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面戰旗紅》之“白雲山團”精神特質:鳳凰經浴火才能重生

作者:羅援

中國人民志願軍50軍,戰前,是國民黨起義部隊,不是我軍的主力;戰後一舉成名,打出了軍威,榮躍我軍能攻善守的王牌部隊。何以至此?黨的上司,我軍特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戰火的洗禮。

50軍的浴血榮光、鳳凰涅槃可用四個字加以概括——可歌可泣。

《百面戰旗紅》之“白雲山團”精神特質:鳳凰經浴火才能重生

可歌的是,在漢江南岸阻擊作戰中,50軍受領的任務是堅守陣地10整天,可是50軍卻足足死守了50個晝夜。其間,美軍裝甲分隊幾次打到了師、團一級指揮部眼前,但50軍整個防禦體系穩如泰山,堅如磐石。

1951年1月25日,白雲山阻擊戰拉開序幕。大批美軍飛機如一片黑烏鴉突然飛臨50軍447團陣地上空,将重磅燃燒彈傾瀉下來,然後又用100多門火炮進行轟炸,巨石炸成粉末,樹幹燒成焦炭。爆炸聲剛剛停歇,美軍25師幾十輛坦克便引導步兵向志願軍陣地蜂擁而至,一時地面砂石亂滾、塵土飛揚;山頭一片火海、濃煙彌漫。但我軍陣地巋然不動。

次日拂曉,美軍又對447團堅守的兄弟峰陣地先是狂轟濫炸,實施飽和式火力打擊,然後兵分多路進行一次又一次人海式的沖擊。

盡管兄弟峰整個陣地都被轟塌炸平,草木燒淨,彈坑累累,但堅守兄弟峰的6連100多名戰士,就是不準敵人逾越一步。他們就像兄弟峰名字一樣,結成生死兄弟,化作一座高山,橫亘在美軍進攻路線的咽喉要道前。團長張振山幾天都沒有合眼,親自組織部隊争奪高地,指令很簡單,“寸土必争”!

《百面戰旗紅》之“白雲山團”精神特質:鳳凰經浴火才能重生

接下來幾天,被激怒的敵人歇斯底裡,不顧一切地轟擊、轟擊……恨不得把兄弟峰夷為平地。争奪戰反反複複,陣地多次易手,堅守前沿261.5高地的戰士全部犧牲。

2月1日清晨,美軍進攻白雲寺陣地,狂轟濫炸了幾個小時,然後步兵跟随坦克發起進攻。由于3營8連傷亡嚴重,陣地一度失守。副營長戴汝吉率一個排及時趕到,經激戰又奪回了陣地。

在白雲山戰鬥中,争奪陣地的拉鋸戰成為了一種常态,很多陣地都是白天丢了,晚上奪回來,迅速恢複工事後再大量殺傷敵人……就這樣,撤出、反擊,再撤出,再反擊,僅光教山陣地上,戰士們與敵人就來來回回争奪達3天之久,陣地失而複得達5次以上。

情況萬分危急時,整個白雲山陣地,最後就隻剩白雲山主峰還在447團2營手裡。敵人組織的7次攻擊,雖均被我擊退,但仍像蝗蟲般不斷地湧上來。

特别是4、5兩日,敵以光教山為依托,對白雲山主陣地不斷轟擊,陣地表層的土石全被炸松,炮彈落下,如天女散花,煙塵蔽日。

《百面戰旗紅》之“白雲山團”精神特質:鳳凰經浴火才能重生

文學描繪是多麼的浪漫啊,但那是活生生的生命之花在綻放,那是滾燙燙的熱血在蔽日。

白雲山阻擊戰,447團共斃傷敵1400餘人,在我軍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51年5月28日,50軍報請志願軍總部準許,授予447團“白雲山團”榮譽稱号,成為在整個抗美援朝戰争中為數不多享受如此殊榮的建制步兵團。

1951年4月,50軍奉命回國休整,這時部隊已殘不為伍,衣衫褴褛,饑寒交迫,一些人斷臂殘肢,一些人橫卧擔架。50軍首長曾有顧慮,如此軍容,何以面對家鄉父老。愛兵如子的周恩來總理卻動情地說:“先不急着給50軍的同志們換裝,我們要讓人民看看咱們的志願軍子弟兵就是穿着這樣簡陋的征衣戰勝了武裝到牙齒的敵人。” 祖國親人們目睹如此悲壯之師,無不淚流滿面,他們箪食壺漿,夾道歡迎,稱志願軍将士們是最可愛的人。這樣的英雄難道不值得我們歌頌嗎?他們雖然衣衫破舊,但他們的心靈是最美麗的!

50軍将士們的可泣之處在于,英雄們的感人事迹,驚天地,泣鬼神。

《百面戰旗紅》之“白雲山團”精神特質:鳳凰經浴火才能重生

在漢江南岸防禦作戰中,彭德懷司令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把起義剛剛兩年的50軍放到了關鍵的要害部位。50軍軍長曾澤生泣感彭總的巨大信任,面對全軍揮着拳頭表示:“要是再打不好仗,以後50軍還這德行,軍長我不幹了,甯願到38軍當炊事員!”50軍上下聞之振奮,誓死殺敵。

為了摸清敵情,447團團長張振山請示師長金振鐘,決定趁敵立足未穩、疏于防備之際,夜襲水原抓個“舌頭”回來,并将任務交給了3營副營長戴汝吉,由其率領3營8連和師偵察連、團偵察排,共計200多人。戴汝吉曾是國民黨滇軍上尉,此時凜然受命,臨行前隻說了一句:“如果我回不來,希望準許我入黨。”

6連連長郭家興率3排襲擊拂堂洞以東之敵,被敵發現後帶頭突入敵群,邊扔手榴彈邊用手裡駁殼槍射擊,彈藥打光了就操起犧牲烈士的步槍與敵肉搏,不幸中彈犧牲。

《百面戰旗紅》之“白雲山團”精神特質:鳳凰經浴火才能重生

在堅守兄弟峰前沿261.5高地的戰鬥中,我擔任防禦任務的戰士全部壯烈犧牲。戰鬥最激烈艱苦的時候,2營副營長李蓋文用電話向營長孫德功報告:“放心,有我李蓋文在,兄弟峰丢不了!”

殺紅了眼的志願軍戰士最後打光了子彈,就與敵人扭在一起、抱在一起、滾在一起,以命相搏。戰鬥間隙打掃戰場時,人們看到一位犧牲的雲南籍老戰士嘴裡還咬着美國大兵的半隻耳朵……

在白雲山戰鬥中,副營長戴汝吉左手虎口、左腿根及左側睾丸同時被子彈洞穿,血流如注。然而他仍然一瘸一拐地沖向敵陣。

在防守光教山主峰的戰鬥中,5連連長穆家楣面對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危局,猛然怒吼:“人在陣地在,與陣地共存亡。”全連戰士振臂齊應:“人在陣地在,與陣地共存亡。”靠着殊死的意志,5連再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百面戰旗紅》之“白雲山團”精神特質:鳳凰經浴火才能重生

在白雲寺争奪戰中,教導員林家保身中8彈,右肺一片肺葉被彈片帶出體外吊在後腰上,仍不肯下戰場。

經過10晝夜的浴血奮戰,50軍447團傷亡過半,大部兵力轉至二線陣地繼續組織防禦。唯有2營奉命“繼續扼守白雲山主峰”。

面對幾乎不能生還的任務,營長孫德功僅向師長金振鐘提出了一個請求:“給我幾箱手榴彈” 。

當晚,2營在陣地召開排以上幹部和黨員參加的營黨委擴大會議。此時2營,人員所剩無幾,子彈所剩無幾,就是摻了沙土的炒面也所剩無幾,穿的是被汗水、血水浸透再結了冰的衣服。教導員楊明悲壯地動員:“同志們,為了打敗美帝野心狼,祖國需要自己的兒子獻出生命,這是我們2營全體指戰員莫大的光榮!我們一定讓祖國人民放心!讓偉大領袖毛主席放心!我們要以一當十,血戰到底,人在白雲山陣地在!”此話一出,石破天驚,氣壯山河!

不久,師長金振鐘派人送來慰問品,6筒牛肉罐頭和兩水壺高度白酒,并轉達口信:“彈藥沒有了,隻有酒!”

孫德功瞪着充滿血絲的眼睛當衆宣布:“罐頭每連一筒,營部不留;酒,在場的每人一口,剩下的我都幹了,與美國鬼子拼了!”可謂,風蕭蕭兮漢水寒,壯士一去不複還。

《百面戰旗紅》之“白雲山團”精神特質:鳳凰經浴火才能重生

壯哉,中國人民志願軍!壯哉50軍!壯哉447團!火中鳳凰,浴血高翔!

當年,那全民高唱的英雄贊歌《歌唱白雲山》如今仍然回響在我們的耳畔,仍然是我們時代的最強音,“漢江的流水滔滔,永遠流不盡,萬惡的美帝國主義膽顫心寒。白雲山,白雲山,高高的白雲山,讓我們高唱着你的英名沖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