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足球又被罵出新高度

中國足球又被罵出新高度

出了正月,當人們早已收拾完畢所有關于春節的情緒時,突然又來了一股力量,硬生生把我們拉回到大年初一那晚的情緒當中。

中國足球刷爆熱搜榜的情況一般有兩種:一,輸掉一些難以置信的比賽,比如那一晚的1-3越南,讓範大将軍的表情和金句再一次霸占了社交媒體;二,被某些大V點名上牆,進而引爆了全網。這一次,出場的是鞏漢林老師,雖然不是什麼所謂“頂流”,但在中國文藝圈裡,還數得上是有分量的老前輩。

中國足球又被罵出新高度

“明星收入上億還偷稅漏稅,某足球隊收入千萬進不了球,完全給中國人丢臉。”

這番炮轟,讓中國足球又一次站到了風暴中央。其實我倒覺得,足球在這段話中的存在感并不是最強的,鞏老師可能隻是想炮轟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頂流主播偷稅漏稅事件,順道拉上個墊背兒的,于是“某足球隊”便粉墨登場了。

“某足球隊”究竟指的是誰?這并不重要,因為大的畫像就是中國足球。而“給中國人丢臉”,這話說得是很重了,直接定性了。性質之惡劣,可遠甚于鞏老師當年獨幕喜劇裡賣180一杯的“宮廷玉液酒”。那酒畢竟隻用來忽悠有錢人,而中國足球,坑的是億萬國人,還在一年中最重要的那一天。

其實,老藝術家的炮轟,并不是什麼新鮮事。當年的春晚上,最精彩的節目永遠是夾雜着“調侃諷刺中國足球”私貨的相聲獨幕喜劇。當然,中國足球也不服啊,“怎麼是個牛鬼蛇神都好來這口?”

早些年,嶽雲鵬、賈旭明/張康的相聲獨幕喜劇裡無情嘲諷國足時,很快便引發了足球圈的群起攻之,黃健翔、賀炜、徐陽們把反攻的節奏帶起來,核心思想是“你個外行人懂什麼,憑什麼指指點點?",那時的中國足球還沒有爛到無可救藥的境地,兩方的陣營撕得不可開交,沒有絕對的勝者。

但你看看這次,圈裡那些活躍的大V們,除了“刀槍不入”的董路依舊選擇站出來正面剛之外,其他的都很默契地保持了“沉默”。鞏漢林老師,以碾壓的方式取勝。

中國足球又被罵出新高度

我能了解,“沉默”背後的緣由:在這個時候,這樣的輿論氛圍裡,任何的辯駁都像是種罪過。是沒有任何勝算的“找死”。

同樣我也完全能相信,老藝術家說起這番論調的初心。這些年來,無論是體育圈還是文娛圈,不合理的亂象已經帶來了極其惡劣的社會示範和社會影響。社會良知和社會責任驅使下,老藝術家說出那些話,不足為奇。畢竟,中國足球常年累月的爛,激發的負面情緒,足以将那些美好的憧憬給吞噬。

中國足球又被罵出新高度

在鞏老師一番旗幟鮮明的表态一天後,又有代表拿出了提升中國足球的“方法論”。

“成立‘國家足球上司小組’,把提升中國足球作為國家戰略來推進,探讨适合中國男足沖擊世界水準的體制。足球界應當特别強化國家意識,向中國乒乓球隊學習、向中國女排學習。”

“省級和國家隊可以實行“部隊制”訓練管理。在國家隊、省隊因為違反紀律、不服從管理、品行不端被開除的,任何球隊三年内不許錄用。

“運動員職業生涯禁止文身,始終保持正氣。”

看完這樣的表态,我唯有的最強烈的感受隻有一句:中國足球就是個大痰盂, 誰都能吐上兩口。

當舉國體制成了中國足球走投無路時的救命稻草,這到底是種進步還是退步?暫且不提這個方案的合理性,中國足球已經輸掉了最重要的兩個字:尊嚴。一套立足于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屬于自己的所謂“生存法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按照足球發展規律辦事。這個規律,已經被我們自己玩脫了。

中國足球又被罵出新高度

這讓我想到了當年裡皮拂袖而去的場景。在國足慘敗伊朗的賽後新聞釋出會上,裡皮怒發沖冠,直接選擇了辭職,主動放棄了一筆天價的薪水。

其實,裡皮本可以忍着怒火,不管中國足球死活,把錢混到手裡再說。但是老爺子沒有那麼幹,因為在他看來,尊嚴是相比錢更重要的事。

很遺憾,此刻的中國足球,尊嚴已經成了最廉價的東西。而這也像是整個社會的寫照:精于算計、善用陰謀論,價值觀卻是件奢侈品。

中國足球又被罵出新高度

時間在消磨着中國人對于中國足球的熱情和期盼,最糟糕的結果就是,所有的熱愛被消耗殆盡。

這不不禁又讓人聯想起同樣發生在近期的一件事。上頭明令開始嚴查賭球,無論如何,都是一件正向的積極的事,是足球健康發展的方向。這些年的世界杯、歐洲杯早已不是球迷狂歡的,而是成為了賭狗的集散地。如果有球員參與其中,堪稱屋漏偏逢連夜雨。

沒啥可聊的,打擊便是。但這個話題如果放在中國足球身上,卻又多了幾分趣意。中國完敗越南那一戰,如果真有人賭球了,那可能是行業地震;如果一番嚴查,發現幕後一切正常,沒人參與賭球,确實踢不過,那就真的隻是尴尬他媽給尴尬開門——尴尬到家了。終究,菜是原罪。

正反,都是一種尴尬。生得很尴尬,死得更尴尬,這是中國足球赤裸裸的現狀。是以,當老前輩們還願意來批判亂象,至少這個行業的希望還沒有降到0。

哀莫大于心死,最可怕的事并不是大家都來罵你,而是大家都對罵你這件事失去了興趣,那才是中國足球的滅頂之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