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領取>>>軟考16本電子版官方教材 & 36本輔導教材 + 27套官方真題沖刺卷 + 21套必考知識點6G資料包
2020軟考高項備考之路(大齡、跨專業考生)
本人已過而立之年,從事執法類工作,由于是财政全額撥款的事業機關,走職稱路線無疑是待遇比較好的,經咨詢人事部門,專業技術7級崗位(需副高職稱聘任),有兩個空崗。但是,經對接當地人社部門,執法類走評審路線是難上加難,因為沒有項目工作的業績,沒有從事相關工作,很難評上職稱。
在機緣巧合之下,我認識了軟考,以考帶評,還沒有專業限制,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瘋狂”買了關于高項考試的十幾本教輔材料,并納入人生中第二個“五年規劃”。

由于多年沒摸過書本,看到像“新華字典”一樣的教材,在加之晦澀難懂的技術部分,腦瓜子“嗡嗡的”。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寫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果真如此啊!
我的方法是:讓自己定下來,讓心靜下來,剛開始,我隻用心看5分鐘,第二天用心看10分鐘……;在第10天左右自然而然就可以靜心看書了。
也許,又是一個機緣巧合,不久後我就抽調至相關機關從事資訊項目管理方面的工作,對工作的陌生、繁重的工作,再加上不同的工作環境,身上的壓力也越加沉重了,而這時,距離2020下半年考試,已不足90天的時間了;于是便有了報班的想法;快速掌握知識的重點,利用二八法則,短時間内突破這次考試,便在B站試聽課程,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适的老師,現在的大資料技術真的很“牛”,無意間向我推送了51CTO的3天訓練營,隻要0.99元,還贈送6G的視訊資料,說句實話,我是奔着6G的視訊材料去的,當時想的就是直播的時候随便聽聽就好了(不到1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手動狗頭),可是誰知,在聽到直播課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課程是我想要的,知識的架構一下就起來了,例如:從核實的可傳遞成果到最終産品移交,從工作績效資料到工作績效報告,猶如“撥雲見日”一般,使我知道十大管理領域并不是割裂的,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當聽到薛老師講到嶽飛、巴頓将軍和巨人大廈這些鮮活的例子時,猶如“畫龍點睛”一般,加深了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當晚,我毫不猶豫的報了班,當時距離2020年下半年考試已不足60天了。
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學習,我利用十一黃金周的8天假期和兩個星期的公休假期,聽完了所有的視訊課程,便參加了51CTO的模考大賽,當時我的模考成績為上午基礎知識40分,下午案例60分,論文47分,模考充分說明我的基礎知識仍不紮實,便利用PDCA重新制定計劃,盡快提升基礎知識。之後,利用下班期間把2017年下半年以來的真題全部做了一遍,利用上班空餘時間刷題。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在考前的最後兩個星期,薛老師的預測務必認真準備,我把薛老師押的五星考點和三星考點全部背誦下來,真心不多,一星考點多讀多看,有個印象就行。
時光荏苒,轉瞬間就來到了11月6日,明天就去考試了,上午我把十大知識領域的架構、輸入、輸出、工具和技術溫習了下,便驅車前往省城,準備明天的考試了,因為巨大的壓力考前我居然失眠了……
2020年11月7日7:30一夜未合眼的我拖着疲憊的身軀吃完早餐便趕往考場,因為疫情原因,需要提前一個小時到達考場,在經過3輪的檢查過後,我進入了考場,上午選擇考試開始了,看了下試卷,題目簡單的令人發指,都是些基礎題目,但是依舊有很多坑,因為頭腦不清醒,草草的做完了題目,内心中知道這次的選擇題穩了,提前半個小時交卷,吃了點午餐便回酒店休息了,但是依舊無法入睡……
下午的案例考試,大概看了一下試卷,内心中無比欣喜,“薛老師真乃神人也”,範圍說明書的内容和作用、配置管理過程等等都是有準備的,計算題我是根據第二列計算的,每一個工作的CV、SV我都寫上去了,洋洋灑灑寫了一個小時,答完試卷,或許是20多度的氣溫帶口罩考試呼吸不暢、或許是一夜未眠,頭一低便睡了過去......等老師叫醒我的時候,我才發現要交卷子了。收卷後我發現我計算題的結論寫道第二小問上面了,計算題的最後一題應該是84%我忘記加50%了,題目問的是項目經理要做什麼,我居然寫的是變更的流程,暗罵自己一聲,抽自己兩個嘴巴,瞬間清醒了不少,不理那麼多了,答好下科的論文吧。
論文我準備的是範圍、進度,拿到考卷發現是成本和采購,寫采購吧,招投标我還算是熟悉,論文我是按照采購管理的架構來寫的,論文的背景是拿實際項目結合“雙随機、一公開”寫的;輸入、輸出、工具和技術,雖然小标題沒有要求,我也寫進去了,采購管理的過程少,就當“湊字數”了。在實施采購階段,我的招投标流程是結合《招投标法》寫的,例如:專家不少于7名,其中經濟、技術專家不少三分之二,符合《招投标法》的規定等等;在監控采購階段,我把變更流程和進度滞後、成本超支的解決辦法都揉了進去;在結束采購階段,總結經驗教訓、更新組織過程資産什麼的寫了一堆;在論文結尾我借鑒了薛老師的方法,在不斷學習管理知識和技術知識的同時,多學習《學習強國》app,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用45分鐘寫完了論文,看了一下寫了2300字左右,便又睡了過去……
考完試了,心中依然不能平靜,選擇題因為大意選錯了十多個,案例我居然活生生的寫錯了,論文,聽天由命了,悔之晚矣!再加上案例計算題一列和二列之争……那個階段真是食無味,思無緒。成績在2020年12月18日15:00釋出了,我在查成績的時候手都是抖的,在軟考官網驗證碼那裡問47-15是多少?我楞了20多秒才反應過來,打開網頁看到自己的成績,上午綜合知識是50分,下午案例為45分,論文為51分,長處一口氣,仿佛所有的哀怨都随之而去了,但是,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今年題目這麼簡單,分數線是50分該怎麼辦,如果案例考試時不寫錯,完全又是另外的心态,哎!耗子尾汁吧,隻願曆盡風帆,歸來仍是少年……
備考建議:1.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考試前一天如果壓力大,可以散步小跑等多種方式運動一下再去入睡。考試時如果考場内可以帶清涼油、風油精等記得帶上一瓶。
2. 要靜下心聽課,多刷題。跟着我們的薛老師,一遍一遍反複聽課,反複過,尤其是十大管理的内容,是考試的核心。
3. 技術部分掌握好方法。我用的方法是關鍵字和情景聯想法,例如在UML圖中,靜态和動态差別記憶,将關鍵字抽出記憶;如果考定義,很簡單,UML圖的名稱就是通過定義歸納概括而來的;還有TCP/UDP,我的了解是在馬拉松跑步的情境下,TCP運動員拿水瓶和嘴連接配接,邊跑邊喝的情景下,喝的少;UDP是運動員擠壓水瓶喝水,喝的多,水瓶不和嘴連接配接。
4. 一定要做曆年真題。尤其是做2017年下半年以後的真題,進階題目做完可以做中級(系統內建項目管理工程師)的題目,核心考點基本一樣。
5. 空杯心态。OSI的七層模型我在大學考全國計算機三級網絡技術的時候接觸過,對這部分比較熟悉,聽課時就容易跑偏,做題也經常做錯,放空心态,重新聽課,就會學到新的解題思路。
6. 關于論文。47個過程一定要會,我個人認為隻要上午基礎知識不差,在機關是筆杆子,會扯一些東西,小标題讓你寫的你必須寫,小标題沒讓你寫的,你也可以寫,除此之外,要掌握好論文的架構,單領域按照過程寫,雙拼按照過程組寫,寫夠字數,論文基本是沒什麼問題的。
原文連結:https://e.51cto.com/p/1110.html,如有侵權,請聯系[email protected]删除。
51CTO學院整理了6G軟考資料包,掃碼下方二維碼入群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