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現如今,與星座、塔羅牌、性格測試等相關的内容總是時不時的就在各大網站刷屏,年輕人對于它們的追捧一直沒有停下。測試性格的背後,是打勞工們對自己所處困境的疑惑。本篇文章圍繞性格測試展開了一系列的講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有句話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在短視訊當道和知識付費盛行的當下,網際網路甚至讓性格測試成為了一門爆火的生意。
在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等平台上,有關于“性格測試”相關的内容,在熱榜上幾乎從未缺位,它所映射的,更是當代年輕人生存的沖突體:他們一方面想要躺平,在口頭上拒絕“職業規劃”,另一面,卻熱衷探索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的軌迹,沉迷用測試指導生活。
測試性格的背後,是打勞工們對自己所處困境的疑惑,但在求解的過程中,往往會在半路遭遇到不同的生意們的“援手”。
一、性格測試,新晉流量密碼和社交貨币
我是天秤座,你是什麼星座?
星座曾是社交中最頻繁的談資,而如今,風向變了,今天的年輕人們擁有了新的社交黑話,社交簡介上的“INTP,ENTJ”,或者是“我是INTJ,想要結識INFP小可愛,對Fi、Ne展現出的天馬行空非常上頭,感覺INFP個個都是小天才和詩人。”
以MBTI為首的性格測試突然成為了新的流量密碼,在短視訊、B站、小紅書等年輕人聚集的平台上,MBTI、九型人格、DESC等性格測試都有不錯的流量,豆瓣“人格氣質心理”小組已經有26萬人聚集于此,每天熱衷于讨論性格類型;而甚至很多賣貨部落客也在想盡辦法蹭上性格測試為自己帶流量。
小紅書部落客旅行作家“悄悄”發的第一篇筆記就是關于MBTI的,短時間内就獲得了3000多的點贊,之後的很多視訊都有過萬點贊,十多萬的閱讀,這些資料讓她感覺到這個領域火了,之後“悄悄”也順其自然地成為了一位研究MBTI的專業部落客,很多心理、助眠、圖書的商家都找上門來想要合作。
在一款95後喜愛的社交APP上,使用者需要選擇自己的MBTI類型,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到底屬于哪一類,它還會引導你去測試,然後為你推薦适合的性格使用者進行交友比對,MBTI自帶“現代科學”的屬性,它變成了超越生辰屬相、紫微塔羅和星座更潮流的社交貨币。
一位最近迷上了MBTI的大學生陳芝告訴Tech星球,測試結果讓她非常信服,她也在用這個方法分析身邊的人,“前男友和我一樣都是infp,是以相處起來會很累,而現在的男朋友是enfj,很配,感覺是和我最搭的性格。”
MBTI到底是什麼?MBTI全名為邁爾斯-布裡格斯類型名額(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基于卡爾·榮格(Carl Jung)的心理學理論發展出來的人格測驗,榮格将人展現世界四種心理功能劃分為兩種次元——實感(S)/直覺(N)、思考(T)/情感(F),每種功能又有兩種展現——内向(I)/外向(E),共計八種心理類型。MBTI的創始人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次元:判斷(J)/感覺(P),将人格劃分成了如INFP、INFJ、ESFP、ENTJ等16種。
因為MBTI性格分析的火爆,2021年底,南韓為此推出一檔社交觀察類綜藝《MBTI Inside》,節目将16種人格類型的人聚集在一起,觀察其碰撞出的化學反應,節目播出後收視異常火爆,或者說因為蹭上了MBTI的熱點才讓綜藝變得熱門。
Disney+首部原創韓劇,在塑造人物上,直接加入MBTI元素,為不同人物設計專屬16型性格,再次推動MBTI的火熱。
甚至連虛拟的小說人物都沒有逃過被測試的熱潮:《紅樓夢》裡賈寶玉個性鮮明,思維發散,愛講故事,是ENFP型;林黛玉浪漫多情,善于自我表達,是INFP型……
而且,MBTI不僅僅是娛樂的專屬,這個測試全世界每年有超過 200 萬人參加,美國有大約 200 個聯邦機構給員工測過 MBTI。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甚至求職宣傳手冊上寫道:“MBTI人格類型測試能幫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性格測試的火熱,不僅僅推動着人們在社交領域的分享與标榜欲望,它還孕育出商業的種子。
二、性格測試商業化:年入千萬的低成本生意
性格測試,不再局限在簡單的測試範疇,它已發展為一門生意。
牛津大學文學系副教授米爾維·艾姆蕾(Merve Emre)在2018年提到,《财富》榜100強公司有89家在不同階段對員工進行性格評估,性格測試産業已經形成約20億美元的市場。擁有MBTI正版版權的CCP公司,每年能創造千萬美金的收益。
而這套商業模式,很快就在國内生根發芽。在測試類型上,市面上各類名目的測試琳琅滿目,呈現出多樣和複雜性。
以MBTI為例,就有28題、93題等更多的版本以供選擇,為了友善資訊檢索的便利,有很多商家利用資訊差,兜售各種類型、各種版本的性格測試,以滿足測試這一需求。
性格測試正成為一種商品,甚至某種程度上也在變成快消品。
淘寶上定價在5元到100元不等,但測試本身不是目的,這背後的結果以及分析才是更一步的需求。
肖涵告訴我們,自己在某網站測試出結果後,為了獲得進一步的解讀,又購買了58元的深度解析版本,為了對自己的心理狀況和背後原因進一步剖析,又在抖音上找到一家心理工作室獲得更深度的咨詢。
肖涵介紹說,該工作室依據心理咨詢師的等級不同定價,每小時的定價在300-1200元之間,“分析得很準的,但具體有什麼幫助,其實很虛的東西。”
而在以量取勝,一錘子買賣的販賣性格測試後,另一種生意模式客單價更高,粘性更強。
以性格測試為噱頭和賣點的教育訓練也已經形成一張成熟的網絡,我們發現,在某一DISC的測試頁面上,想要進行免費測試,需要首先關注公衆号,測試完後隻出現一個簡單的結果,但如果想針對自己性格獲得更專業的解析,則可以線下免費一對一的導師分析,是以也形成了完整的鍊路,巧妙地指向線下教育訓練機構。
線上下的該教育訓練機構裡,又會先對學員進行一個更簡單的色彩心理學測試(紅、黃、藍、綠四種性格),值得一提的是,該教育訓練老師并沒有心理學相關背景,在此之前是k12學科教育訓練老師轉型而來。
教育訓練老師會針對測試者性格短闆,刻意向職場和人際關系方向引導,“你知道董明珠嗎,你覺得她是什麼類型的人?她和你一樣是大紅型人格,我有一個學員在她公司做直播,董總是對事不對人的類型,如果你做錯了她會狠狠地批評你,但是上播前,她也會細心問候每個從業人員,是以你這種大紅的人一定要學會藍色的一面。”
除了向名人靠攏,該老師的話術還激發出打勞工們普遍渴望升職加薪的潛在需求,“我接觸過一個位元組的學員,她之前自我表達和心理素質都特别差,但是通過學習,現在已經更新為管理層了,手下帶十多人的團隊。”老師繼續發動心理攻勢,“難道你想一輩子做打勞工嗎,不可能一直做基層吧。”
根據學員編号,我們推測出,該老師一年間就有200多名左右的學員,以《DISC性格溝通科學》這門課為例,售價為5688元,但課程常常捆綁銷售,需要配合其他幾個課程一起授課,據該老師介紹的平均過萬客單價來算,該機構4-5名老師,一年可以達到千萬營收。
性格測試的另一巧妙之處在于,它把測試結果和職業與就業強關聯。
一種類型往往會指向很多種職業分析,是以更多的公司将其用于面試、教育訓練等各個方面,比如業内盛傳的“華為每20個面試者就有17個敗在性格測試”、“PwC喜歡目光長遠、有計劃且喜歡創新的人”、“德勤喜歡誠信且以團隊為核心的人”等。
為了提升通過率,也有招聘産業在盯上這門生意,我們咨詢相關獵頭時,該獵頭表示“包過,有内部性格測試題庫,有專業的老師輔導。”
三、性格測試的背後:僞科學還是真需求?
用一套測量的結果,去評判一個人的性格,靠譜嗎?
事實是,MBTI測試并沒有現代心理科學的學術基礎,它甚至連一套最為基礎的心理學都算不上,作為MBTI的開創者,也就是創造出我們一說到性格就“内向/外向”的二維劃分的心理學大師榮格,他也曾明确地警示過“性格類型”隻是他觀察到的粗略傾向,而不是嚴格的分類。
一個基礎的MBTI測試結果大概是這樣的:
“INTP人格類型相當稀少,僅占人口的百分之三,因為’尋常普通’最使他們不快。INTP以自己的創造力和發明的才能,獨特的視角和充沛的智慧為傲。INTP常成為哲學家,建築師,和充滿想象的教授,曆史上的很多科學發現都要歸功于他們。”
甚至在測試的底部還為該類型列舉出了代表人物:牛頓、愛因斯坦,以及比爾蓋茨都屬于INTP。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淩宇說,這裡的結論牽涉到2個心理學效應,一方面,名人效應讓測試者更願意相信結果的可信度,也放大了該測試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巴納姆效應在發揮作用,這指的是“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并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而現代心理學早就淘汰了這一套分類方法,即便是擁有MBTI正版版權的CCP公司,其董事會中有三位頂尖的心理學家,他們自己也從來沒有在學術研究中使用過MBTI。
淩宇還告訴我們,專業的心理學次元的測試有大量的資料和實驗作為測試基礎,且在不斷的優化和疊代,而且一旦有心理學專業人士做測試後,都需要有細化解析和針對測試人關鍵事件的分析,每個人的結果都是千人千面的,而這種僅僅把人格劃分為十幾種,并沒有科學性。
此外,重測率也是心理測驗的一大名額,據統計,MBTI在1200名測試者中,重測率為57%,僅有17%的人承認它的解釋力。而合格的心理學測試,至少要達到50%。
淩宇所在機構的所有咨詢師都不提供相關服務,他還認為,這類測試可以當作消遣,但别太認真,如果真的有精神上的困擾,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而不是網上的測試。
即便是這樣,依然無法阻擋人們願意在各大社交網站上分享,MBTI擁有積極心理學的影子,很少對人下負面的結論,是以也增加了分享欲,很多測試者會主動尋找測試結果中與自己性格相符的部分,進而對測試模型給于高度評價。
研究兩年多MBTI的小紅書部落客旅行作家“悄悄”告訴我們,MBTI其實是一種工具,它作為一套理論不用全部相信,但作為一面“鏡子”是有價值的,能教會我們如何重視和了解自己,而每一種性格都可以從低階進階到高階,完善短闆,發揮天賦,避免資源錯位。而在此之前,國内這方面教育的确存在缺失,MBTI彌補了這個深層次需求。
心理學可以看作是消費更新的一種,随着物質生活的逐漸滿足,精神消費的需求開始浮出水面,并不斷增多。
據相關資料,國内精神心理科的執業醫師僅4.5萬名左右,而精神問題占到了人口的10%以上。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心理消費高度不足的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剛需,也為性格測試的火爆提供了滋養土壤。
這還在深層次地反應出,國内的心理健康賽道還有待發展,但就像榮格所說的:人格類型不是靜止的,是随着時間不斷‘旋轉’的”。要知道,每個人的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千人千面,而性格測試卻隻有16面。
作者:喬雪,公衆号:Tech星球(ID:tech618)
本文由 @Tech星球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