過家庭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愛。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青年博卡薩

随着年齡的增長,博卡薩逐漸對宗教産生了興趣。年少的他想成為一名牧師,他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個靈魂的引導者。

但這個還算崇高的願望被曾為軍人的祖父嚴詞否定:“我與你的曾祖父以及你的父親都是戰士,而你竟然想做個無用的牧師!”

博卡薩原本也不是非常堅定地想成為一名神職人員,祖父的責備讓他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1939年,博卡薩加入了法國軍隊。

如果當初祖父沒有阻止博卡薩,這世上也許就會多一位善良的牧師,少一個吃人的惡魔,那樣中非人民也将少受一些磨難。但命運還是按部就班地前行,博卡薩仍然加入了曾經殺害過他父親的軍隊,并為其效力。

在我們看來博卡薩這種效命于殺父仇人的行為簡直不可理喻。而更不可理喻的事情還在後面,當博卡薩從二戰戰場得勝後獲得法國總統戴高樂的接見,他激動之下直接稱呼對方為“我的爸爸”,并将這個稱呼一直延續下去。

近代的非洲一直處于戰亂、貧窮的漩渦中。此時看來,這并不是敵人太強大,這些西方列強也曾觊觎過我們的領土,雖然曆經了百年屈辱,但我們最終還是趕走了強盜。

而非洲這片土地上從來不缺少骁勇善戰的勇士,他們缺少的是民族的信念和文化的傳承。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博卡薩立功之後受到了法國政府的嘉獎,此時的法國采取的是比較寬松的殖民地政策。加之非洲各地區人民不斷奮起反抗要求獨立,法國政府便表面上答應撤出中非地區,卻将忠實擁趸博卡薩派遣回國組建中非軍隊。

在法國吃香喝辣的博卡薩本不願回到窮鄉僻壤的故裡,但“法國爸爸”一聲令下,他二話不說整理行囊踏上歸途。

在法國的支援下,博卡薩很快便建立了一支中非自己的軍隊。這支軍隊表面上服從中非總統的上司,實際上隻聽命于博卡薩,有了武裝力量的博卡薩慢慢地掌握了實權,并于1965年通過政變将原總統趕下台自己接管中非。

博卡薩此舉當然不是為中非人民謀福利,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撈錢”。

成為總統的博卡薩用武力強迫代表們選舉他為終身主席,并且一人獨占國家财政、農業、國防等十多個重要部門。

在這之後他逐漸占有了礦業、棉花、咖啡等中非的命脈企業,将這些支撐國家财政收入的企業全部占為己有,成為了他的私有财産。

是以雖然中非很窮,但博卡薩卻非常富有。他在本國有十幾處行宮,在歐洲擁有五幢古堡、一幢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數不盡的莊園、汽車和銀行裡十幾億的存款。而這些用中非人民的骨血積攢的财富都成了他享受奢侈生活和追求女人的籌碼。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左一博卡薩

林碧春年少無知,她的家人也并不是有遠見的人。見女兒竟然博得了總統的青睐,沒有感到憂心反而與有榮焉。林碧春在虛榮心的支配下、在家人的鼓勵下,答應了這個比父親還年長的異國男子的求愛。

博卡薩回國不久就向台灣發出邀請,請林碧春通路中非。林碧春在家人和政府官員的陪同下踏上了去往非洲的飛機。

剛剛降落在中非首都班吉,林碧春便迎來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和婚禮,正式成為了博卡薩的台灣新娘。但是林碧春發現她高興得太早了。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博卡薩與孩子

在林碧春和其家人看來,此行自己是“下嫁”到非洲做“正宮”的。但到了當地才發現事情遠沒有她想象的那樣簡單。

博卡薩在林碧春之前已經娶了8個“王妃”,孩子都有了二三十個了,這讓林碧春在驚愕之餘感到極為不快。

新婚燕爾,博卡薩容忍了他的台灣小妻子的任性。他專門為林碧春修建了豪華的宮殿,給了林碧春很多特權,珍馐美味、華服麗裳流水一樣貢到女孩面前。這奢侈的牌面讓林碧春恍惚了,仿佛自己真的是出身高貴的公主。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為了緩解林碧春思鄉之苦,博卡薩還将其哥嫂留在中非生活,并出資為他們開設餐館。不僅負擔了所有經營費用,還讓這個餐館承接各種政府宴請,短短一年便使林碧春的哥嫂賺得盆滿缽滿。

在博卡薩的金錢攻勢下,林碧春漸漸地覺得:是不是一夫一妻好像也沒那麼重要了,自己能夠獨享寵愛才是關鍵。

而博卡薩見多了非洲和西方女性高挑健美的樣子,對這個來自東方的女孩新鮮感十足,在剛剛結婚的那段日子裡兩人确實有過一段甜蜜幸福的生活。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中非地區

1969年前後,林碧春先後為博卡薩生下了兩個女兒。随着孩子的出生,林碧春在博卡薩心中的新鮮感也逐漸消退,所謂色衰而愛馳,博卡薩開始忽略疏遠林碧春。

林碧春時常搞些小動作,博卡薩心情好的時候會哄哄她,但大多時候卻是放任不理的。而這兩人之間的沖突在另一個女人的介入後達到了頂峰。

博卡薩的好色在國際上都已經出了名,他出訪羅馬尼亞時,當地政府便投其所好送了一位高鼻深目的漂亮姑娘給他。博卡薩大喜過望,回國時便将這個姑娘一起帶回了中非。

這讓林碧春大怒,前面8個人的存在已經是既定事實無能為力,後邊再有進門的就很不能忍。為了表示自己的不滿,林碧春拉開架勢一哭二鬧,以此來吸引博卡薩的注意。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博卡薩在林碧春面前表現得一直是溫柔有禮的模樣,即使後來略有疏遠,也不曾對林碧春有過不當的舉動。這個假象蒙蔽了林碧春,讓她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林碧春不鬧還好,這一鬧徹底地将博卡薩激怒了。

林碧春不但沒有挽回博卡薩的寵愛,還為自己招來了一頓毒打和監禁。博卡薩取消了她所有的特權,并且禁止她随意走動。

林碧春的行為不由讓人感歎這個女孩的單純和無知。博卡薩已經先她娶入8名妻子,又怎麼可能對她忠貞不二?

她在丈夫另結新歡後采取了最不理智的解決方法。我們中國曆史上無數優秀女性的手段,武後、呂後、昭君、文成任何一位,林碧春但凡學會一招半式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場。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林碧春這次遭遇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次事件使林碧春徹底看清了博卡薩的為人,對這個男人和所謂的貴族生活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才能讓她下定決心逃離博薩卡。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從1971年開始,自由受到限制林碧春便想辦法與外界溝通,期望能夠與本國大使館取得聯系。但林碧春并不是第一個被監禁的中非王妃,看護的人非常有經驗,林碧春很難尋找到機會。

直到幾年後,博卡薩對她的看管逐漸放松後,林碧春才聯系上中國台灣駐中非辦事處的從業人員,并向他們說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情況。

從業人員對此也很為難,林碧春畢竟不同于普通的中國公民,她關系到中非與台灣的關系,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引發不必要的沖突。

幾經周旋,直到1976年,台灣方面才出具了一封信,信中說道林碧春母親重病思念女兒,希望林碧春能夠回國探望。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圖左為博卡薩

從業人員隻是抱着試試看的态度,試探一下博卡薩的反應。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博卡薩竟然同意讓林碧春和她在非洲的家人們回國探親。

不過這并不是博卡薩被親情所打動。而是他此時一來沒有時間關注一個早已被她遺棄的女人,二來他也不想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得罪台灣。那麼,此刻的博卡薩正在忙什麼呢?

他在忙着登基稱帝。

博卡薩是法國皇帝拿破侖的忠實粉絲。他覺得自己的功績完全不亞于偶像,他要在20世紀建立一個帝國,以此向偶像緻敬。

1976年12月4日,他向全世界宣布将中非共和國改為中非帝國,廢除議會制由自己出任中非帝國的第一任帝王并自稱為“博卡薩一世”。

一年後,博卡薩在首都班吉舉行了加冕儀式,由于這場盛大的儀式耗費了中非大半年的收入,使這個本來就貧窮不堪的國家更是雪上加霜。據說儀式後國庫僅剩五萬美元。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博卡薩的加冕典禮

羊毛出在羊身上,國庫沒錢了自然要從百姓身上再撈回來。可此時的中非人民已經是毫無油水可榨,失業成為常态,稅收不上來,博卡薩又想出一個盤剝百姓的好辦法。

他讓妻子開設服裝廠專門制作學生校服,并強制全國學校統一換裝,沒有校服的孩子不許上學。可一套校服相當于普通家庭一個半月薪水,十戶裡有九戶是出不起這個錢的。

所謂官逼民反,忍無可忍的中非人民終于奮起反抗,首先是首都班吉的學生代表上街遊行抗議天價校服,博卡薩則指令軍隊抓捕并殘殺了一百多名學生,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兒童。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這一年正是國際兒童年,博卡薩的倒行逆施徹底激怒了中非人民,全國各地紛紛罷工抗議博卡薩的暴行。這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注意,博卡薩的種種非人行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博卡薩的“法國爸爸”也無法再保全這個“兒子”。時任法國總統的德斯坦授意法國軍隊幫助前中非總統實施政變,推翻了博卡薩的中非帝國。

博卡薩正在國外通路,聞訊來不及回國收拾細軟,便帶着老婆孩子開始了流亡海外的生活。而他在中非國内的女人們則被憤怒的中非人民所驅逐,風流雲散。

此時的林碧春早已回到生養她的台灣,盡管帶着滿身滿心的傷痕。但能與家人團聚,與那些湮滅于反抗暴行運動中的女人們相比,也已算是不幸中的萬幸。隻是從那以後林碧春再也沒有見過她的兩個女兒。

中國少女遠嫁非洲總統,兩年之後她哭着寫信求救,聲稱想要回國

回到台灣後的林碧春其實也不過26歲,但海外生活的這8年讓她不願再走入婚姻的圍城。

起初她與母親住在一起,母親去世後林碧春便一個人低調的生活在台灣,絕口不提過去的事情,以至于身邊親密的朋友都不知道,這個面貌平凡的女子曾經有過怎樣的傳奇經曆。

這對于林碧春來說,才是最好的結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