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品-商品之布道

在電子商務橫行的年代,對于服務于電商的技術公司,在電商領域要充分了解電子商務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産品、商品、分類、SPU與SKU等基礎概念,先看下圖:

産品-商品之布道

下面逐漸了解各個概念,及分享淘寶新一代産品服務-達爾文産品管理。先看下面說明:

産品:IPhone  4s

規格:[記憶體大小,顔色]

商品:IPhone 4s 16G 玫瑰金

SKU:商品 + 某個規格執行個體,比如IPhone 4s 16G 玫瑰金,IPhone 4s 8G 土豪金

1、分類

分類也就是産品類目,是多層級結構,其作用用于産品歸類,友善産品的分類查詢與展示:

産品-商品之布道

何為分類??

商品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在市場上流通的商品有25萬種以上。為了友善消費者購買,有利于商業部門組織商品流通,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準,須對衆多的商品進行科學分類。商品分類是指為了一定目的,選擇适當的分類标志,将商品集合總體科學地、系統地逐級劃分為門類、大類、中類、小類、品類以至品種、花色、規格的過程稱為商品分類。

分類依據是什麼??

商品分類依據是分類的基礎。商品的用途、原材料、生産方法、化學成分、使用狀态等是這些商品最本質的屬性和特征,是商品分類中最常用的分類依據。

分類意義,為什麼要分類??

1、商品科學分類有助于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各項管理的實施。(國家服務)

2、商品分類有助于商業經營管理。(電商服務)

3、商品分類是實行現代化管理的前提。(标準化服務)

4、商品分類有利于了解商品特性。(産品品質服務)

5、商品分類有助于提高商品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滿足服務)

淘寶類目屬性體系主要由背景類目樹、前台類目樹、挂載在後來葉子類目上的商品屬性模闆以及管理前背景類目之間映射關系的類目管理平台組成,整體架構如下:

從圖中可以看出,淘寶類目屬性體系是一個非常基礎的資料服務,在商品釋出頁上商家選擇背景類目上傳商品資訊,詳情頁上以面包屑的方式給使用者顯示商品所屬的前台類目,在搜尋結果頁上讓使用者根據前台類目篩選商品。營運同學可以通過一個管理背景來管理前背景類目之間的映射關系以及背景類目的屬性模闆。

背景類目

背景類目面向商家,主要用于商品的分類和屬性管理。商家上傳商品時見到的就是背景類目,如下圖:

背景類目有如下特點:

  • 背景類目樹中最重要的是葉子類目,也就是類目樹上不能再往下分的類目,任何商品都必須挂載到背景葉子類目上。
  • 葉子類目挂載屬性模版,商家釋出商品時選擇好類目之後會根據屬性模版,補充必填的商品屬性資訊,方可成功上傳商品。
  • 背景類目相對穩定,不能随便删除,葉子類目不能重複。

前台類目

前台分類面向使用者,友善使用者篩選查找商品,大部分時候使用者見到的類目都是前台類目。下圖就是淘寶搜尋結果頁上的淘寶前台類目樹:

前台類目有如下特點:

  • 使用者購買時看到的類目是前台類目。
  • 前台類目通過跟背景映射間接和商品關聯。
  • 前台類目由背景葉子類目+屬性組成,一個前台類目可以包含多個背景類目,一個背景類目也可以映射給多個前台類目。
  • 前台類目不直接挂載屬性模版,前台類目對應的屬性來自背景葉子類目的公共屬性。
  • 前台類目很靈活,可重疊,可删除。
為什麼要将前背景類目分開呢?

為啥要将前台類目和背景類目分開呢?直接用一套類目體系不就行了嗎?到了 08 年,淘寶商品日益增多,類目層級也越來越深,買家越來越難找到想要的商品。淘寶的小二們就開始不斷調整類目屬性,把類目樹變淺,讓商品更容易被買家找到。隻有一套類目體系的情況下,小二每次調整,賣家也必須跟着調整。如果隻是改一次,賣家也能勉強接受,但這是周期性的。比如,在夏天服裝這個類目下可能是連衣裙、襯衫等夏裝,到了冬天就會變成打底褲、羽絨服等冬裝了,而且賣家也都知道這些調整時合理的,但是一年到頭這麼調整,意味着他一年到頭都在編輯類目,可能還得專門養個把人在那裡,一天到晚改類目,無形中賣家的營運成本也就提高了。

背景分類面向商家,用來挂載商品和屬性模闆,比較穩定很少變化;前台分類面向使用者,主要友善使用者查找商品,很靈活,可以經常調整。背景類目和前台類目之間通過映射聯系起來,一個背景類目可以映射到多個前台類目,一個前台類目也可以包含多個背景類目。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的話,前台類目就是在背景類目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虛拟類目。

2、SPU

SPU = Standard Product Unit (标準化産品單元),SPU是商品資訊聚合的最小機關,是一組可複用、易檢索的标準化資訊的集合,該集合描述了一個産品的特性。通俗點講,屬性值、特性相同的商品就可以稱為一個SPU。例如,iphone4就是一個SPU,N97也是一個SPU,這個與商家無關,與顔色、款式、套餐也無關。

SPU映射到産品,是品牌+型号的組合,定義了産品的基本标準,不會因為賣家的變化而變化,它是固定的、标準化的。

在商品資訊電子化過程中,商品的特性可以由多個“屬性及對應的屬性值對”進行描述,“屬性及對應的屬性值對”完全相同的商品,可以抽象成為一個 SPU。

3、SKU

SKU = Stock Keeping Unit(庫存量機關),SKU即庫存進出計量的機關, 可以是以件、盒、托盤等為機關。在服裝、鞋類商品中使用最多最普遍。 例如紡織品中一個SKU通常表示:規格、顔色、款式。

SKU是實體上不可分割的最小存貨單元。在使用時要根據不同業态,不同管 理模式來處理。比如一香煙是50條,一條裡有十盒,一盒中有20支,這些機關就要根據不同的需要來設定SKU。

SKU決定了商品的價格與庫存,是各類屬性集合。

SKU與SPU關系:

SPU是抽象化,SKU是具體化。

相對電商而言,SKU有另外的注解:

1、SKU是指一款單品,每款都有出現一個SKU,便于電商品牌識别商品。

2、一款商品多色,則是有多個SKU,例:一件衣服,有紅色、白色、藍色,則SKU編碼也不相同,如相同則會出現混淆,發錯貨。

4、産品與商品

産品過程的結果就是産品(Product)。任何過程的結果都是産品,是以說“産品”是一個廣義的概念。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把“産品”分為四種通用的類别:

服務(如運輸): 服務通常是無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顧客接觸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項活動的結果。服務的提供可涉及,例如:在顧客提供的有形産品(如:維修的汽車)上所完成的活動;在顧客提供的無形産品(如:為準備稅款申報書所需的收益表)上所完成的活動;無形産品的傳遞(如:知識傳授方面的資訊提供);為顧客創造氛圍(如:在飯店和飯店)。

軟體(如計算機程式、字典): 軟體由資訊組成,通常是無形産品并可以方法、論文或程式的形式存在。

硬體(如發動機機械零件):硬體通常是有形産品,其量具有計數的特性。

流程性材料(如潤滑油):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産品,其量具有連續的特性。硬體和流程性材料經常被稱之為貨物。

許多産品由不同類别的産品構成,服務、軟體、硬體或流程性材料的區分取決于其主導成份。例如:外供産品“汽車”是由硬體(如:輪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卻液)、軟體(如:發動機控制軟體、駕駛員手冊)和服務(如:銷售人員所做的操作說明)所組成。

簡而言之,産品有形的或無形的,具備一定特征屬性的物品或服務,叫做産品。它是現實世界,對具有特征屬性的一類事物的抽象,産品沒有價格的概念。

産品進入流通領域就叫商品了, 在沒進入流通領域之前都叫産品,商品(Goods)具備經濟的和金融的兩種意義。

經濟意義上的商品指專門用來交換的産品,即生産者本身并不消費,而是用來向其他生産者交換自己需要的其他産品。在社會化大生産時代,幾乎所有工業産品和絕大部分農産品都屬于商品。金融意義上的商品實際上是指商品期貨,即标準化的商品遠期合約。

産品---(賦予可度量的屬性,産生貨币價值或交換價值,就形成了)--->商品商品定義如下:

1、商品是為交換而産生(或用于交換)的對他人或社會有用的勞動産品。

2、商品是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用來交換的勞動産品。

3、商品是經過交換且非進入使用過程的勞動産品。

簡而言之:可以進行交易的産品,叫做商品,商品有價格和庫存的概念。

5、各類屬性

産品與商品都是各類屬性的集合,這些屬性決定了産品性質或商品的價:

關鍵屬性:能夠确認唯一 産品 的屬性,可以是一個,或者多個關鍵屬性的組合。比如手機的"品牌""型号"能确定唯一的産品,服裝的"品牌""貨号"能确定唯一的産品。

産品-商品之布道

銷售屬性:組成SKU的特殊屬性,它會影響買家的購買和賣家的庫存管理,如服裝的"顔色"、"套餐"和"尺碼"。如在淘寶中,當“顔色”在特定類目下是銷售屬性時,賣家釋出寶貝的時候上傳了顔色圖檔,則顔色屬性值直接顯示圖檔.否則顯示屬性值别名或屬性值名。

綁定屬性:除關鍵屬性、銷售屬性外的其他屬性,注:在産品中綁定屬性也不包括商品屬性。也叫非關鍵屬性。

商品屬性:商品屬性表示了商品的特有特征,比如新舊程度、保修方式等,不能作為産品的屬性。

6、達爾文商品管理

淘寶是電子商務的典型代表,其産品管理體系也在演化中,淘寶提出了新一代産品管理系統:達爾文商品管理。

     達爾文是一套全新的商品管理體系,它不同于淘寶原來的分類法(基于類目屬性體系)的管理思路,而是以最細粒度的産品節點(CSPU)為核心,使用系統+營運機制的方式維護一套豐富、準确的産品庫,通過産品實作聚合、管控商品,以確定商品資訊的确定性。

在實行達爾文體系之前,天貓商品管理存在以下問題:

    1. 最細粒度産品模型的缺失;

    2. 存在大量重複SPU,SPU資訊不準确;

以Apple iPhone 4為例,産品庫中存在大量重複的SPU。

産品-商品之布道

同時,也容易出現SPU資訊不準确的問題。

産品-商品之布道

3. SKU資訊混亂,且缺乏有效監管的途徑。特别是在大家電行業,展現尤為明顯。

産品-商品之布道

為了解決現有的商品管理的問題,達爾文提供了以下方案解決問題。

    1. 增加最細粒度的産品模型 —— CSPU;

    2. 通過天貓、商家、品牌商多方參與共建一個準确有效的天貓産品庫;

    3. 通過品牌歸一、型号歸一等解決現存的重複SPU的問題。

達爾文提出了新的商品管理模型。

産品-商品之布道

新的商品管理體系增加了CSPU次元,SPU将與Item(也就是商品)一一映射,而CSPU将與SKU一一映射。

總結:資訊化的前提是标準化,标準化的前提是梳理業務,了解相關領域,了解基本概念及自己邏輯關系。雖然後期可以重構,但花費的代價是中小企業不能承受的,要做到三思而後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