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進幼稚園,也就離開了各位家長的保護圈。于是,這個焦慮就出現了:我的孩子在幼稚園裡會不會被欺負?
“霸淩”這件事真的是避無可避!前幾天一個家長在朋友圈曬出這樣一張截圖:孩子在幼稚園裡被其他小朋友撓了,可是面對這樣的欺負,孩子既不告訴老師,也不告訴家長。

這樣的孩子真的是讓人好心疼。
我們以為,隻有孩子挨了打才是被霸淩嗎?
其實不是的!比如起綽号、社交孤立等等的行為,都屬于霸淩,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的。
但是這樣的霸淩又極其不容易被我們所察覺,如果父母和老師沒有及時發現孩子被欺負,那被霸淩的陰影将持續影響孩子的一生。
1、孩子存在價值感變低:被欺負長大的孩子,自然會遭受别人的無盡白眼和貶低。内心會不斷的質疑自己是否真的很差勁,進而自卑、不自信、敏感多疑,最終導緻自我存在感降低!
2、孩子逐漸讨好型人格:看過哆啦A夢的小夥伴們肯定是熟知“小夫”這個角色的,小夫其實和大熊一樣,一直被胖虎欺負。可是“小夫”為了不被胖虎欺負,逐漸放棄原則,加入胖虎戰隊,各種谄媚讨好。是以如果孩子長期被欺負卻不被父母重視,他的自救選擇就是:讨好型人格。
3、孩子會更加的膽小:馬戲團的大象和老虎在人們面前表演着各種不該屬于動物的動作,這就是長期挨打之後的結果。那孩子亦是如此,面對長期的欺負,他會如驚弓之鳥,每天繞道而行、唯恐避之不及。即使看到想要的,别人的一個淩厲眼神也直接吓退了孩子。
那為了不讓孩子被欺負霸淩,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提前做好這兩點!
1、做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記得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因為自己屬于班裡面年紀最小的,是以就經常遭受排擠還有孤立。
有一次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就直接被班裡那群調皮的孩子直接推倒在地。回到家就是灰頭土臉了,但是也不敢告訴父母。
最後爸爸找到老師去了解情況,才知道事情原委。第二天帶着我上學,直接就在班裡讓欺負我的同學站出來,當着我的面跟我說:“對不起。”
這個場景我現在也記憶猶新,曾經飛揚跋扈的小霸王,也得在我爸爸面前戰戰兢兢的給我道歉。從那以後,再也不敢有同學欺負我了。
其實在學校發生霸淩之後,很多老師都是會和稀泥式的處理。這樣的結果就是當面道歉,後續被打的更慘。
是以,我想告訴的是:各位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底氣,隻有身體力行的告訴孩子,無論你受到多大的欺負,我都會給你讨回公道,是最堅強的後盾!(當然是得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去讨回公道哈)
2、認識霸淩
就像我們開頭所說,不是隻有身體攻擊才叫校園霸淩。孩子被孤立、起外号也是霸淩的範疇。
可是在孩子的認知觀中,他甚至都覺察不到是霸淩,隻會覺得自己有不足、缺陷,進而導緻大家的不喜歡。
第一:我們可以利用《兒童反霸淩繪本》告知孩子,什麼樣的行為是屬于霸淩,面對這樣的霸淩我們需要怎麼做,我們不能用這樣的方法去針對其他小朋友。
第二:我們要明确的告訴孩子:被霸淩(欺負),不是你的錯。面對霸淩,我們要大聲的說:不可以。如果你不敢反抗然後逃跑也是沒問題的。遭遇到了惡意的欺淩,你一定要先保護自己。
做好這兩點,孩子到哪兒都不擔心孩子被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