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衛榮:為地球拍照的人

作者:中國航天報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為大家介紹一位工作在航天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女性——陳衛榮。

“在中國,有20萬人從事航天事業,陳衛榮隻是普通的其中一員。”近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資源衛星中心的陳衛榮作為中國航天優秀青年代表,其事迹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亞洲非洲地區語言節目播報。

該節目的播出,讓中國航天為講好中國故事、塑造中國好形象作出了貢獻,得到國内外社會很好的反響。

陳衛榮是遙感衛星運作服務

戰線上的一把好手,

運籌帷幄之内,卻可遙控太空之中,

用智慧搭建遙感衛星運作服務的新模式。

她也是向外推廣遙感應用服務的排頭兵,

創新業務宣傳方式載體,

用一張張“太空鳥瞰圖”驚豔世人,

不斷拉近遙感衛星與普通人的距離。

她還是孩子眼中的好媽媽,

事無巨細、親力親為,

以榜樣的力量播撒下航天報國的理想。

作為衛星運作部副部長,陳衛榮榮獲過航天科技集團直屬工會2018-2019年度“巾帼建功标兵”稱号。在剛剛閉幕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上,陳衛榮帶領團隊完成了北京和張家口賽區的遙感衛星空氣品質監測保障工作。

2005年,陳衛榮從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畢業。懷揣着對祖國的熱愛和對航天事業的向往,她毫不猶豫地選擇進入航天系統,成為當時技術總體部一名普通的資料處理工程師,自此開啟了“牧宇觀星”的嶄新征程。

陳衛榮:為地球拍照的人

從初出茅廬的青澀姑娘,到雷厲風行的職場精英,陳衛榮先後從事SAR(合成孔徑雷達)資料處理算法研究、衛星有效載荷管理與任務規劃系統設計、地面系統建設、地面系統運作以及使用者服務等工作,牽頭建設了大陸第一套多星多任務有效載荷管理系統,制定了大陸陸地觀測衛星資料分發與使用者服務國家标準,建立了遙感衛星快速應急服務響應機制和流程,創新了遙感衛星資料服務模式。

執着堅守,平凡崗位成就不凡事業

由于表現優異,2009年底,陳衛榮開始擔任部門使用者服務室主任,主要負責面向部委及行業使用者提供業務化服務。截至目前,共服務全國2.7萬使用者、20家行業部委以及31家地方分中心,分發資料6100餘萬景,執行國内外災害和事故應急服務400餘次,連續多年使用者滿意度達到96%以上。

成績斐然的背後,離不開陳衛榮10餘年的不懈努力和對遙感事業的執着熱愛之情。談及在工作中最難忘的事情,她提到了2013年的四川雅安地震。

當時由于災情嚴重,當地交通受阻,通訊發生故障,遙感衛星資料幾乎成了了解災情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面對國家各部委、四川省以及救援前線的迫切要求,在公司上司的帶領下,作為黨員的陳衛榮挺身而出,和同僚們迅速成立了紅色應急服務攻關小組,地震當日就将災前災後影像資料提供給了有關部委,并第一次面向社會公開釋出了災情資料共享管道。

陳衛榮:為地球拍照的人

仿佛“一夜成名”般,影像資料需求的電話源源不斷打來,“天眼”的強大功能逐漸被世人所了解知曉。

為了及時向社會各界提供精準資料,陳衛榮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領整個團隊努力克服流程機制不完善、人員短缺等一系列困難,每天24小時輪流值班。

最終,他們向來自12個部委的25家機關提供資料800餘景,為搶險救災、災後評估和災後重建等提供了重要支援和依據,事後10餘家機關發來了感謝函。

“那半個月,每天都像上戰場,每天都有新戰役,不過也得感謝這次應急服務,為後續遙感衛星應急服務機制流程的建立打下了一個特别好的基礎。”陳衛榮說道。

經過這次曆練,陳衛榮和她的團隊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流程和服務機制,創新了大陸遙感衛星應急服務模式,從之前的被動服務發展到一體化、全流程、主動資訊服務模式,災害服務由單純災後監測轉向災前預警、災中監測與災後評估相結合的全方位服務。

同時,也是得益于這次曆練,陳衛榮帶領的這支“紅色”團隊也更加的團結有力、無堅不摧。

“對我來說,每次使用者發來感謝信或送來錦旗,哪怕隻是一個緻謝的電話或短信,都讓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咱們的國産資料應用越來越廣泛,影響力越來越大,這真讓我感到驕傲自豪。”說到這裡,陳衛榮無限感慨。

無私奉獻,拼搏奮鬥書寫美麗華章

除了應急工作,陳衛榮還主動請纓,擔起了“中國陸地觀測衛星資料中心”衛星公衆号的創辦營運工作,結合時事對外釋出國産陸地觀測衛星影像成果,内容多次被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媒體轉載。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憑借着職業敏感和崗位職責,及時向上司請示,要求組織協調開展針對武漢的高分辨率衛星資料采集,制作了關于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建設情況的專題介紹,通過微信公衆号向社會進行宣傳,多家媒體争先轉載,提振了全國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定信心。

陳衛榮:為地球拍照的人

在工作中,陳衛榮恪盡職守,而在生活中,她卻笑稱自己并不是一位特别“合格”的母親。

回憶起生完二胎後回到工作崗位的那段日子,她到現在還覺得有些虧欠孩子。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遙感衛星,她責無旁貸地将宣傳推廣遙感衛星應用服務作為重要内容,多次放棄休息時間,頂着疫情壓力開展工作。

有一次,為了配合一個重要的遙感應用項目,陳衛榮不得不放下嗷嗷待哺的孩子趕赴外地工作,頂着家人的不了解,克服身體上的不适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保證工作不受影響的情況下,通過千裡迢迢“送奶”,保障了孩子的“口糧”。

對于職場女性來說,要做好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注定要付出更多。

一邊是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一邊是事無巨細、親力親為的生活,陳衛榮不停變換着角色,也探索着工作與生活相結合、兩不誤的“完美模式”。

她在家辦公的時候,會讓兒子在身邊,順便給他講講衛星和遙感的故事,甚至有時候“委托”他幫忙查查資料,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孩子非常樂意。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傳承吧,兒子曾經說過,以後也想成為一名航天人,打火箭、搞衛星!”陳衛榮一提到孩子,臉上便是滿滿的幸福和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向往。

文、圖/資源衛星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