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萬買精生女,不要男人、不結婚、隻生娃,去父留子成新趨勢

幸知線上/木子

01 女性凍卵的意義是什麼?

将參加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金李在一份提案中聚焦這一社會公共議題,他在提案中表示,盡快改變傳統觀念,對單身大齡女性或暫時找不到适合結婚對象而主觀願意生育力儲存的女性,都應放開生育力儲存。

同時對大齡單身女性非婚生育小孩等行為也應予以認可,在戶口、上學、醫療以及其他方面都應一視同仁。

50萬買精生女,不要男人、不結婚、隻生娃,去父留子成新趨勢

認可非婚生育孩子的合法權益,同時放開單身女性的凍卵限制,此話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

凍卵就是女性在年輕的時候把優質的卵子取出,冷凍起來,生育時可以解凍使用。 女性過了最佳生育年齡,或是卵子品質下降,還有冷凍卵子保障生育。

目前有三種類型的女性有凍卵的意願:

未婚女性。“這類女性即将過最佳生育年齡,但目前還沒有找到合适的結婚對象,為了婚後的将來選擇凍卵。”

已婚女性。“由于正處于工作上升期,選擇延遲生育。但是擔心延遲後,未來生育幾率可能降低,而選擇在最佳年齡凍卵。”

不符合再生育政策的女性。“還想生育,想未來政策開放的時候,給自己和家庭一個機會。”——《吳家平委員:修改相關規定 讓凍卵成為女性的自主選擇》

在國内,不少女明星都公開表示過有凍卵行為。早在2015年,徐靜蕾就已遠赴美國凍卵;葉璇則更早,2012年就做了兩次凍卵手術;已經結過一次婚的蔡卓妍,冷凍了20粒卵子;林志玲冷凍的粒數少一點,不過也有9顆。

很多人以為,隻要自己願意,就可以去醫院凍卵,其實不然。

在大陸,如果一個女性想要凍卵,除了和男性進行一樣的檢查流程,她還必須持有“三證”(結婚證、身份證、準生證)。除此之外,要麼夫妻最少有一方患有不孕不育症;要麼是即将接受手術和化療的癌症患者。

2019年 12月23日,大陸首例因未婚凍卵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案在北京開庭。

2018年12月,30歲的單身女孩徐棗棗将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産醫院告上法庭,就是因為在确認自己身體正常、卵子健康的情況下,該醫院以違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為由,拒絕為她提供凍卵服務。

徐棗棗覺得很不公平,為什麼普通男性可以出于生育保險的需要去精子庫冷凍精子,普通的單身女性卻不能通過凍卵為自己留一條當媽的後路呢?

對方給出的解釋是:女性取卵比男性取精的難度更大。 因為技術原因,就将女性主體選擇的權利取消掉,不僅僅是徐棗棗,這在任何一個女性都很難接受。

50萬買精生女,不要男人、不結婚、隻生娃,去父留子成新趨勢

網友們表示,對于一些想要生育卻因為卵巢儲備功能減退又因現實因素無法生育,後來具有生育條件後卻失去了生育機會的女性,凍卵能夠給予她們當媽媽的機會。

50萬買精生女,不要男人、不結婚、隻生娃,去父留子成新趨勢

但也有網友對“凍卵”持擔心和懷疑态度,一旦中國對單身女性開放“凍卵”,是不是會導緻dai孕産業鍊的暗中滋長,單身媽媽撫養孩子會不會遇到新的社會問題?

從2015年徐靜蕾首次在熒幕上将“凍卵”這個新型生育技術帶到大衆視野,到2017年攜程推出的高達21萬餘元的“美國凍卵遊”産品,到2019年的國内首例“凍卵案”和2020年的“開放單身女性凍卵的提案”,再到如今2022年“建議放開對單身女性凍卵的限制”每一次有關凍卵的話題都能夠引起一番熱議。

02未婚生子成為女性新的選擇

從女性平權的角度看,“凍卵”問題确實反映了新時代女性追求平等與尊重的強烈訴求。

認可大齡非婚女性生育小孩,這是大陸女性實作生育自由的時代性進步。

很多女性都幻想過,如果沒有婆媳沖突,沒有家長裡短,隻有一個可愛為伴,這樣的生活會怎樣?

近日在知乎看到一個很火的話題“如何看待“去父留子”這種新型觀念?

50萬買精生女,不要男人、不結婚、隻生娃,去父留子成新趨勢

如果女性不需婚姻,是不是孩子就不需要父親?

“無偶式育兒”“去父留子”的概念一出,讓無數恐婚女性沸騰,也被萬千男性責罵批評。

其中典型代表就是葉海洋。

葉海洋是一位身價超千萬的80後CEO,有着成功的事業。

29歲那一年,未婚的她遠赴美國買精生子,生下了一名5國混血女寶寶。

随後又再次人工受孕誕下二胎。

對于葉海洋的做法,外界對她的評價就如千萬人讀《哈姆雷特》一樣,有了千萬種說法。

有人覺得她的做法太過驚世駭俗,是對婚姻的亵渎,有人将她奉為偶像,覺得她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當然,買精生子葉海洋并非個例。

80後美女模特李雪珂,在實作經濟自由後,也通過買精生子實作了做媽媽的願望。

李雪珂自幼父母離異,跟随母親長大的她生活非常不易,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母親一起成立了模特教育訓練學校。

事業有成,但是感情失敗,讓渴望家庭的李雪珂,選擇了在30歲通過現代醫療擁有了3個混血寶寶。

50萬買精生女,不要男人、不結婚、隻生娃,去父留子成新趨勢

她們通過網絡分享的親子動态,可以看出她們都是很愛孩子的媽媽。

她們從未放棄過相信婚姻。但當沒有與美好相遇之時,她們隻是在如同30歲一般的岔路口,做出一些自己認可的決定。

隻要孩子能在一個有愛的環境裡成長,那麼是否單親又有什麼問題呢?

家庭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庭當中的氛圍。世上沒有非黑即白的事,有父親也不一定就有一個沒有缺憾的原生家庭。

結婚不應該隻是為了生孩子,未婚生子孩子不應該成為原罪。

03結婚的意義是什麼?

有人說,結婚是女人一生中,不可或缺,重中之重,甚至不容出錯的一件大事。

因為結了婚,仿佛就表明,你的人生,從此以後,有了依靠。

但事實卻是,賢妻良母不一定會收獲幸福的婚姻。為家庭傾其所有的媽媽,不一定會在生子後得到優待。

“喪偶式育兒”頻發,婚姻不穩定,對于異性的不信任,讓無數女性都恐懼進入婚姻。

結婚應該是為了幸福,為了比單身時過得更好,多個人來愛自己、陪伴自己、照顧自己。面對生活的考驗時,能堅定不移地支援自己。而不是,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着後,給躺在沙發上玩手機的老公收拾碗筷。

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實作經濟自由後,開始考慮自己的生育自由,結婚生子并不是女性的唯一選擇,這是時代的進步。

相信,這個世界始終會越來越包容,女性能夠追求的自由,也會越來越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