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山水畫是近代畫家黃起鳳的作品,滿紙煙霞,蒼潤質樸。看着這麼精彩的山水畫,不禁要問一句,黃起鳳是誰啊?黃起鳳是江西人,成年後前往上海、江浙一帶尋師訪友。他的作品既有清初四王的正統風格,也有近代海派繪畫包容、雅緻的面貌。
作為清末民初的畫家,黃起鳳在創作中不可避免受到時代的影響。清代繪畫主流畫風延續古人作品,無論筆墨技巧還是構圖布局,都要展現出宋元氣息。黃起鳳在此基礎之上,接觸了“中西相容、雅俗共賞”的理念,筆下山水有了新面貌。

同樣是臨仿黃公望的畫風,黃起鳳少了很多刻意。用筆雖然細碎,但色彩古雅,足見仿古的功力。他稍加變化,呈現熟而不甜、淡而彌厚的筆墨特征。一幅山水畫如果看着舒服,必有可取之處,值得細細品味。
《清溪聽瀑》是黃起鳳緻敬宋元畫風的佳作,從中可以看到他為了打破正常付出的努力。傳統“聽瀑圖”為了突出重點,很少畫崇山峻嶺。黃起鳳迎難而上,故意由簡入繁,讓構圖更加複雜。與衆不同,自然有了新鮮感。
黃起鳳故意在畫面左下方增加留白,水流激蕩,幻化成煙。精彩的細節彙聚一處,簡直美不勝收。仰觀山勢雄渾,近看草木蒼郁,隻有高手才能畫出這種韻味。
黃起鳳對山居題材情有獨鐘,樵夫、漁夫、高士,隐身畫中一角。人與山水的比例關系對傳統畫家來講始終是個難點,比例失調的作品很多。黃起鳳能夠攻克這一難題,足見他在創作中敢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識。借古以開今,是創新之法,融合中西是另外一條路。兩條路都要嘗試一番,就有了像黃起鳳這樣的畫家。
明清兩代仿元代王蒙的作品很多,黃起鳳以染代皴,竟然也表現出密體山水的面貌。傳統畫法皴結合擦、勾、勒等方法,畫出石塊的三個面。黃起鳳簡化皴法,在繁簡之間筆墨轉化,用筆自由靈活,越看越舒服。
水墨、彩墨、淺绛,樣樣皆能,黃起鳳作品值得反複欣賞。看着靜穆古雅的山水空間,真想走入畫中感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