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本文為 IGN中國 原創内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自信的小孩

沈廣榮循着辦公室裡的盲道走進了會議室,在從業人員簡短的介紹後他摸着椅子坐了下來,你沒法從眼神中感覺他的情緒,但從直挺的坐姿和響亮而笃定的應答聲中可以察覺,他不是一個會對未知感到恐懼的人。他應約接受采訪那天穿着一條黑色運動褲,紅色套頭衛衣上面醒目地寫着:「Don't worry,I have a dream.(不要擔心,我有一個夢想。)」一位天生全盲的視障者究竟是如何做出一款電腦遊戲的?這件聽起來不可思議的事情,你能從沈廣榮的身上找到答案。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沈廣榮在座位上工作

沈廣榮是一位 90 後的廣州小夥,2015 年他 19 歲,在偶然擷取到一個關于「視障工程師」的招聘資訊後毅然前往深圳應聘。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他獨自一人過起了「深飄」的生活。這個決定在旁人看來顯然有點輕率而且危險,但沈廣榮不以為然。

實際上,在決定應聘視障工程師之前,沈廣榮在視障群體的圈子裡便小有名氣,這或許是他笃定前往深圳求職的原因之一。這座城市有着更大的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他的聲音能夠被更多的人聽見。「他當時在圈子裡已經是個知名人物了,有很多自己開發的盲人軟體,甚至還做過一個『廣榮盲人網』。」在沈廣榮的同僚眼中,他是一個在計算機方面很有天賦而且極其自信的小孩:「他剛來的時候是我們團隊裡最小的,那會兒還不到 20 歲。」

這種自信确實在他身上顯而易見,沈廣榮的每一個回答都幹脆利落,沒有一丁點掩飾,「我感覺離開家沒什麼好害怕的呀!我沒這個概念。」而對于自學程式設計這件事,盡管難,他也從不退怯。沈廣榮最初對程式設計感興趣是在讀書那會兒,雖然接觸得早,但對于一個看不見的人來說,學習程式設計注定是一條不好走的路。他坦言一開始的條件确實比較艱苦,主要得靠聽:「你隻能去找一些電子書然後通過讀屏去學,一邊學一邊試一邊想,如果報錯了就想想自己到底哪裡寫錯了。」但盡管困難,他還是憑着一股韌勁堅持了下來。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沈廣榮為軟體測試資訊無障礙功能

有了前期的技術和經驗積累,沈廣榮很順利地成為了一名視障工程師。結合無障礙專業知識和經驗,沈廣榮主要為不同的企業或産品提供資訊無障礙咨詢,以此提升他們的産品無障礙服務和體驗,讓障礙群體能夠更好地使用市面上的各類資訊産品。

雖然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沈廣榮從來不是安于現狀的人。有很長一段時間,除了搗鼓各種軟體,他心裡一直有個做遊戲的想法。直至三年前,在戰術競技遊戲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沈廣榮的這個想法也變得更為強烈:「我聽很多主播在玩這些遊戲,然後就想,視障人士可不可以也有一款這樣的遊戲?」

這一次,最初的想法、技術的積累以及市場的火爆都給了他下定決心的理由:「我要去試一試,看看行不行。」

用聲音感受遊戲的世界

從小到大,在沈廣榮的所有遊戲經曆裡,聲音幾乎是他全部的記憶。

「我小時候玩《拳皇》,最喜歡用的角色是二階堂紅丸和八神庵。他們每個人出招的聲音都不一樣,而且招式和招式之間的聲音也不一樣,我可以靠這個分辨着去玩。」沈廣榮最初接觸遊戲是在國小的時候,無論什麼類型的遊戲他都想要試一試,「小時候學校每個人有一台電腦,我就和同學一起悄咪咪地玩。」看不見畫面的他靠聲音去感受作品,靠記住快捷鍵觸發的效果去摸索着玩:「其實我很多類型的遊戲都有涉獵,像《拳皇》、《極品飛車》、《實況足球》還有 GTA,我都覺得挺有意思的。」

他一邊介紹自己喜歡遊戲的類型,一邊興奮地描述着自己的體驗。「你知道我在 GTA 裡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我可以體驗叫計程車,可以開飛機,聽各種各樣的聲音。我記得有一天我津津有味地在裡面玩了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他接着解釋自己樂在其中的原因:「聽警察的反應然後逃跑啊,在馬路上亂走啊,試試飛機能飛到哪裡去啊,這些無聊的操作在我看來都很有趣,而且聽個聲音也很過瘾的。」沈廣榮特别喜歡 GTA 裡面無拘無束的操作,但因為遊戲本身并沒有針對視障人士的無障礙功能,他始終沒能在裡面成功完成過一個任務,對于遊戲中的人物角色和劇情也不甚了解。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沈廣榮是能意識到自己對于遊戲了解的匮乏的,但除了聲音,他能夠感受一款遊戲的方式極其有限,這不是他努力去做就能有所收獲的事情。不過另一方面,對于沈廣榮來說,玩遊戲這件事其實隻要有聲音就足夠了,正如他自己開發設計的遊戲 《爆裂都市》,憑借無數種聲音的交織群組合,沈廣榮試圖創造出一個屬于他和視障人士能夠「看見」的全新的世界。

這款遊戲的誕生全靠「憑空想象」

「就像它的名字《爆裂都市》,這款遊戲的背景設定就跟真的都市一樣,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沈廣榮喜歡用「大型」這個詞來形容自己開發的遊戲。「這款遊戲比較大型,它不隻有『吃雞』這個元素,你還可以在裡面做任務,地上撿到的東西可以做合成。它還有饑餓系統,渴了要喝水,餓了可以燒烤。基本上你可以在裡面做各種你想要做的事情。」介紹《爆裂都市》這部作品時,沈廣榮的語速明顯變得快了起來,他對這款自己親手打造的遊戲太過熟悉了,每一個可執行的動作、每一件道具的用途、甚至每一個東南西北角落裡的擺設物件他都記得一清二楚。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在《爆裂都市》中,玩家可以通過讀屏了解遊戲内的各種資訊

但他描述的這些内容是沒有畫面的,是隻依托聲音存在的事件或事物,以緻于每次他話說完停下,旁聽的人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補全想象。沈廣榮就像某個曆史景點的資深導遊,當他繞着園區走了一圈講解完所有的故事和曆史後,遊客卻還在原地有點惶恐地陷入思考,回不過神來。

後來,沈廣榮試着用更簡單的方式介紹它,「遊戲中有三個模式:和平模式、吃雞模式和團隊模式。玩家基本分兩派,一派是和平玩家,他們更喜歡一些生活化的玩法;另一派是戰鬥玩家,就是出門就剛槍。」在沈廣榮的操作示範中,每一個熱鍵都對應遊戲中的一組功能,而每一個功能都會有語音回報和聲音回報,視障玩家可以根據這些提示進行判斷和操作。「假設你在地圖上走,所有東西都會被描述出來,你能夠聽到不同地形的聲音,例如踩在玻璃上、水泥地上和沙地上的聲音都會有所不同。另外,當你觸發劇情的時候,電腦也會讀出相應的資訊。」

接下來,沈廣榮為我展示了一次「吃雞」模式的戰鬥,這完全是一場隻有聲音的戰鬥。在聽到一陣「飛機」掠過的聲響之後,競技玩家降落至競技場的不同位置。沈廣榮落地後開始迅速搜刮作戰武器和裝備,其中你能聽到打開背包的聲音、腳步聲以及各類裝備的讀屏聲音等等。但似乎還未來得及撿好裝備,沈廣榮就與一位玩家迎頭相撞,據播報,兩人在赤手空拳戰鬥,一陣騷亂過後。沈廣榮轉過頭來說:「結束了,我赢了。」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爆裂都市》這款遊戲是沈廣榮利用業餘時間自己一個人做完的,前後花了大概整整三年,其中經曆過無數次的修改、疊代和一次又一次的「憑空想象」。沈廣榮說,自己沒怎麼玩過吃雞遊戲,有時間的時候會去聽聽主播們怎麼玩,然後通過這種方式來為競技場的設計進行取材,不過《爆裂都市》的設計大部分還是靠沈廣榮自己的想象和靈感來塑造,「就是,你知道那麼回事就行了。」

在沈廣榮的遊戲裡,你隻需要靠「聽」就能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哪裡有哪些東西以及一切遊戲正在發生的事情,這是《爆裂都市》和其他遊戲産品最根本的差別。除此之外,遊戲《爆裂都市》中讀屏的語速是可以根據個人習慣進行自定義調整的,通常來講,由于視障人士常年使用讀屏功能擷取資訊,是以他們能夠接受的讀屏語速往往是健視人士的一倍以上。而倍速接收資訊的能力很好地保證了視障人士能夠在聽到資訊後快速做出操作指令,「正常人基本上是跟不上他們設定的讀屏語速的。」當沈廣榮示範遊戲的時候,在一旁觀看的同僚小戴表示,自己完全沒法聽懂倍速播放的句子意思,但視障同僚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方法。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目前,《爆裂都市》的開發已接近完成并進入内測階段。内測剛開始的時候,沈廣榮不過在群裡定向邀請了幾位好友進行測試,但後來經過口口相傳,遊戲内的玩家數量迅速擴張,「現在注冊使用者已經有 1000 多個了,最高的線上人數大概有 50 多個。」

不過沈廣榮對這些數字一點都不敏感,也沒有想過要把這款遊戲往商業化的方向上做。在把這些内測玩家聚攏起來後,他每天都會在遊戲裡面「巡邏一圈」幫助大家解決問題,怎樣才能把遊戲做得更好,從始至終都是他最關心的問題,「我這款遊戲沒有什麼值得花錢的東西,純粹是你如果想贊助一下我做這件事,你可以買一些東西,但這些東西不會讓你覺得很爽很厲害。」在《爆裂都市》中,沈廣榮沒有設定太多花錢的東西,他的心思也并不在那。

「遊戲對我的意義就是可以交到朋友,大家還能在這個世界裡做到一些現實當中做不到的事情,它是對人生的一種補充體驗。」沈廣榮對遊戲的想法很純粹,他認為遊戲肯定是可以給人帶來快樂的,而這也是他想為大家做一款遊戲的原因之一。「現在很多人說要成為管理者和我一起做好這款遊戲,這是我最大的動力源泉,是以虧錢我也願意。」現在,《爆裂都市》招收了好幾個管理者,他們都是自願幫忙的遊戲玩家,負責和沈廣榮一起收集和回報大家在遊戲中遇到的問題。

「其實架構已經基本搭好了,我希望這款遊戲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呢?可能是一個休閑平台?我還能不能把更多的東西植入到裡面?」沈廣榮對這款遊戲未來的樣子充滿着各種各樣的想象:「你想想,到了春節的時候,大家都守着電視機看春晚,我們視障人士就不是,我們可以組織一幫人過來,來到我的遊戲裡面。這個遊戲裡面有房子,有吃的,還有喝的,大家能聚在一起多好,是不是?」

雖然沈廣榮對《爆裂都市》這款遊戲的開發進展還算滿意,但對他來說,做成這款遊戲不是最終的目的。在内心深處,他還有着更多的願望想去實作。

被忽略的七千多萬人

某種程度上說,沈廣榮的所思所想是殘障群體的一個縮影。根據深圳市資訊無障礙研究會官網的資料,大陸現有視障人士 1691 萬,此外,還有 2780 萬的聽障人士以及 2977 萬肢體殘障人士。同沈廣榮一樣,這七千多萬人均因為各種身體上的原因,在娛樂方面的選擇變得非常有限,而市場上的很多産品在生産、研發的過程中往往也很少将他們的需求考慮在内。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其實從需求上來講,我覺得殘障人士跟健全人士在娛樂上的需求是沒有差別的。」楊骅是資訊無障礙研究會的秘書長,她參與組建了國内第一支視障資訊無障礙工程師團隊,一直緻力于推動國内網際網路産品無障礙優化。在長時間和殘障人士共事的工作經曆中,楊骅能夠深刻了解他們的無奈。「實際上每一個人本身都是有精神需求和社交需求的,殘障人士也不會例外。但從客觀上講,殘障人士會因為自身身體機能的缺陷以及産品技術沒有做到位,在現實中,這部分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讓楊骅印象最深的是團隊裡有一位特别愛唱歌的視障同僚,但因為早幾年 KTV 的無障礙資訊服務做得并不好,這位視障同僚甚至不能自己完成簡單的點歌動作。「他剛來那會大概是 2014 年,每個星期會自己叫個出租去公司附近的一個 KTV 裡唱歌。他會找别人先幫他寫好一張歌單,他就拿着那張寫好的歌單讓服務員把他要唱的歌都錄好,之後就開始一首接一首地唱。」

事實上,這樣的故事不是孤例。在數量龐大的殘障群體中,當他們想要使用市面上的産品、功能服務或者進行娛樂活動時,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阻礙。這些阻礙,有些很難通過人為幹預去解決,但另一些則完全有可能用技術的手段提供解決方案。比如,通過口述影像的形式讓視障人士有更好的觀影體驗;比如,針對肢體殘障人士提供相應的遊戲外設和輔助功能。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微軟推出的 Xbox adaptive Controller,這款遊戲外設專為滿足行動不便玩家需求而設計

楊骅和沈廣榮所在的資訊無障礙研究會近年來一直在推進這些無障礙工作,但在此之外,想要更徹底地改變現狀,企業和社會都不能缺席。「其實包括遊戲在内,不少我們常見的應用軟體在立項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殘障群體會是他們的使用者之一。」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忽略」仍然是殘障群體的常态。盡管最近幾年,這種「被忽略」的現狀在各方的努力下有所改善,資訊無障礙服務也确實得到不少優化,但對于殘障人士來說仍然遠遠不夠。楊骅認為,在迫切地去思考我們應該為他們去做些什麼之前,更重要的是先讓人們意識到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價值。

從國内的整個環境來說,大家對無障礙這件事的認識仍然相對欠缺。「認知是最基礎的一個問題,因為沒有這個認知,大家就不會意識到要去做這件事。另外,在知道了這個概念之後,大家還需要知道這件事情對自己、對自己的公司以及對社會的價值。這其實是兩個層次,而能夠到達第二個層次的人其實很少。」楊骅解釋說。

在與殘障人士打交道的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楊骅還觀察到一個現象:「其實殘障夥伴中,很多人比健全人更有活力,甚至也比我們更正能量。」在大衆眼裡,殘障群體是脆弱的,這其實是個刻闆印象,楊骅回憶道:「之前有一個視障同僚他一直很想去嘗試沖浪這個運動,但他的想法在許多正常人看來是『危險』的,這些活動不會向他們開放,這也迫使他們無奈之下放棄了這些愛好。」楊骅慢慢發現,很多時候,往往是我們自己的一些刻闆印象限制了殘障夥伴的選擇,而我們其實應該把選擇權交還給他們自己。

楊骅在談話中常常提及「平等」一詞,她始終認為,跟殘障人群的相處平等是第一位的。平等既意味着我們不該忽略他們的種種感受,同時也意味着我們不應該過分擔心,去幫他們包辦所有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應該意識到,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自己的特點,僅此而已。」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最終的願景

「讓每個人都能通過科技,平等享受現代文明。」從資訊無障礙研究會的正門走進來右轉,回頭看,一行大字醒目地出現在白牆上。這是資訊無障礙研究會的願景,同時也是這個辦公室裡所有人一直在為之努力的目标。

在那天的采訪中,沈廣榮和我們一起探讨過未來的可能性,關于希望社會在娛樂領域能夠為殘障群體提供何種幫助,他的答案很幹脆:「最終目标肯定是希望以後的遊戲都可以兼顧殘障群體。每款遊戲都能讓每一個人可操作,吃雞我們也可以玩。當然實作起來估計很難,但最終目标肯定是希望能做到這樣子的。」

楊骅是了解沈廣榮的期待的。某種程度上說,無論是沈廣榮自己研發的遊戲也好,遊戲公司專門為殘障群體去做一款遊戲也好,這都隻是前進的一小步。當殘障群體能夠平等地和其他人一樣,通過輔助手段使用任意一款産品、遊玩任意一款遊戲的時候,這或許才是最理想的狀态,而這個目标的達成對于殘障夥伴來說,意義深遠。

「首先是能跟大家一起玩同一款遊戲而不是被差別對待,這是一個平等的支援。另一個就是娛樂很多時候是包含社交需求在裡面的。當視障人士能夠跟大家玩同一款遊戲的時候,因為遊戲而衍生出來的讨論和社交活動也非常重要。這些話題能夠讓他們更好地去融入主流的社會。」楊骅解釋說。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通過使用國外玩家自制的一款無障礙 Mod,沈廣榮在玩遊戲《爐石傳說》

不過沈廣榮從來不把這些宏大的願景當作重擔壓在自己身上,他活得真實而通透。談論《爆裂都市》的未來,他說:「還沒想好,但我會繼續往裡面加料。」談論自己在制作遊戲時最難的部分時,他回答:「我真不知道最難的部分是什麼,隻是有問題就就解決問題。我從來不會為了這個遊戲茶不思飯不香。」

再聊起未來,問起是否有可能制作出一款視障人士和普通人都能一塊玩的遊戲時,沈廣榮直白地說,他希望将這件「龐大」的事情交給更有能力的人去完成,「我現在做着玩和真要接那麼大的擔子是兩回事。」沈廣榮說完徑自笑了起來。

沈廣榮給出這個答案是合理且現實的。實際上,盡管沈廣榮一直把業餘做遊戲這件事情形容得輕巧,但可以想象他獨自開發一款遊戲的三年間,遇到的難題不會少。

我曾在談話中問及,遊戲研發的過程中是否和專業人士有過交流或得到過什麼幫助?沈廣榮告訴我這些交流其實難以實作,「一些項目要不就是不對外公開的,另外一些雖然對外卻要收費,價格還不便宜。那咋搞?都搞不了。」後來根據楊骅的補充,沈廣榮的遊戲除去騰訊雲為其提供了服務支援,《爆裂都市》可以稱得上是沈廣榮親手拉扯大的孩子。「别人知道的時候,這件事已經差不多完成了。」沈廣榮說,「而且大家都知道了之後,我還是一個人在做這件事。」

當天采訪結束,研究會裡大部分同僚早已下班離開。沈廣榮站起身叫上座位旁的另一位視障同僚彪哥一起離開。下電梯前,沈廣榮和彪哥在自己的手機上通過打車軟體約到了一輛出租。那天深圳的天氣特别冷,沈廣榮穿上厚外套,倆人循着辦公室裡面的盲道往外走。

外面天已經黑了,雨下的不小不大,從電梯出來,倆人有說有笑走到路口等待約車。想象中恐懼和忙慌不知所措的畫面并沒有出現,不需要外人的幫助和攙扶,也沒有對前路未知的恐懼,這隻不過是沈廣榮和同僚又一個平常的下班的夜晚,明天早上他們還會再回到這個地方,繼續為推動國内資訊無障礙發展努力。當然,沈廣榮也還會繼續利用空閑的時間把他的遊戲再好好打磨,繼續往裡面「加料」,讓更多的人體會到遊戲的樂趣,去體驗那些原本在現實中無法實作的事情。說不定,在不遠的未來,沈廣榮和同僚們能夠幫助更多遊戲産品加入無障礙行列,惠及更多障礙玩家。

「每個人都能通過科技,平等享受現代文明。」而今天,距離這個美好願景實作的那天,想必又近了一天。

天生全盲的他,三年開發了一款電腦遊戲|IGN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