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佳:什麼是我們最大的IP?中華文化就是

作者:觀察者網

導遊讀:"河南台灣殺人狂!随着端午節精彩巡展的圈外,河南廣電在這個龍舟節再次引爆輿論:驚歎于水下舞蹈《羅神水府》精彩紛呈,被"蘭陵王成歌"的百萬裡之情感動,被整個節目的微妙構思所深信......如何在20天内打造如此巨大的視覺盛宴?我們如何将中國傳統節日變成新的IP?《羅申水府》受到外交部的稱贊,也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帶來了哪些新的想法?對此,河南廣播電視台《龍舟奇妙之旅》導演陳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在台前詳細介紹了幕後故事,最終接受了觀察家網的補充采訪。

陳佳:什麼是我們最大的IP?中華文化就是

陳佳,河南廣播電視台端午節總監

采訪/觀察者網絡

觀察者:這個端午節的想法是怎麼來的?你在采訪中說,交貨時間隻有20多天,那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如何将節目的各個單元呈現給觀衆?

陳佳:我接到這個節目的時候隻有20天,是以真的很短,是以我想着如何做一些不同的事情。當時因為時間很短,特别是複雜的劇情已經來不及設計和拍攝,是以就用了唐小梅四個視角,拉出四條平行交錯的故事情節,來講述唐宮夜宴的故事,這樣在短時間内也能更好地運作。

龍舟奇妙之旅的全名是《龍舟奇妙遊》《唐宮夜宴》前傳,講述了唐曉梅四人的故事,在設計上也突出了兩個人物,削弱了另外兩個人物,這樣我們就能更清楚地記住其中的一些,也許我們會在以後的續集中談到其他人物, 本系列仍在繼續。如果四個角色都平行說話,劇情就不會有起起伏伏,每個人的記憶點就會散落。

我們是用網劇和網絡的形式,先設定劇情,然後根據劇情再做網絡綜合節目,也就是這個劇情到這裡,應該有這樣一個節目,我們去設計如何做這個節目,我們就能有效地把劇情和節目連接配接起來, 讓觀衆覺得不那麼尴尬,在這種漫畫這種雙重方式的運用中,也會緩解一些節目和劇情的融合沖突。在這其中我覺得組合比較好的唐小柱的《醫三生》,唐小可的《十字面》,以及《唐印》、《麗人》,都屬于直接切入劇情,看起來很舒服。

陽光青年報:龍舟秀為什麼會想到"再現洛神"?飛翔的創意是洛陽龍門石窟的靈感來源嗎?您如何看待在水下跳舞以展示天空?

陳佳:我們有河南的黃河文化,有羅神的形象,曲淵的很多作品也都提到過羅神,在中國的《前秦神話》中,羅神是希洛河當地的水神,是以當時決定用羅神的形象來做這樣的節目。

飛天的想法并不完全來自洛陽龍門石窟的靈感,因為我們想以羅神的形象展現古代黃河文化,但無論是《山海書》還是《天題》,包括曹志寫的《羅申福》、顧偉的《羅神府》,羅神穿的衣服很多,都會限制舞者在水中展現身體的美感, 影響舞蹈的創作,是以我覺得在這方面我們不必太糾結,我們用不同形式的文化創新。這本身就是導演應該做的。

陳佳:什麼是我們最大的IP?中華文化就是

顧偉《羅神府地圖》(部分)

其實我們并不是為了向天空翩翩起舞,而是為了展示我們對羅神的想象,這是我們想要表達的,我想這也反映了一種文化上的自信。如你所見,我們在舞蹈設計上已經摒棄了那種小動作,用更有活力、更大規模的動作,這樣的舞蹈動作和我們想要表達的羅神形象更加統一。

陳佳:什麼是我們最大的IP?中華文化就是

觀察者網絡:四個單元的故事,涵蓋豐富的内容。就像《蘭陵王成歌》一樣,不僅有蘭陵王在歌曲的形成中展現出來,而且每個節日都要想到家庭,有中日文化交流的宏大曆史背景。其他節目也類似,"醫聖"包括龍舟風俗、中醫文化等。在計劃時,小組希望向觀衆傳達哪些想法?還有誰沒有找到詳細資訊?

陳佳:"蘭陵王入陣"最初是為做文化輸出設計的主題,采用明暗兩條線。最亮的一線是唐小彩。劇情突出了情感上的沖突,因為有沖突好看,是以在設計前唐小彩和媽媽的争吵。母親阻止她學習,因為她與父親的差異。另一條時空線,有唐小彩父親的思緒,将她的童年和父親一起回憶起,然後在不同的時空,和父親同時玩耍。

在字幕上,我引用了白古漪的詩《夜雨》。其實白居驿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很大,基本上就是yds,當很多人都是白居驿鐵粉的時候,"源語言"引用了白居驿的詩歌多達一兩百首,是以我用了白居驿的詩句,夜雨本身也是為了表達缺失的感受,也表達了我們對國家和傳統文化的懷念。

黑線其實是關于蘭陵王成曲的形成,因為這首歌發生在洛陽廬山,也想借用這首歌,讓大家了解相關的曆史故事。整個故事就是要表達龍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要表達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輻射遍及整個亞洲圈的民族文化自信。

另外,從整個派對的創作節奏來考慮,到此我也想有一種情感的處理,尤其是晚會節目的創作,還要注意過渡,注意對比和節奏,是以在這個地方想要有一個深刻的情感表達。

"醫學通道"與中國醫學文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就在五月份,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陽,提到了中醫藥文化。是以當我們設計人物時,唐小竹被設計成一種中醫,巧妙地向你推薦河南省南陽的中醫,介紹我們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但後來我發現,網民們特别有實力,也幫我們解讀了孩子們不傳遞的文化戰利品,感謝我們用這個節目來緻敬我們的白人戰士等等。後來,一些醫學媒體也強烈推薦這個節目,包括很多醫生朋友也轉發了,我覺得大家做點什麼,感覺很好。

其實在做這個節目的時候,我想用現代的方法進行包裝,中間還設計了一些漫畫,包括神農嘗到了草臉綠的味道,去山上撿草藥掉下來這個搞笑的情節,但後來想通了,我們的執行總監說"陳指導你太沒意思了",最後決定尊重節目的整體感覺, 更風景如畫,這些鏡頭被删除了。

觀察者網:你在一次采訪中透露,唐小梅四人是開放式的,出演了人物。想知道這四位唐小梅是怎麼被選中的,他們都是漢裝、傳統文化愛好者嗎?

陳佳:大家都是開放點名和選角的,王仁海導演在創作之初就把團團松開,讓我們采取開放的制作心态,讓更多的網友參與進來互動,是以第二天我們和大象客戶聯系玄發,讓網友給唐曉梅點名,下達了通話指令, 找唐小梅蘇人演員,在前期就上一個良好的熱身效果,讓更多的人對蜻蜓有一種美妙的感覺。

陳佳:什麼是我們最大的IP?中華文化就是

唐曉梅四人都是素食者

觀察網:唐曉梅四年年輕漂亮,赢得了很多贊譽。其中一次彈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小梅充分展現了對女性的尊重,展現了女性的美麗而不是魅力。您如何了解該節目對女性古典和傳統美的展示?如何了解這個時代的面貌,大家對美女小妹妹的愛意?

陳佳:其實至于唐小梅這四個如何選擇,如何了解美貌和魅力,沒有想太多,時間真的很緊張,我基本上是按照四個角色的性格特點來選擇人,比如唐小彩,需要那種稍微有點性格的女孩, "醫聖人"唐小竹想找一個溫柔的女孩,唐小卻是那種開朗活潑的性格,就選了一個甜美的小酒窩可愛的女孩。

每個朝代、每個時期的每個人對美都有不同的定義,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漢代感覺瘦女孩好看,唐代又喜歡微胖。我們做這個方案是給現代人看的,現代人有自己的審美了解和标準,是以雖然我們在做唐代節目,但也不能盲目地去選擇富足型,和現代人的審美相悖。

觀察者網:和唐宮夜宴地圖一樣,端午節也有新的舞台技術,包括與劍網3的環節。從這兩種實踐來看,你如何看待新階段技術對傳統文化的賦能?我們如何掌握這個程度,讓技術為内容服務,而不是在喧嚣中适得其反?

陳佳:随着科技的發展,觀衆對視聽藝術的審美也在不斷提升,是以這個舞台技術,包括後期的AR包裝,其實不會有嘈雜的效果,技術是在服務内容。每次我們做節目時,我們首先确定内容和想要表達的文化點,然後由視覺總監提出包裝方案,使内容升華,是以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是為了炫目的技巧,這樣節目就會缺乏内涵和意義,不會赢得大家的認可。

Observer.com:端午節每個故事都有一個動畫螢幕。設計是為制作成本而設計的,還是試圖在節目效果方面與年輕觀衆拉近距離的問題?如何做到這種兩者的有機結合,似乎沒那麼突然?

陳佳:其實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時間太緊,劇情和對接節目之間有一些宏大的場景,我沒有時間拍攝,隻能用動畫作為兩者之間巧妙的連接配接,二是确實要考慮制作成本, 畢竟河南廣播電視台并沒有那麼富有。

于是,這些插圖成為我們的一個色彩點,插畫設計蘇明波很強,畫得特别好看,前後情節可以銜接,不會那麼突然。我認為做一個證明你的邏輯是正确的,自然是正确的是合乎邏輯的。

陳佳:什麼是我們最大的IP?中華文化就是

巧妙使用插圖為程式增添了許多色彩

封面新聞:"圈外"和"大爆炸"其實不是觀衆看到的一次性,背後肯定是多年的量變,對于你和河南廣電來說,那過程是怎樣的呢?疼痛嗎?

陳佳:在這20天裡,我最大的焦慮就是我創作了這個節目,這種風格目前國内第一,不太清楚觀衆是如何接受的,這是我當時内心比較無底的。另外,時間特别緊迫,我想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内完成這樣一個項目,而我們的人特别小,核心主力隻有四個人,是以如何能高效協調完成七個方案加一個情節這麼大的項目,這其實是我關注的焦點, 其他人并不擔心。

至于是不是大爆炸,其實從導演的角度來看,我從來沒想過,因為也許這些節目都是我做的,我覺得觀衆不會罵我,或者罵得少一點,現在這個節目讓大家覺得你也能看到,對我來說是最大的肯定。

新京報播出:河南廣電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三晚有統一的創作标準還是風格把控?你是否擔心同類型的節目被其他電視台效仿,"抄襲工作",失去獨特性和競争力?

陳佳:我們三方,其實三個導演團隊在創作上,彼此之間并沒有統一的創作标準和風格,但這三方都歸功于我們河南廣電的中國傳統節日系列。真正令人感動的是,上司力為我們提供了每個導演團隊非常大的創作空間,并為我們的導演提供了很多信任和支援。

春節晚會"唐宮夜宴"破圈後,我站及時調整政策,今年我們設定了中國節日這樣的創意系列節目,還開啟了創意峰會,邀請了不少專家探讨如何弘揚傳統文化,講述黃河的故事, 以中國傳統節日為抓手,打造中國節日這個IP。

希望通過列入今年的中國傳統節日,繼續開展主題策劃,形成系列,挖掘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内涵,實作視聽文學作品形式的媒體傳播,進而最大限度地推廣優秀傳統文化。我想可能更幸運,因為像春節、元宵節節目做得更多,但端午節的表現比較小,正是這次我做的,更容易被關注。

我不知道其他導演是怎麼想的,但從我的角度來看,我并不擔心類似的節目被其他電視台效仿,也不擔心我們會失去我們的獨特性和競争力。即使主題相同,每個導演的想法和計劃也不同,有不同的面孔和不同的作品。這其實沒什麼可跟不跟的,你看春節晚了所有的車站都在做,都是跟着走的嗎?是以什麼都沒有,我覺得百花是我們需要的,更多的人有了這種文化自信,然後向世界推廣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我覺得是非常好的。

陳佳:什麼是我們最大的IP?中華文化就是

6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她的個人推特賬号上對羅神水贊不絕口。

觀察員:I注意到影片結尾處的一句特别緻敬的話:"全國網友、觀衆和可愛的粉絲。你為什麼做這樣的"特别感謝"?面對更自信的年輕一代,在文化傳播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陳佳:因為我們的節目每次在B站、在各大網絡視訊平台播出,都有很多觀衆、網友、粉絲在非常我們這裡,給了我們很多好評。沒有他們的支援,我認為我們不會堅持這樣下去,是以我們要特别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每次看到他們給我們表揚,我都覺得雖然過程很艱難,但是我們經曆的這些都沒什麼,其實我們很開心。

今天的年輕一代,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很沒意思,不明白自己怎麼說的這樣,其實他們有自己的邏輯,我們的文化也有自己的了解。曾經有人說,80後、90後是"破碎的一代",但現在他們都在掌權。今天的年輕人對我們的文化特别有信心,随着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我相信中國傳統文化會越來越好地傳承下去,我對他們充滿信心。

陳佳:什麼是我們最大的IP?中華文化就是

随着這股民族風潮,河南廣播電視台不斷推出新思路,制作多檔新節目。

本文為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在WeChacn上關注觀察者的WeChacn,每天閱讀有趣的文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