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檸檬水到金融機構,Cloudera報告顯示資料戰略與業績正相關

(魏德齡/文)對于“資料”二字,很多企業都有着即具體又抽象的概念,具體于定期的業績報表就是實打實的資料,抽象于還有很多未可知未挖掘未整理的資料正在不停流動。這也讓很多企業還在對自身的資料政策徘徊不前。

不久前,Cloudera大中華區區域副總裁王剛就向媒體分享了兩個發人深思的資料案例,其一是即便是在如今的數字化浪潮之下,依舊有一部分中小金融機構暫未有大資料政策上考慮。其二是建立大資料平台的銀行間,Use Case的數量差異巨大,有的可能有400多個,有的卻隻有5個。

然而,Cloudera近期與技術市場研究公司Vanson Bourne聯合編寫的《Cloudera企業資料成熟度報告:認識企業資料戰略對業務的影響》中已經顯示,無論是放眼全球,還是當下的國内市場,企業資料戰略的成熟度與業績已經呈現了十分明顯的正相關。

從檸檬水到金融機構,Cloudera報告顯示資料戰略與業績正相關

若想“深入”了解這份研究報告中的内容,不妨先從Cloudera曾經出版過的一本名為《一杯檸檬水的啟蒙》畫冊來“潛出”,資料成熟度的重要性其實無處不在。

資料戰略成熟度與業績正相關

畫冊中的故事情節并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小朋友準備在家門口售賣檸檬水募集善款,最開始在毫無資料調查的情況下一杯都沒賣出去。之後在學校其他小朋友間展開調查統計,變化了檸檬水口味,增加了商品種類,但還是一天隻賣出去兩杯。最終,在資料專家的指導下,經過對不同工作、年齡的人群進行采樣,并對不同擺攤位置進行客流量統計,重新設定了商品種類和販賣位置後,最終實作銷量大幅上升,成功籌得善款。

這個故事無疑正是一個資料成熟度與利潤正相關的案例。當資料的采樣更加合理,針對資料的分析更加有效後,檸檬水銷量大增,反之如果僅僅是極小範圍的資料來源,這種成熟度不足的資料,作用在銷量上同樣杯水車薪。

從檸檬水到金融機構,Cloudera報告顯示資料戰略與業績正相關

根據Cloudera報告中的統計,目前企業獲得資料的來源主要來自于客戶資料,其中包括了營銷資料、服務資料,以及客戶關系管理資料。第二類是物聯網及智能産品的資料,IoT裝置及配套的程式正在産生大量資料。第三類是客戶情緒資料,主要來自于微信朋友圈、微網誌這樣的社交平台。此外還有供應鍊資料與物流資料,包括生産過程中的上下遊狀況,或是銷售過程中門店通過代理商鋪貨過程中産生的資料。

更重要的是,資料戰略更成熟的企業能夠實作更強勁的利潤增長,在提高有效性的基礎上,資料戰略實施一年以上的企業所報告的利潤增長高于較晚實施和計劃在未來12個月内實施的企業。錯失與資料相關的機會可能會造成經濟損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當務之急是制定有效的戰略來管理資料。那些制定了路線圖和明确目标的企業将獲得經濟回報。根據與企業的調查,有96%的業務決策者都同樣大資料戰略對于業務産生了很大價值。

從檸檬水到金融機構,Cloudera報告顯示資料戰略與業績正相關

據王剛介紹,目前很多客戶都開始來與Cloudera來規劃一年或長期的IT政策,并且投入也比之前更大。此外,無論是跨度多長的戰略,大資料均已成為其中的關鍵詞。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完整的企業資料戰略無法一蹴而就,報告中指出,這些企業需要在如何有效實施資料戰略方面,獲得進一步的指導和建議。由于這對企業而言是一個較新的投資項目,是以這一點必然會受到重視,而且在實施後還需要将這些投資項目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作為一個商業案例提出。企業自然需要時間來充分了解資料戰略帶來的益處、落實戰略并真正受益于其帶來的影響。

另外,在畫冊故事中,對于資料的統計無疑是個重要的環節,面對企業龐大複雜的資料,Cloudera則可以通過Data Warehouse平台與Data Engineering平台,幫助客戶進行資料的加工處理。“我們希望企業在資料治理的時候,能夠産生價值。”Cloudera大中華區技術總監劉隸放表示。

同樣根據本次調查報告顯示,受訪的企業高管稱,每年由于資料管理不到位、錯失商機導緻的平均損失達384,962美元,其中電信行業的年平均損失最高,達6,617,348美元。

“大部分企業都認為目前的資料戰略是其業務韌性的關鍵。企業韌性就是企業能夠抗風險、抗波動的能力,比如疫情之下。這種韌性很大程度要靠業務的資料戰略去支撐。”王剛在分享報告内容時表示。

在企業的長期資料政策中,提高資料管理和分析能力将是未來三年的首要事項。報告中認為,企業希望通過提高資料管理和分析能力推動收入增長,而資料戰略更成熟的企業已經表現出這一點——他們的平均利潤增長率有所提高。在進一步研究企業未來三年優先考慮的領域後,Cloudera發現IT決策者更有可能專注于IT系統的開發和維護工作,而高層決策者則将加強客戶互動放在首位。許多在這些困難時期專注于企業生存的人開始為企業的未來制定積極的計劃。

混合模式成為發展趨勢

資料放在哪裡對于企業來說則是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同樣是畫冊中的賣檸檬水案例,對于小朋友而言,資料隻是存在于記事本的紙張上。但如果銷售的數量繼續積累,用記事本做統計,顯然十分不利于整理,而如果是存儲在電腦上,擁有一個備份也才更加穩妥,另或是存儲在雲端。

對企業而言,這個問題就更加複雜,尤其對于金融機構來說,随着資料安全法規的健全,公有雲存在着安全合規方面的問題,跨國公司還存在部分資料不能跨境的問題,随着資料量的劇增還存在着成本問題。

“我們預測未來18個月,38%的使用者都會考慮混合雲的模式,而且是采用多雲政策,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王剛表示。

從檸檬水到金融機構,Cloudera報告顯示資料戰略與業績正相關

報告中指出,企業在未來似乎将進一步把位于本地的資料和性能分析轉移至多雲環境中。 混合資料雲使企業可以快速、輕松地通路和分析資料以做出更加明智、以資料為導向的決策,并且更加有效地滿足企業在當今競争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的需求。向混合多雲環境轉變無疑将給企業提供服務客戶和滿足業務戰略需求方面的絕佳機會。

同時,由于疫情所間接推動的遠端辦公模式的興起,企業紛紛為支援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而增加支出。IT決策者們表示, 新冠疫情之後,所在企業多數增加了支出,尤其在支援數字化轉型計劃方面,比如混合多雲架構以及資料和分析解決方案。

多雲的選擇也就是意味着大資料平台需要支援混合雲架構,這也成為企業戰略中的一個重要内容。“過去我們在制定大資料戰略的時候其實隻是講大資料的使用場景,但大資料使用的混合雲架構其實之前在絕大多數企業的大資料戰略裡面是沒有作為一個重點或者是一個突出的部分。”王剛分析表示,混合模式将成為發展趨勢。

實際上,混合大資料部署架構的政策也正好與Cloudera的政策吻合,Cloudera同樣也希望為企業提供大資料混合雲的IT架構。運用同一套架構,就意味着隻需一個團隊,無論線上的資料是在哪一個雲平台,都可以管理企業線上、線下的資料。

相信關于資料的故事才剛剛開始,畢竟邊緣側的蓄勢待發,也正在讓資料即将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爆發。或許很快,那些少數的中小金融機構也将開始謀劃自身的資料戰略,并且絕對不是隻有5個Use Case的那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