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發戴花君莫笑,歲月從不敗美人”,這句話像是專門為劉雪華量身打造的一般。
62歲的劉雪華從少女演到奶奶,但她身上特有的氣質,會讓人忽略她的年齡。
不久前,她上了一個綜藝,《屋檐之下》,坦言自己的獨居生活。
回首她的一生,像極了她所扮演的瓊瑤劇裡面的女主。
人生一波三折,三次婚姻一次流産,好像把電視搬到了現實。

但她也像電視劇中的女主一般堅強,有韌勁,不會被這些困難打倒,堅強地活着。
活出了屬于她的精彩的人生。
看電視,不認自己叔叔,從小表現出對表演的天賦
“淚眼”皇後劉雪華,1959年出生在北京,家裡姐妹五個,她排行老五,上有父母的寵愛,下有哥哥姐姐的呵護,她養成了古靈精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還沒到上學的年紀,父母忙,哥哥姐姐都去上學,她一個人在家無聊,經常跟小夥伴們一起在外面瘋跑。
父母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戶去找她。
“丫子,丫子在嗎?”
每天下班時間,鄰裡鄰居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有些人不明是以,忍不住問,“你家鴨子丢了還好找啊?”
她父母解釋,此“丫子”非彼“鴨子”,是她家丫頭,小名“丫丫”,之前不熟悉的鄰居也記住了這個名字,同時也記住了這個叫“丫丫”的小姑娘。
她從小沒有方向感,有一次自己跑丢了,找不到回家的路,被好心人帶到警察局,等着父母來接。
那個時候家裡窮,沒有誰家能買得起電視,她家也不例外。
警察局的電視正在播放電視劇,年紀小,也看不懂演的是什麼,就是好奇新鮮,眨巴着眼睛,安靜地坐在一旁看電視。
想着回去如何向小朋友炫耀。
到了下班時間,叔叔打聽到她被送到這,過來接她。
電視正看得津津有味,哪裡舍得回去,對警察說道:“我不認識這個人”。
任憑他叔叔如何解釋,警察都不相信,他隻好自己回去,請她父母過去。
父母過來的時候,電視剛剛演完,再在這待下去,也沒啥意思,就跟着父母回去了。
她年紀小,卻不似其他小孩子,單純的愛玩愛鬧,她會察言觀色,看到父母臉色不好,回到家跪在地上認錯。
父母也不好再罰她。
她古靈精怪,還喜歡做一些捉弄人的事情。
在學校,小朋友上學家裡條件好一些的會帶零食上學,她買不起,又想吃,就想出一個捉弄别人的辦法。
“再過一個月我就要搬家了,就不能跟你們一起上學了。”
上幼稚園的李雪華這麼跟同學說。
她長得好看,性子率真,很讨小朋友喜歡,聽說她要走,小朋友都顯得依依不舍,把自己的零食全部給她。
一個月内,幾乎每天她都有零食吃,但沒有人敢問她什麼時候搬走。
一個月過去,她沒有要搬走的迹象,小朋友也就忘了這件事。
下個月她故技重施,再次赢得小朋友的零食。
小孩子都單純,總是信她的話。
不僅小朋友,受電視的影響,她也總會模仿電視劇裡面女主人公的樣子,做出悲春傷秋的模樣來。
在公共汽車上,有時候情緒來了,就會表現得很悲傷,淚水在眼中打轉,車上大爺大媽都會關切地詢問她發生了什麼事。
小時候的這些事,讓她對演戲有了極大的熱愛,也間接讓她有了想當演員的想法。
為當演員,六親不認。
劉雪華出生書香世家,父親擁有兩個學位,母親是文盲,一個字也不認識,二人算是“盲婚”,傳統的婚姻,遵循媒妁之言,在結婚前都沒有見過面。
父親是高材生,不願意娶一個鄉下沒有讀過書的女人為妻,爺爺想辦法把父親騙回去結婚,甚至同意他結婚後不滿意再娶小的。
父親為此,在結婚前把家裡能摔的東西全部摔了一個遍,以至于她母親嫁過去當天看到家裡的東西全部被摔扁。
生氣歸生氣,她父親是一個對生活負責且有擔當的男人,對她母親特别好。
讓年幼的劉雪華對愛情有了幻想。
因為出生書香世家,父親深深明白讀書的重要性,要求他們兄弟五人都要有一技之長。
劉雪華選擇了國畫。
因為從國小畫畫的緣故,她身上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古典氣質。
大家都以為她會在國畫上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成為國畫大師的時候,她不顧父親的阻攔,毅然決然選擇了當演員。
因戲生情,卻性格不合
1978年,19歲的劉雪華被選入長城電影公司,後又進入邵氏電影公司。
劉雪華開始在劇組跑龍套,加上她的古典氣質,客串了許多俠女的形象,但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1983年,劉雪華從武俠轉戰宮廷,飾演了《少女慈禧》,飾演滿族少女葉赫那拉玉蘭,她聰慧志高,不甘于貧窮和男尊女卑的形象獲得了廣大觀衆的喜愛,驚豔香港。
1886年,她遇到了瓊瑤劇拍攝的導演,他此時正在尋找《幾度夕陽紅》的女主,劉雪華的出現,驚豔到了他,仿佛讓他看到從書中走出來的夢竹。
于是導演把她推薦給瓊瑤。
這部電視劇時間跨度大,瓊瑤擔心她年紀太小駕馭不了這個角色,心生猶豫。
導演把她飾演《少女慈禧》的片子推給瓊瑤,加上導演的肯定,最終瓊瑤同意由她飾演夢竹。
劉雪華從小就喜歡看瓊瑤的小說,有時候一本小說能看二三十遍,對裡面的劇情并不陌生,演起來如魚得水。
《幾度夕陽紅》播出後,一度掀起收視狂潮。
緊接着她又拍攝了瓊瑤的《六個夢》。
在拍攝期間,她結識了“瑤男郎”張佩華,并因戲生情,與他相愛。
劉雪華古靈精怪,調皮,性子與劇中的角色完全不同。但少女時代的她也同樣對愛情心懷幻想,渴望一場浪漫的愛情。
張佩華則與她不同,是一個不懂浪漫,徹頭徹尾地“直男”。
有一次劉雪華心血來潮,在地上布滿蠟燭,想給張佩華一個驚喜。
做完這一切,她躲在門,期待着張佩華看到一幕時的模樣。
驚喜亦或者震驚。
當門打開那一刻,劉雪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好像走到了片場。”張佩華的這句話澆滅了劉雪華所有的期盼。
瓊瑤對劉雪華十分鐘愛,聽聞她與張佩華在談戀愛,以他們二人為原型,為他們量身定做了劇本《雪珂》。
劇本還沒創作完成,就傳來他們二人分手的消息。
劇本創作完成後,瓊瑤還是中意他們二人,本着敬業的态度,劉雪華和張佩華依舊配合默契地演完了這個劇本。
婚前被綠,導緻流産,無法生育
拍攝《風裡的愛》,劉雪華遇到了自己一生的“噩夢”劉德凱。
年輕的劉雪華楚楚動人,一颦一笑都帶着少女特有的靈動,劉德凱對她一見鐘情,随即對她展開猛烈的攻勢。
他們二人性格一樣,都喜歡浪漫。
劉德凱曾對她說:“我想讓你成為我的女朋友“,本以為就是一句玩笑,沒想到兩個人真的走到了一起,并且墜入愛河。
他們二人正處在甜蜜之際,有人爆出劉德凱已有家室。
劉雪華莫名被叫“小三”,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這個時候她才知道劉德凱隐瞞了有家室的事情。
她無法接受欺騙,加上外界的輿論壓力,她毅然決然向劉德凱提出分手。
一切本應該在這個時候戛然而止。
劉德凱為了證明自己對劉雪華的感情,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跟妻子離婚。
他無視衆人的指責,一門心思隻想與劉雪華在一起。
離婚之後,劉德凱對劉雪華死纏爛打。
劉雪華恨他對自己的欺騙,同時對他餘情未了,最終心軟,二人重歸于好。
劉德凱想當導演、制片人,自己創業,劉雪華為了他的夢想,陸陸續續給他拿了将近三千萬人民币。
他們在一起六年,劉雪華懷孕後,劉德凱向她求婚,承諾給她給孩子一個家。
劉雪華滿心期待地等着一場屬于他們二人的浪漫婚禮時,海外那邊劉德凱給她打來電話。
要與她分手,原因是劉德凱愛上了一個外國女孩。
劉雪華腦袋一懵,整個人支撐不住倒了下去。
這場背叛讓劉雪華陷入痛苦之中,悲傷過度導緻流産。
遭遇背叛、流産巨大的痛苦差點讓劉雪華緩不過來,甚至有了輕生的想法。
這件事之後,劉德凱遭到媒體攻擊,無數人唾棄他是渣男,他事業受阻,觀衆不再買他的賬。
無奈之下,他轉戰内地,雖然也算小有成果,卻不複當年的輝煌。
這件事之後,許是他心裡對劉雪華還有幾分感情,亦或者說他需要劉雪華為他正名,或者劉雪華對他有幫助,他試圖聯系劉雪華,想得到她的原諒,都被拒絕。
被渣男傷害之後,劉雪華自我調解慢慢走出痛苦,重新回到工作當中。
認了自己這一生的摯愛 ,鄧育昆。
鄧育昆在上海寫《阿甘》,劉雪華也在上海,在張佩華的介紹下,他們二人相識。
鄧育昆請衆多好友去吃大閘蟹,劉雪華也在其列。
去的時候,劉雪華一頭短發,帶着帽子,身穿長褲進來,開門的那瞬間,如同一道陽光攝入鄧育昆的眼中,同時也進入了他的心裡。
當時他心裡就隻有一個念頭:這女孩,我的。
文人都是浪漫的,鄧育昆也一樣。
鄧育昆對劉雪華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有劉雪華這個缪斯在,同樣激發了鄧育昆的創作靈感。
他寫了無數的詩給劉雪華。
詩中的美好與浪漫,深深打動了劉雪華。
她終于接受了比她大13歲的鄧育昆,二人終成眷侶。
二人于2001年正式結婚。
鄧育昆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已經二十來歲,劉雪華嫁過去後,當了兩個孩子的後媽。
兩個孩子了解父親寂寞想再娶的心,一時間心裡卻沒有辦法完全接受這個陌生女人。
劉雪華不強求他們非要接納自己,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朋友去交流,去對待。
慢慢他們兄妹二人接納了她。
女兒對劉雪華産生了母親般的依賴,有什麼話喜歡跟她說,有什麼事都跟她分享,就連吃飯都喜歡挨着她坐。
看到這一幕,鄧育昆很是欣慰。
有一次劉雪華有朋友過來玩,到了吃飯時間,自然的坐在了劉雪華身邊。
繼女下來看到這一幕,臉色一下子耷拉下來,有一種自己的領地被侵占的感覺。
劉雪華發現了她的異樣,但沒有管她,而是去跟朋友打牌,等她打完牌,這才撥通了女兒的電話,去跟她談這件事。
女兒告訴她,向她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也表明了自己在吃醋。
劉雪華像跟朋友一樣跟她談心,打開她的心結。
還有一次,她接到詐騙電話,說她女兒被綁架了。
那個時候詐騙電話很多,劉雪華看到有人被騙,會想不明白,這些人為什麼會沒有判斷力,去給騙子彙錢。
直到她接到電話,她腦子都是懵的,按照騙子的訓示去郵局彙錢,生怕晚一步,女兒會有危險。
還好她的異常舉動被鄰居發現報警。
警察攔着不讓她彙,她卻再三表示,自己沒有被騙,是彙給朋友的。
直到她女兒出現,才讓她如夢初醒,原來自己差點也被騙了。
對女兒如此,她對兒子也是如此。
鄧育昆是嚴父,她是慈母。
鄧育昆在家,對孩子們要求嚴格,他們不敢忤逆父親,吃飯這種小事,也要按照父親的要求上桌。
年輕人都喜歡玩電腦,鄧育昆不在的時候,兒子會向劉雪華表達自己的觀點,将心比心,劉雪華能了解他們的心情,尊重他們的選擇。
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鄧育昆也沒有辜負她的感情,與她結婚期間,一直把她當成孩子般寵愛,一寵就是十年。
劉雪華以為自己被上天厚待,雖然沒有自己的孩子,這樣也很好。
一個噩耗在這個時候傳來。
鄧育昆意外墜樓身亡。
這個消息對劉雪華幾乎是緻命般的打擊。
她站在鄧育昆靈堂前,眼神無神的盯着靈堂前那一張黑白照片,心裡被人用錐子紮一般的疼。
她感覺自己的世界在這一刻轟然倒塌。
不僅有喪夫帶來的痛苦,還有外界的各種流言與唾沫,幾乎壓的與喘不過氣來。
不少人都說他們夫妻二人早就面和心不和,吵架更是家常便飯;甚至更有無良媒體把矛頭指向劉雪華,說她曾是小三上位,連基本的人品、道德都沒有,根本不會真心對一個人好。
這話都像是一把刀子深深紮入她的心底。
一時間外界對這件事有了各種不同版本的解說。
哪怕鄧育昆的親生兒子出面解釋,也無濟于事。
劉雪華的家裡人都對她十分擔心,怕她撐不過去,想回來陪她。
她婉言拒絕了她們的好意,這種事還是需要自己去調解,自己去走出來。
她是幸運的,可以利用工作去沖淡悲傷。
她就一個想法,如果堅持不住倒下了也就倒下了。
她調整心态,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片場大家都了解她,原本惹惱的化妝間鴉雀無聲,仿佛所有人都陪着她陷入悲傷之中。
她佯裝成什麼事都沒有的樣子,依舊和大家開玩笑,調解氣氛。
她這個樣子讓衆人松了口氣,以為她放下了。
她正在拍的電視劇《如意》,有一場戲,是劇中的丈夫死了,女主痛哭的戲。
她演的時候,痛苦不已,不僅是在劇中,同時也帶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她慢慢走出痛苦,安心撫養鄧育昆留下來的狗狗,讓他們陪着自己。
有他們在,就好像鄧育昆的愛一直陪着她一樣。
經過時間的洗禮,一切好像都過去了
接受電視台采訪的時候,劉雪華坦然自己依舊相信愛情,愛情來了她一定會牢牢抓住,不想讓自己的人生有遺憾。
十年過去了,她依舊守着鄧育昆的愛活着,對于未來,她有期待,更多是為了讓大家放心。
如今她一個人獨居,之前她上了一個綜藝節目《屋檐之下》,她坦言自己不會點外賣,不會與人交流。
有一個鏡頭,劉雪華與幾個女孩一起聚餐,說有禮物要送給他們。
原來是這些女孩的爸爸媽媽給他們錄制了一段視訊,女孩們看到這段視訊都被感動的哭。
劉雪華也被感動到,淚水止不住的往下落,直言有父母真好。
可以看出劉雪華心裡還是很脆弱的,網友看到這一幕,紛紛留言表示很心疼她。
随着年紀的增長,劉雪華也有些害怕一個人獨居,坦言再過幾年會去養老院生活,害怕一個人在家,摔倒了都沒有人知道。
這些話讓在場衆人淚奔。
如今她還在繼續拍戲,給我們帶來好的作品。
希望她也能越好越好,晚年生活能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