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再傳捷報:拿下5G大單後,在這一關鍵榜單也位列第一

說到我們的民族代表性企業,可能不少朋友都會在第一時間想到華為。作為一家優秀的中國科技企業,早在4G通信時代的時候,華為便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通信營運商。

而随着5G科技的變革,華為更是成為了全球的5G領跑者,在相關專利、裝置技術等友善占據了極大優勢。華為在5G科技上的領先,給中國科技的崛起注入了力量,可以說是我們共同的驕傲。

華為再傳捷報:拿下5G大單後,在這一關鍵榜單也位列第一

但華為過快的崛起速度,也是為其招來了外界的打壓。在半導體供應鍊受到限制後,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受創嚴重。受此影響,華為去年的營收跌幅達到了驚人的28.9%,年營收總額暴跌了2000億元以上。

由于營收額大幅下跌,華為也是要失去中國第一民企的寶座了,京東将會成為大陸新一任的第一民企。

對于華為的營收構成而言,有着兩大核心所在:一是消費者業務,主要就是智能手機、平闆、智能穿戴裝置等産品業務;二則是營運商業務,大家都知道華為是以營運商業務起家的。雖然如今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受創嚴重,但得益于華為自身雄厚的5G實力,其在全球的5G營運商市場中的發展空間還是不錯的。

華為再傳捷報:拿下5G大單後,在這一關鍵榜單也位列第一

此前美方以華為的5G裝置存在安全隐患為由,勸說各大國家放棄與華為之間的5G合作。盡管如此,卻仍有不少國家選擇了華為。因為華為不僅5G裝置的成本效益高,且在建設經驗上也是領先于諾基亞、愛立信等競争對手。

更何況,盡管那些将華為拒之門外的國家宣稱華為裝置存在安全問題,但卻始終都拿不出相關的證據來證明。從以這一點來看,安全隐患也隻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借口罷了。

基于以上這些因素的影響,華為目前肯定是要把大部分的重心,放在營運商業務闆塊上,一次來保障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近日,華為的營運商業務就傳來了捷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華為再傳捷報:拿下5G大單後,在這一關鍵榜單也位列第一

首先,根據3月4日的相關消息顯示,華為再次拿下了兩個5G大單。據悉,先是土耳其宣布了将與華為進行5G合作的決定,并且雙方已經簽訂了5G諒解備忘書。

随後,來自巴西的電信營運商TIM,也標明了華為作為5G合作夥伴,并且簽訂了一份名為5Gcity的協定。

而根據3月8日相關報道顯示,英國一家名為BrandFinance的品牌評估及顧問公司,釋出了《Telecoms 150 2022》年度報告。在這份榜單之中,列出了全球範圍内最具價值的十家電信基礎設施品牌。這十家公司排名由高到低分别是:華為、思科、諾基亞、高通、中興、愛立信、康甯、瞻博網絡、亨通光電以及中天科技。

華為再傳捷報:拿下5G大單後,在這一關鍵榜單也位列第一

憑借着高達712.33億美元的品牌價值,華為高居這份榜單的第一位,将愛立信、高通、諾基亞等強力對手甩在了身後。

需要注意的是,華為這次可以說是以“碾壓式”的優勢奪得冠軍。即便是排名第二的思科,其品牌價值也才265億美元。對比之下,華為的價值足足是第二名的将近3倍。

從中我們也能看出,在全球的5G電信基建市場中,華為是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的。盡管受到了外界制裁因素的影響,也沒能打破華為的統治。

華為再傳捷報:拿下5G大單後,在這一關鍵榜單也位列第一

根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華為營運商業務範圍覆寫了全球170多個國家及地區,旗下的使用者總規模更是超過了30億大關。由此可見,華為在全球電信基建市場中仍在繼續“發光發熱”。

不知道大家對此持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