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個醬汁的故事 她是科技Insan的首席科學講解員,也是人工智能科學的小專家,她創作了"OCR文本識别技術讓職場小白告别文字麻煩""機器人如何說話"等短視訊,為普通人講清楚人工智能抽象技術, 團隊入選"廣州市宣傳思想文化優秀創新團隊"。
2、餘超的故事 他是山東省委青年講師組成員、暨南大學輔導員,針對當代大學生呈現的新特點,面對新問題,建立"你第一天"微信公衆号,建構"一三四"網絡掃盲教育工作體系, 打造"STORY"教育項目品牌,努力解決學生成長的困惑。"我是被網借來的..."等原創文章被人民網等100多家媒體平台轉載。
3、餘錫山的故事 作為天津市警察局新聞宣傳中心的一名警察,他建立了"兩個嗨警察"短視訊帳戶,并推出了"兩個嗨警察小教室"系列反欺詐短片。新冠疫情期間創作的"疫情期間新電信詐騙"短視訊提醒大家要警惕新型電信詐騙,該短片被人民網等媒體轉載。
4、偉大的愛情行者的故事 人高琪 他已經紮根于基層8年多,緻力于幫助殘障人士工作,決心為殘障人士插上網絡的翅膀。他打造了"愛而不傷害"的殘障人士志願者服務品牌,通過網絡招募志願者,幫助3萬多名殘障人士網購、浏覽資訊;
5.《關系的故事》 作為中學團的秘書,他創立了"關系與右派"微信公衆号,堅持釋出正能量内容,被同學們稱為"行走群徽"。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他記錄了"路越泥濘,我們的足迹越深""家是最小的國家,全國是1000萬"等線上公課觀看了數千萬次,幫助年輕人樹立了制度自信,培養家庭國情。
6、小女孩的故事,95歲以後她在軍隊服役兩年,是一名通訊女兵,離開軍隊後開始自己的事業,成為一名短視訊創作者,緻力于在網際網路上推廣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她參與創作的《華裝歸來》成為團中央網的青年晚會中國服裝宣傳片,其他作品被新華網等媒體轉載。到目前為止,她已經在網絡上積累了近200萬粉絲,共有4.6億個視訊。
7、山村小傑的故事 他是一位工匠和短視訊創作者,通過鏡頭展現了中國傳統工藝衰變為魔力的獨特魅力。老鄉間别墅和田野竹林是他的"工作室",竹子、木頭在他手中變成了各種生活用具。目前,他一共創作了158部短視訊,網絡粉絲近3000萬,被網友稱為"山村魯班大師"。
8、馬文軍的故事 他是甘肅省靈台縣媒體中心的從業人員,在新關肺炎爆發期間,他操作靈台縣官方抖音,快手賬号共釋出了2040部疫情防控短視訊,閱讀4.5億,點贊876.8萬。"僅根據中國專家的建議,塞爾維亞方形小屋醫院建成"這部作品獲得了2億次閱讀和501萬次贊。
9、瑪麗的故事 作為京東.com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的成員,她通過線上線下管道開展消費者知識普及和維權,還擅長為青年群體定制宣傳話題,通過漫畫等方式揭露線上詐騙。新冠肺炎爆發期間,JD.com 财經App設立了安全科學課、反欺詐專欄,向廣大消費者普及安全知識,進行反欺詐教育訓練,浏覽量超過6000萬次。
10、馬磊的故事 他是一名老兵,也是網迷700多萬軍人部落客,他結合來自軍隊的親身經曆,在網絡上呈現軍風,傳播軍營的正能量。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他還通過新媒體記錄了全國各地醫療隊的實際工作情況,呈現了每個醫療隊最真實的抗疫畫面。
11、汪洋雨凡的故事 身為骨科醫生,他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醫生的善意為每一位患者服務。作為一名科普,他用自己的醫學知識和奉獻精神服務了上千名網友,創作的醫學科學作品1400多件(涉及新冠肺炎防護知識100多件),讀數超過10億冊。他還發起成立了彩虹醫生醫學公益團隊,建立了75個"彩虹健康社群",覆寫徐州市5萬多名居民,為他們提供必要的醫療建議。
12、王燦的故事 他是一位資深人士,善于時間評論寫作,先後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中國軍網等媒體平台上發表文章130餘篇。從2019年5月起,他将擔任中國曆史研究院微網誌編輯,努力還原整個曆史,粉碎曆史謠言,寫"别傻!中華民國"軍閥姑姑"的真實情況如何?說實話!在英國殖民主義下,香港真的這麼好嗎?《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文章轉載。
13、故事中魏騰琦何是85後布依青年,因為意外損失兒童投入公益事業,建立了農村兒童服務站。他設計了一系列公益項目,組織愛心人士參加公益活動,聯手幫助老人和兒童,共服務8年10000多次。在公益活動期間,他還用照片記錄下一個溫暖的時刻,通過網際網路向全社會傳遞積極的公益能量。
14、網際網路故事俊明以傳播社會正能量為己任,關注熱點事件,勇于發聲;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開創了"90後思考中風",傳達了年輕人的責任承擔和向上的力量,并為值班的交警送物品,聚集了"暖流"。
15、故事中,耿和是網絡傳播的《不鏽鋼拖鞋》《菜刀梳子》《西瓜榨汁機》等創意手工制作的制作者的作品,被網友稱為"泥石流的發明""廢木愛迪生",往往帶有大腦洞和不拘一格的作品,向人們展示無用的發明,讓人們體驗創造和勞動的喜悅。在"無用"的地方尋找生活,是網絡草根發明者的創造性方式。
16.毛珂病的故事 他是一名網絡評論員,根據自己多次赴印的生活經曆和知識儲備撰寫文章,幫助中國網民了解真實的印度,打消網上關于印度的謠言,寫《敞開心扉》?它獲得了近一百萬的讀者。他參與創作了"再次看到印度"系列線上視訊,網絡播出5000萬。
17、公益明星的故事 何是《中國大學生線上》政府新媒體的主編,全國百強網絡正能量模範部落客。疫情期間,他講述了高校抗疫的故事,宣傳線上學習資源,聯合全國500多所高校開展"洗手舞接力賽""家庭技能挑戰賽"等網絡活動,由中央電視台《新聞快報》、《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30多家媒體報道。
18、甘衛平的故事 他是中國共産黨員,2016年8月到廣安市警察局網絡安全組工作,先後偵查公安部、四川省警察局督導涉網案件16起,逮捕了200多名犯罪嫌疑人,預警處置了多起重大案件, 挽救了數百人的生命,挽回了數億元的經濟損失,為打造安全的網絡空間做出了貢獻。
19、東北大蜻蜓的故事他是鬥魚直播知名遊戲主播,該站粉絲1044萬,因為現場風趣幽默,被網友稱為"遊戲界第一人稱"串擾"。他始終為網友帶來豐富有趣的直播内容和健康向上的價值觀,積極參與"穿衣、愛穿衣""魚你與疫情"等公益直播活動,号召網友攜手抗擊疫情。
20、北洋之家的故事 他長期通過新媒體平台創作溫度、态度、深度的文章,并參與創作于澤成的《中國精神在哪裡?為什麼我們今天要舉行一場盛大的遊行?大量的文章,如網際網路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策劃了近30期抗疫特刊,積極推動抗擊疫情和複勞工員意識的出現,在網際網路上發揚中國精神。
21、帥帥的故事 作為全國鐵盟委、共青團江西省委委委的年輕講師,她長期緻力于在網際網路上弘揚青年的正能量。她研發的真心"南方鐵道好聲音"網絡文化産品,被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報》等官方微網誌轉發,近50萬人閱讀關注。她改編的歌曲"Green Horse Dissso""Not Just Like"在樂隊的年輕人中廣為流傳。
22.沈淑軒的故事 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習期間,他創立了"青鹿中醫"新媒體頻道,旨在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傳播中醫藥文化。他創作的《民族自豪背後的苦澀——青蒿素研究與開發史》,以豐富的曆史資料還原了青蒿素研發的背景和曲折的過程,赢得了廣大網友的一緻好評。目前,他共創作了105款推廣中醫藥文化的新媒體産品,總播出量超過1000萬次,兩次登上知名熱門搜尋榜單。
23、田琳的故事 作為新浪微網誌民航闆塊的營運商,她緻力于講述中國民航的故事,中國民航人的故事。她邀請并幫助了中國機長劉傳健、鐵杆奶奶苗曉紅、網紅飛行員、燃燒陀螺儀等微網誌等行業名人,廣泛傳播中國民航發展故事、中國民航人奮鬥故事。迄今為止,她已參與策劃和執行了100多場正能量活動,總閱讀量超過100億。
24、囚牛的故事 作為一名獨立音樂人、年輕長笛演奏家,他以一種讓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在網際網路上弘揚傳統民間音樂之美,善于通過音樂探索和演繹曆史故事和神話傳說。他還為《三條命III》《枕上三生》等電視劇錄制了配樂,深受觀衆喜愛。
25、程亮的故事 在過去的10年裡,他參與了偵查販毒案件、故意殺人案、特大電信詐騙案等重大刑事案件83起,已經有50多起被拐騙、遺棄的孩子尋找親人。他将工作積累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變成防欺詐、防毒、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微網誌,廣泛浏覽和轉發。
26、故事的"西部計劃"志願者,他負責營運共青團大冢縣委的新媒體賬号,創作了"她可能什麼都說不出來,那就上戰場了!"嚴防進口海外疫情,放心我們在!""等正能量短視訊已經播放了超過16億次。2020年初,他以歌曲《少年》為背景音樂制作MV,制作帶有錢學森等年輕科學家照片的MV,利用流行文化講述英雄故事,在網上廣為流傳。
27、這個少年的故事 何是山東省齊都市警察局公共資訊網絡安全監測分局的公安警官,負責網際網路案件的調查。自2017年7月加盟以來,已調查案件200餘起,為轄區人民追回3億餘元,轄區網絡秩序得到大力維護,轄區内網民的合法權益得到大力維護。
28、吳金軒的故事 從2017年開始,她擔任"雲南網警巡執法"微網誌營運編輯,為了維護青朗網絡空間,發表了3300多篇原創虛假資訊文章,接受并告知網友舉報5700多條線索,完成公開預警5萬多次,通過網絡搶救有自殺傾向或行為的25名網友, 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網溫報警"。
29、故事一名一明江何是新疆塔瓦庫勒鄉和田縣阿特比西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為了早日帶領村民脫貧,他通過團集市通車,在網上銷售紅産品"山肥葡萄幹",銷售額達到30萬元, 農民直接收入18萬元。在他的上司下,2018年全村将脫貧,2019年全村将實作零貧困,到2019年底,90%的家庭個人所得将超過5000元,實作高品質脫貧。
30、話肘的故事 他是新一代網絡文學創作者,通過文學創作給讀者講述正能量的故事,傳遞主旋律價值,一直由閱讀組和東方電視台合作組織,2018年原創文學榜男孩頻道圖書榜第一名。他的網絡小說《大王的一生》擁有100萬讀者,并在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論壇上入選中國網絡文學雙年展十大榜單。
31日,劉建強的故事何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與多位網紅聯合開展"新媒體助力脫貧攻堅""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等專題活動,在網絡中獲得了數億次的觀看次數。瞄準各地精準的扶貧溫暖場景,依托網絡賬号大強愛拍照,不斷講述各地扶貧的故事,作品多次被《人民日報》海外賬号推送。
32、劉春陽的故事 他是電影的創作者,通過創作搞笑幽默短視訊,向廣大網友介紹人氣電影,評論社會熱點,累計擁有超過1000萬粉絲。通過他講解中國第一部原子彈誕生優秀影片《天上的誕生》,網絡播出數百萬次,不少網友通過他的評論觀看這部老電影,增強了對中國核武器發展程序的認識,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33、劉濤的故事 2016年,他創立了線上業務營運公司,服務了100多家客戶線上創業,免費診斷了500多家網店,創造了80多個就業崗位。他還幫助殘障人士群體走出貧困創業,為大型殘障人士開展了10多期教育訓練班,教育訓練了500多人,幫助100多人就業。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他幫助農民在網上銷售緩慢的農産品,第一天就賣出了15000公斤胡蘿蔔。
34、安州田園賀講擅長用短視訊普及曆史知識,用視訊部落格分享"曆史曆程",以西安老地名為代表的系列片《三國正言國》《西北十六國》短片,将郝皓的曆史和研究作品"翻譯"成視訊式的科普内容, 稱職的曆史"翻譯者"以一種新穎的方式,曆史變得生動,他的客觀思維和獨特的呈現受到衆多網友的歡迎。
35、導演何曉澤的故事是《朱鐳龍的無聊生活》的策劃者、編劇和導演,他的作品包括對社會話題的深刻思考,以及對人性的解剖反思,以短小精悍的視訊和誇張的幽默來表現生活的表達。近日創作的《勞力士回家之路》,抨擊假口罩的制作、擡高口罩價格等發财的錯誤行為,引起各界廣泛讨論,累計播出量超過3億次。
36、孝警藝術的故事,他拿着相機來到火山的警室,還冒着大雪采訪退役警官回到前線,他創作的《藝術追尋》将基層鏡頭,講述與一線民警的戰鬥故事, 《藝術說車》系列短視訊作品接地氣,得到網友的好評。截至目前,他創作了367部短視訊作品,網絡播出量達15億次,點贊2億次,其中《第一心》講述了"退役爺爺突擊隊"的故事被央視新聞報道。
37、李天利的故事 她是福建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的輔導員,探索如何用網絡媒體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創立了"李天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被評為福建省立學校集團著名教師工作室。主持并參與了13個與網絡思維和政治相關的學術課題,開展了30多場與媒體素養相關的講座,并得到了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專欄的關注。
38、李洪健的故事 作為一名老兵,他一直懷揣着強軍之夢、強國之夢,參與建立了媒體賬号《搖動三劍士之聲》,制作了剪輯策劃短片,展現了中國軍隊、軍隊和作戰态勢的新時代。他編輯的《少年》等創意視訊在網上被觀看超過2億次,獲得數千萬個贊,并被《人民日報》等媒體轉載。
39、李鵬的故事 他是醫學碩士、專職醫師,也是知名網絡作家、山西網絡藝術學院會員。在代表作《當醫生開外挂》《學校酒吧也開了挂》中,他積極創新,将醫療診所與現代年輕人的閱讀體驗相結合,通過幽默的語言,将晦澀難懂的醫學知識深入淺化地呈現給讀者。截至目前,他已創作網絡文學作品4部,總字數超過500萬字,在網際網路上的閱讀量總計超過6億。
40、楊志浩的故事 他依靠網絡賬号,文正引導青年群體了解網絡,拒絕網絡暴力和謠言。開展線上公益活動,為抑郁症群體建立"心靈擁抱"粉絲群,累計引導并幫助上千名抑郁症粉絲樹立積極的态度。參加"鄉村振興看河南"網絡主題活動,相關網絡主題《創意新聞》閱讀量4.6億。
41、吳夢傑的故事 作為江西師範大學新媒體營運中心負責人,吳夢傑依托"青年師範大學"新媒體平台,推出一系列深思熟慮、以溫度為主、高品質的宣傳報道。新冠肺炎爆發期間,針對學校團青年發出"抗疫,我們在一起"的倡議,該團5萬餘名成員積極響應,發起"群青春戰疫""緻敬逆行"系列報道,展現了青年在戰火中的正能量。
42、吳薇的故事 她是《青年武漢》的新媒體編輯。新冠肺炎爆發後,在下沉社群參與抗擊疫情的同時,她也堅持網絡第一線,釋出《愛武漢從一開始就拒絕謠言!"這裡,講解武漢最美歌"等500多部圖文作品,引導廣大青少年參與疫情科學防控,發揚抗疫一線青年的奉獻精神,全網閱讀1000多萬次。
43、聽月故事 作為中國服裝文化的推動者和全球首個海外華人服裝品牌"聽月"的創始人,她開展了多項海外中國傳統文化宣傳活動和中國服裝主題閃光,成為一年一度的漢字"中國"文化的代表活動, 由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國内知名媒體報道。
44、我心裡飛翔的故事 他是一個熱衷于網絡傳播正能量的自媒體人,在工作中聚焦熱點,關注時事,在網絡上散布謠言,诋毀國家的行為在針鋒相對的鬥争中,發展和驅使一大批愛國網民一起為淨化網絡環境做出貢獻。
45、張永铎的故事 他是一個"90後"創業青年。軍火節期間,參與制作《軍運會主辦文明公約》動畫視訊版,努力為軍運會的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新冠肺炎爆發後,帶領團隊制作了一系列"圖檔大戰"疫情"動畫短片,普及防疫知識,傳遞正能量。為了解決疫情期間的志願者招募問題,他還開發了"志願者關愛行動"平台,促進了全市志願者招募。
46、張亞龍的故事他探索了網際網路和公益模式,創造了"互利的教訓"。新冠肺炎爆發期間,從新媒體人的角度挖掘一線職工的抗疫故事,打造了"陝西青年志願者愛接一線醫護人員"等300多部圖文作品和視訊産品,營運"好網民戰疫"微網誌話題, 閱讀超過2000萬。
47、張坤的故事 他是安徽省五羊縣網際網路協會會長楊沃特斯"愛心送考"活動的發起人之一。自2011年以來,每年率先發起"凝聚廣大愛車車主,為學生提供免費試送"網絡公益服務活動,号召愛心人士參與,獲得各界的贊譽。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他帶領五羊縣網際網路協會組織愛心企業向前線捐贈近百萬元。
48、張偉澤的故事 他是新媒體賬号"百色警案"的創始人和營運商,以打造百色公安宣傳品牌為己任,在網際網路上用圖形和視訊講述百色警新時代的故事。他創作的"百色警破網一案""百色公安人志成洩洪"等産品在網内引起強烈反響,為平安百色的建設貢獻了網絡正能量。
49、張亮的故事 她利用網播的手段,在家鄉福建推廣當地品牌"武夷山水",挖掘以朱子文化為代表的當地人象征,助力家鄉的發展。截至目前,她已計劃參與發展服務家鄉,幫助脫貧主題直播100餘部,覆寫2000多萬人,為當地捐款和銷售30多萬元,參與創作"武夷山水24氣"系列動畫, 累計傳播1.2億倍。
50、陸偉的故事 陸偉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昌站的正能量畫家,其作品《樂于接受人生的意外》獲得首屆環球網全國漫畫大賽一等獎。新冠肺炎爆發期間,她根據自己的文章創作了漫畫的長篇圖檔"一個月,火車站就這樣......"引起數十萬網友的熱議,寫了一篇長篇評論,"保護野生動物,也保護人類自身",由中國日報網等媒體轉載。
51、故事陳小陶莫莫作為獨立動畫創作者,她的原創作品《國糧為武漢幹熱面加油》系列漫畫,以拟人化的本土菜代表不同地域文化和同一國情,成為人民日報《湖北解封》《武漢解封》活動官方海報。她創作的動畫形象《野夢君》,以大熊貓為原型傳播中國文化,目前已推出8套表情相冊,累計金額超過100億張。
52、陳泰春的故事 他是抗貧人士的官方認證,網友口中"可愛的陳總統",曾帶領團隊成功舉辦吉林省首屆、第二屆精準扶貧博覽會,幫助吉林省青少年電子商務助力精準扶貧等一批大型線上線下展覽和營銷活動, 為全省500多個貧困村開辟銷售管道。他還積極協調全國各地各類線上平台,幫助吉林省農産品銷售,共計1.2億元銷售額和合同。
53、陳立雍的故事 他是重慶市警察局渝中分局的民警,負責"和平渝中"新媒體的營運,先後駐紮在微網誌、微信、吉音、今日頭條等14個新媒體平台,粉絲累計超過330萬。組織參加公安部資訊宣傳局網絡宣傳策劃活動40餘次,入選公安部資訊宣傳局國家公安新媒體人才庫成員、"重慶市網絡資訊辦公室專項網絡評審專家"。
54、陳宗虎的故事 他是廣東省中山市警察局的警察,從事網際網路不良資訊監控管理工作多年,曾獲得個人三等獎1次,個人獎4次。他經營的《中山網警》頭條聚焦網友關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榮獲"全國政法新媒體優秀頭條"、"全國最具影響力公安頭條"等近20項殊榮。
55、陳晨的故事 他是天津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文物博物館系講師,文博研究所學生導師,下班後通過"微課"和"直播"等形式,向網民傳授博物館文物知識,通過《故宮文化》、《敦煌》等專題課程,幫助廣大網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藝術"。新冠爆發期間,他設計制作的缪斯作品《古畫之美》深受廣大學員和網友的一緻好評。
56、陳丁的故事 他是一名電力勞工,也是廣東省北部山區童星合唱團的負責人。為了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近年來,他通過寫歌和拍攝合唱短視訊,讓明星合唱團的孩子和他們所代表的留守兒童群體越來越受到網民的歡迎。2020年春天,他創作了歌曲《我想保護你》,歌頌了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兒童的聲音。
57、故事于元何是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13師的網際網路管理宣傳教育家,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他發起了"防疫,第13師網民在行動!"網絡活動,組織13個部門757至90、00後,主要網絡宣傳志願者團隊,聯合11個自媒體平台,廣泛宣傳防控政策和知識,推出570多篇文章,共閱讀近500萬篇。
58、吳志勇的故事 他是一位專門研究網際網路新媒體的年輕教師,是緻力于在網際網路上傳播正能量的聯盟幹部。他建立了《黑土之光》網絡文化工作室,《意外長大的年輕人》《嘿,大學》《為什麼兩所院校都能培養北大學生》等原創作品《暖心》,包括《意外長大的年輕人》在"學習力"平台上發表。他的新媒體作品在網絡上積累了超過5億的閱讀量,受到網友的好評。
59、青蘋果的故事天堂 這是一支由正能量網絡組成的年輕幹部宣傳隊,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他們奮戰在抗疫的第一線,同時積極參與網絡輿論的引導,發表了430多篇正能量網評論文章,其中"全面開戰""疫情"需要"表揚"激勵, 《基層幹部為居民編織密集的生命線》等100多篇文章被人民日報、人民網等中央媒體轉載。
60、範可的故事 作為新媒體賬号"國資小新"的主要經營者之一,範樊可以長期圍繞國有企業創新發展、重大工程建設等相關國有新聞,打造一系列視覺産品,努力提升國有企業在新時代的形象,展現國有企業的新時代形象。他的網絡活動,如"與共和國一起成長","我不止一顆心為我的祖國"和"抗擊疫情的行動",受到廣泛關注,并被閱讀超過40億次。
61、故事中林子琪何"亮劍"在網絡安全戰場上,直接偵破或參與"掃惡""飓風""網網"等各類案件300餘起,幫助抓獲600餘名犯罪嫌疑人,李榮個人三等工作。2019年,他主動挖掘業務線索,成功偵破陽江市曆史上最大的一次性投入警力,逮捕的嫌疑人數量最多,破壞巢穴的網上詐騙案件數量最多,為保障網絡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
62、林鳳正的故事 作為一名基層刑事警察,他工作做得不錯,還通過微網誌反侵權、禁毒等公安宣傳,多篇文章被新華社、環球時報等媒體轉發。文章"面對兒童性侵犯,我們應該做什麼,我們能做些什麼"被轉發了10萬多次,閱讀了2000多萬次。
63、卓斯娜的故事 她是理論綜藝節目《馬克思是可靠的》的編導,歌曲《馬克思是90歲了》的詞曲作者,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動畫《領袖》的創始人,以輕松诙諧的風格诠釋馬克思的一生,以系列故事的方式弘揚馬克思主義理論, 引導青年與偉人進行思想對話,達到音樂教學的傳播效果。
64日,易磊的故事 他是武漢東西湖區青年全媒體中心副主任、《青年林機場》新媒體主編,創作的微電影《夢幻N1》展現了臨港創業就業的良好環境,年輕人敢于夢想,勇于追求夢想的青年風格,榮獲第五屆中國微電影大賽專題獎。在他的帶領下,"機場附近的青年"新媒體矩陣累計粉絲量達121萬,超過6億的觀看次數,持續為網絡空間青年注入正能量。
65.使徒的故事 他是一位著名的漫畫書創作者,長期在網際網路上創作和出版有趣而溫暖的漫畫内容。他的作品,如《一條狗》、《王不快樂》、《科學超能力方法論》等,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内涵與青年流行文化相結合,重新诠釋了現代世界中熟悉的人物故事,成為民族的有力推動者。
66、巫師霍勒的故事 作為法律部落客,她創作的《餘歡案,誰将糾正真相的天平》《世界經曆了最大的騙局:中國經濟要崩潰》等多篇文章都有據可查,雄辯的論點赢得了網友的廣泛青睐。她的微網誌已經營運了4億多年,并被評為"2019年十大新星"榮譽稱号。
67日,寶蘭作為新媒體賬号負責人的故事,他依托"福建共青團""南平市委隊"等平台,為當地慢銷農産品尋找出路,創造了"農村阿姨腳踏平衡車""建陽建唐阿姨""網幫竹筍銷售"等成功案例。他最初的"為了公共利益吃雞肉!4萬隻深山雞帶走"圖文産品,幫助貧困農民三天内賣出15000隻雞,解決其迫切需求。
68、阿姨的故事 作為創作歌手,他創作了許多流行的中國音樂作品,幫助廣大聽衆在美國的節奏中了解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2018年,他參加了愛奇藝術自制民族風格文化創新推廣展"國風美少年"并奪冠,代表作包括《希瑟小紮》《悟空》、《三藏人》《豫園》等。
69、趙立的故事 他是上海市警察局徐彙分局民警、上海市警察局新媒體賬号《綠聲進微》運維編輯,講好新時代民警故事是他的追求。新關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堅持利用該崗位記錄上海公安青年堅守崗位、服務人民、團結抗疫的動人故事,推送相關崗位100餘期,展現了上海公安青年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70、趙榮麗的故事 她是廣西賀州的一名網警,網是她的戰場。作為虛拟空間巡邏隊,在現實世界防火牆中,她在海量資訊中尋找犯罪分子線索,先後參與公安部監管嚴重侵犯公民資訊案件3起,涉案偵破電詐騙案件600餘起,終結全國犯罪窩點34起, 幫助抓獲300多名網絡犯罪嫌疑人,已成為網絡作戰大師的新時代。
71、趙岩的故事 何先生是一名新媒體編輯,長期緻力于網絡宣傳,通過圖形、動畫、視訊、H5等形式傳播優秀的年輕人的聲音,參與創作"誓死捍衛南海主權!寸土不讓""有一種感動叫祖國帶我回家""今天,向2000萬人緻敬英雄烈士!《正能量》等正能量作品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72日,胡少敏的故事 在江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工作中,胡少敏将在"雲端"上推廣消費者知識、消費者權益等活動,通過網絡接收消費者投訴,讓消費者權益"跑不開一次",3年累計收到1900多份消費者咨詢,成功轉交620多起消費糾紛, 為消費者追回經濟損失超過280萬元,消費者稱之為"硬核"維權人士。
73、胡碧濤的故事 他是江西省新媒體營運商。近年來,微網誌賬号上,古嶽先生以主倉為主,關注社會熱點,傳播正能量網絡。該組織計劃以"高溫下職工緻敬""一杯水"的酷炫接力活動為代表,開展數千萬次閱讀網絡公益活動,引發社會強烈反響。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他積極傳播防護知識,制造虛假資訊,為赢得疫情防控人民戰争助力發聲。
74、鐵器時代的故事 他是一位專業的卡通插畫家,從事軍事卡通插畫創作,擅長以純粹的現實主義方式描繪軍人和戰争,将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傳遞給網民。他的漫畫《長津湖——木頭在動》還原了北韓戰争的悲慘勝利,這部漫畫《觀賞》呈現了中華民族自近來拯救的畫面,決心向國家英雄彙報,宣傳海報《和死搶奪民》成為中國人民共同抗擊疫情的生動寫照。
75、天皇酒吧官方微愛國的故事,沒有理由!皇帝酒吧官方微堅守民意一線立場,堅持愛國主義、理性、文明、求實,團結"皇帝酒吧"網友、餐飲圈女孩等愛國力量,揭露西方敵對勢力在輿論戰場上的醜陋行為, 堅決捍衛國家利益!
76、故事 羅冰 作為《警花》的主編,她在網絡上擁有1200萬粉絲,長期通過新媒體平台普及安全知識,幫助網際網路使用者特别是老年人和學生群體提高防欺詐意識。她的書《如果酒店不帶自己的葡萄酒怎麼辦?《帶你了解不同的警服》等法律短視訊在網絡上播出超過1億次,多次被中央媒體和政治法官網轉載,深受廣大網友的喜愛。
77、故事宏宇,作為正能量網絡部落客,他策劃了"70年贊美""好網民青年說"等網絡活動,鼓勵年輕網民用好言行講好中國故事。
78、LePtC的故事,清華大學實體系的畢業生,他試圖以短視訊的形式向廣大網民普及科學知識。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他創作了一部名為《中國各省區VS世界GDP》的短片,讓資料說話,直覺生動地展示中國近年來經濟發展成就,在每個視訊平台播出量達數百萬次,激發了廣大網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79、故事中的高啟迪何是一個拼命修好一線的電網勞工,也是電網的正能量。他結合基層作品創作的《亮棍》《狼DISCO(強力修複版)》等音樂作品在QQ音樂、顫音、快手等媒體平台上廣為傳播,創造了上百萬的熱度,充分展現了電網青年立足的崗位,守護着青春之力的燈光。
80、高昊的故事 他是一名急診醫生,因為他經曆了一位母親因誤用急救方法導緻孩子死亡的慘痛,創造了"醫道前進之子"的握手、快手、微信公衆号,并組織了"醫療之路前進"公益急救教育訓練隊,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将一般大衆科學的醫學知識和急救技能結合起來。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他重點對疫情防控科學、驅散謠言、相關内容超過30億次觀看。
81、故事講的關城小哥 何是東北師範大學的碩士研究所學生,B站兼職師範碩士。2019年《香港》激怒了西方媒體的雙重标準,颠倒黑白,他創作了一系列短視訊,揭露了香港亂世分子的真實面目,面對西方媒體的虛假報道,在網絡上大力維護國家主權,相關視訊總量近700萬部, 通路廣大網民。
82、陶冰峰的故事 他是一名軍人,退休後創立了"西征網",聚焦西方民主的弊端,批判西方國家鎮壓中國和平崛起的不法行為。他定期編纂《觀察一》的原創評論,并與網友分享他對國際形勢的觀察和判斷。通過策劃制作的《間諜封殺》《餘陽戰争'疫病'懲戒》、《清明犧牲》等網絡文化産品,在網際網路上傳播正能量,赢得了網友的好評。
83、陶健的故事 她是遼甯共青團的新媒體編輯,堅持為網絡空間注入正能量。圍繞打赢脫貧攻堅戰,她發起了"我在别國的青年"網絡活動,記錄了20多位村一書記的奮鬥故事。圍繞疫情防控,她釋出了204條主題推文,207個短視訊,累計量近1億條。她還參與了青年突擊隊歌曲"奮鬥中最美麗的青年"和MV"在我們心中"的制作,引起了年輕人的強烈反響。
84、故事中陶偉靜 何是一個演員,一個自媒體人。作為演員,他憑借電影《湘江北》獲得"五一工程獎"。作為一名自媒體人,他長期以來一直通過新媒體平台傳播正能量。面對新冠肺炎爆發期間各種虛假陳述,他明刀闊斧地表示,為成城人民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85、夢想故事 她是網絡熱歌《少年》的詞曲作者,以充滿活力的旋律,鼓舞人心的歌詞,征服了廣大網民的心,也喚起了年輕人通過奮鬥,在生活中實作更好的第一心。這首歌一經推出,便在網絡上廣受歡迎,登上了音樂平台排行榜的榜首,總收視觀看次數達7億。
86、張晨哲的故事 他為作者所熟知的"拉費爾伯爵",是黨史、軍事史的内容創作者。他的文章《人類文明的悲慘時刻是什麼》、《如何用一句話概括我軍最血腥的特點》等,累計浏覽量超過3000萬次。他還在B站制作了正能量史視訊,在今日頭條"閑聊戰争史"開設了個人專欄,用筆當刀還原曆史的本來面貌,堅決反對曆史虛無主義。
87、崔雲鵬的故事 他依靠媒體@CX對扶貧、鄉村振興充滿積極聲音,到全國各地了解和宣傳美麗的鄉村建設工作;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他設定了"國戰疫情在路上"的話題,引導網友參與疫情防範治療。
88、董海的故事 他是一位獨立媒體人士和短視訊新聞記錄員。為了講述淮安的故事,他花了三年時間制作和拍攝了400多部淮安市溫馨故事短片,多次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新聞等中央媒體轉載。為了傳播好東西,他創作了《上海街頭大二男生搶險記,學校獲知免學費》《江蘇12名醫務人員打國際第一線》等作品,感動了數千名網友。
89、董美華的故事 她是短視訊系列《山西小哥》的創作者,雲南的美味之美是她創作的源泉。她采摘新鮮的當地食材,用農民的傳統烹饪方法制作出各種西餐,讓廣大網友在快樂的人類煙花中了解生活的美好,成為雲南風情的"名片"。到目前為止,她已經創作了200多個短視訊,該網絡的粉絲超過1300萬。
90、韓烏日娜的故事 她是一位獨立的蒙古設計師,正能量來自媒體人,曾參與制作清明節紀念烈士H5《為青春中國,用生命守護》、春節文化H5《春節記憶》、蒙古民族文化科學漫畫《烏蘭浩特我的家》等網絡文化産品。新冠肺炎爆發期間,她創作了《武漢内蒙古加油》《不聚集之歌》等27部宣傳作品,為抗疫力量的凝聚力貢獻力量。
91日,交通故事說賓西爾他是甯夏吳中市紅廟堡區警察局交通管理大隊黨支隊員,也是該旅指揮室主任。疫情期間,他依托《賓西爾說交通》從媒體賬号,到社群籌集口罩和生活用品,精心制作了新冠肺炎防控、民政服務、破謠謠言等70多個短視訊,讓群衆了解疫情防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安全措施。
92、蜻蜓的故事 在香港的"定風風暴"中,他團結愛國網民,明确反對香港的無序行為和言論,在網際網路上大力捍衛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
93、過去的故事(石叔) 他是成都"青椒網"的創始人,也是新浪政府新媒體學院的專家。自2012年6月從事青少年相關工作以來,利用微網誌、微信、知識等新媒體平台,通過撰寫文章、一對一交流等方式,為迷茫的年輕人解答疑惑,為年輕人解喜結。他一直親近年輕人,成功挽救了20多名自殺年輕人的生命,也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千多次的專業建議,回答了創業問題。
94日,蔡琦将故事他整合了3500多名當地志願者,成立了泰順縣第一個公益社群,并通過建立線上籌款平台,為有需要的兒童解決實際困難。開展過網際網路志願服務項目,組織志願服務1000餘人,參與志願人員6000餘人,共志願服務5萬小時以上。
95、需要四處走動的故事 她是一位95後設計師,善于用創意海報傳遞正能量。在香港"定風風暴"期間,她設計制作了原創海報《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将兩個字母"HK"手寫方式融入漢字"China",表達了"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意思,在短短幾天内,整個網絡閱讀量高達1.1億, 轉發超過100萬條,引起網民的廣泛共鳴。
96、曙光的故事 作為中國移動公司的網絡安全專家,他及時、全力地屏蔽了垃圾郵件SHORTS、騷擾電話、網絡釣魚網站等不良資訊,做好了網絡空間的資訊"守門人"工作。他的不良資訊管理團隊,年均攔截攔截各類不良資訊超過120億件,該工作案例被中央網絡資訊辦公室評選為"網絡資訊創新工作50例"。
97、俞璋哥哥的故事 這些年來,他一直積極在網際網路上暢所發聲,關注社會熱點,在"新冠肺炎疫情""遍地澇災救災""中美關系"中美關系。貿易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事件客觀發聲、驅散謠言、駁斥謬論、開展網絡科學、傳播正能量。由他主持的《俞章哥哥說》、《世界英雄城市》、江西村振興看書等正能量話題閱讀量超過12.8億篇,産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98日,戴炜的故事或中國傳媒大學南光學院的學生,他帶領同學們建立了一個"微光工作室"校園公益工作室,圍繞"81建軍節"《聯考筆記》制作了主題"九圖"作品,由共青團中央官方微網誌轉載,閱讀量超過100萬冊。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他創作了一部短片《青年對話馬克思》,在網上廣為流傳。
99、富士新的故事 作為一名專業的配音演員和導演,他是中國配音行業的主力軍,長期通過正能量電影、漫畫、短視訊等作品來推廣中國配音這個不為人知的行業。他的畫外音作品《鏡年》和《領袖》,鼓勵年輕人堅定不移地相信理想,服務偉大的祖國,網絡播出數千萬次。
100,@Miss故事 她是一名電子競技職業選手,在電動比賽中代表中國奪冠。現在,作為一名遊戲主播,她堅持在直播中為粉絲傳遞正能量,弘揚健康遊戲、快樂生活的理念。她還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活動,新冠疫情初期向武漢捐贈了10萬元。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