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明珠兩會提議獲贊!流動的新能源汽車不能成為流動的風險

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統計,2021年1月至7月,全國年内發生電動車火災事故6462起。頻發的電池安全事故給新能源汽車廠商和消費者敲響了警鐘:不能隻關心電池的續電量,更要關注電池的安全性。在2022年“兩會”期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關于提高動力電池安全監測标準的建議”引發廣泛關注。

董明珠兩會提議獲贊!流動的新能源汽車不能成為流動的風險

董明珠認為,目前大陸對動力電池的安全監測标準仍處于早期階段,動力電池相關的安全監測标準不夠規範,行業監管的門檻不夠清晰。在現階段的行業發展中,如何建立起行業的規範和監管标準、提升動力電池的安全性是社會急需關注的問題。

例如,2019年,工信部釋出的3項強制标準征求意見稿的通知, GB單體電池的要求為過放、過充、短路、加熱、溫度循環、擠壓一共五項安全測試,與2015版本的強制性國标《電動汽車用锂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GB/T31485-2015)相比,取消了單體電池的針刺要求。企業可以自行選擇針刺實驗,并不作為強制性實驗項目,意味着流動的新能源汽車可能成為流動的風險。

董明珠兩會提議獲贊!流動的新能源汽車不能成為流動的風險

“要進一步提高動力電池安全監測标準,如将針刺實驗等更為嚴格的安全測試方法納入國家強制性标準,并根據新材料、新工藝、新特點進行修改相關标準。”董明珠說。

針刺實驗作為一種模拟熱失控誘因的方法,要求測試電池為滿電狀态,用直徑為5-8mm的耐高溫鋼針垂直于電池極闆正上方進行貫穿,貫穿點位于貫穿面的幾何中心,當鋼針穿透電池後,工程師通過各項名額觀察電池1小時,如果所測電池沒有發生起火或爆炸則符合實驗的要求。

除了關注動力電池安全監測标準,在2022年“兩會”期間,董明珠也提議,随着大量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進入報廢環節,電池對環境污染同樣不容忽視。“要規範锂電池回收利用市場,避免劣質廢舊锂電池大規模流入市場。建立相關法規,禁止锂電池的非法供應及改裝。”

據招商證券研報分析,如果按照锂電池4-6年的使用壽命來測算,2021年大陸迎來了第一批動力電池退役高峰期。“退役”電池去了哪裡、應該去哪裡,值得審慎思考。

有專家指出,1塊20克品質的手機電池,可使1平方公裡土地污染50年左右。而新能源汽車電池容積更大,含鎳、钴、錳等重金屬,倘若回收處理不當,造成環境污染、帶來安全隐患,贻害無窮。

據悉,為了緩解全球“锂電池垃圾場”的危機,董明珠上司下的格力钛已經形成了集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産、銷售以及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為一體的全球綜合性新能源産業集團。同時,格力钛電池或将為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打開新局面。

董明珠兩會提議獲贊!流動的新能源汽車不能成為流動的風險

格力钛電池使用壽命高達30年,在北京,北京公交最早使用的格力钛電池到目前已超過7年時間,其電量衰減率最大不到5%,電池容量保持率仍在95%以上,解決了傳統锂電池新能源公共汽車營運幾年後電池衰減嚴重、無法滿足全天營運、需增加成本更換電池等問題。

在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必将迎來更大的發展。有關部門應從法規政策、技術标準等方面,加快推動動力電池研發、生産、銷售、回收步入規範化發展的正軌。對于以格力钛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而言,更需挑重擔、敢打頭陣,以技術創新助力新能源汽車産業不斷更新,推動綠色交通行穩緻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