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作者:娛樂硬糖

作者|毛麗娜

編輯|李春晖

新聞頭條有兩個人物,一個叫弗拉基米爾,另一個也叫弗拉基米爾。

兩個弗拉基米爾,一個出身勞工家庭,以鐵腕手段治國,被天朝網友昵稱為“普大帝”;另一個猶太書香門第,棄法從娛,因一部喜劇走上政治舞台,有人蔑稱他為“演員總統”。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演員從政并不罕見,也不算話柄。銀幕上一吻秀蘭·鄧波兒的裡根,成為美國總統後,用八年時間逆轉了美蘇局勢;肌肉猛男施瓦辛格競選加州州長,七年政績有褒有貶,但加州人民都誇“他是個好人”。

不過,戰争與政客自有更專業的人去評說,硬糖君隻想發揮所長蹭熱點——澤連斯基與他代表的烏克蘭劇。

畢竟,在國内不少被認為是俄劇的斯拉夫語劇集,其實是烏克蘭劇。而如果沒有這場戰争,烏劇或許會趕上甚至超越俄劇的出海步伐,成為我們的另一個小語種内容來源。

喜劇片走出的總統

說烏克蘭劇,還是要從那部因澤連斯基而再度被讨論的《人民公仆》聊起。

自留裡克王朝的基輔羅斯時代,莫斯科與基輔之間就一直呈現此消彼長的微妙狀态。烏克蘭與俄羅斯雖是一母同胞,卻嫌隙不斷。2013-2015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克裡米亞、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後兩者于2022年2月被普京承認共和國身份)相繼宣布脫離烏克蘭獨立,而烏東與烏西之間小規模沖突幾乎沒停止過。

彼時的烏克蘭,外有俄羅斯虎視眈眈,邊境屢有摩擦;内有寡頭把持政壇,瓜分國家資源。巧克力大王與天然氣公主輪番上台,原本富庶的烏克蘭變得越來越窮,群眾對政客的不滿情緒到達了頂點。《人民公仆》這部劇,就是在這樣一觸即發的時間節點出現在烏克蘭人面前。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故事發生的背景就是當代烏克蘭。曆史老師瓦夏因對烏克蘭政府不滿,在課堂上慷慨激昂地陳述了一番自己對政局的看法,并表示“如果我做總統肯定比這些政客強得多”。這一幕被學生錄下後釋出至社交平台,瓦夏一夜成名。

得知自己大放厥詞的錄像引起現象級關注,瓦夏的第一反應不是興奮激動而是飯碗還能不能保得住。看過這段錄像的烏克蘭網友及公民卻覺得,反正政客已經很糟糕了,萬一這個曆史老師可以呢?就算幹不好,也不會比政客更差勁了吧。懷着這樣的心理,曆史老師瓦夏成為了烏克蘭總統。

空有一腔熱血與理論知識的瓦夏,真正坐上了總統的位置後才發現,自己的每個舉措都會收到來自寡頭及寡頭代理人的幹擾。看似溫文爾雅的總理,實則一直通過結黨等手段,試圖架空這個草根總統。吃了幾次虧的瓦夏,決定抛開總理及現有内閣單幹。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出身平民的瓦夏,找來自己的同學朋友,組成了草根内閣與總理一派對抗。草台班子偶有争執,偶有分裂,在一次次洋相與翻車中,推動着烏克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該劇一連拍了三季,直到澤連斯基當選烏克蘭第六任總統為止(因主演當上總統而導緻劇集無法續訂,在季播劇應該是僅此一家吧)。

都說是因為《人民公仆》熱播圈粉,澤連斯基才有機會在寡頭環伺下問鼎烏克蘭總統,成為粉絲打投界的一朵奇葩。其實,回看《人民公仆》的播出時間和澤連斯基的人生軌迹,這部電視劇更像是為他量身打造的總統宣傳片。

劇中的瓦夏熱情執着,胸懷正義的同時也會耍點小聰明。該劇在烏克蘭收視率高達10.4%, 其中18-54歲年齡段人群收視率高達26%,這些人也是選舉票倉的重要組成部分。澤連斯基趁熱打鐵,成立了“人民公仆黨”參加總統選舉,并以絕對優勢登頂。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誠如前文所說,2015年的烏克蘭,稍稍在危機中有了一絲喘息機會,普通群眾對于政府的不滿情緒到達了極點,卻又不知道除了寡頭政客還能選誰。

《人民公仆》的播出,于烏克蘭人而言,有種無形的引導作用。澤連斯基做總統并不是件太令人意外的事情,更何況他的背後,還站着前第聶伯羅州州長寡頭科洛莫伊斯基。而這位寡頭旗下的媒體公司,正是《人民公仆》的出品方之一。

烏劇俄劇,傻傻分不清楚

2017年,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熱播,當時就有字幕組打出“俄版《人民的名義》”來宣傳已經在烏克蘭火翻天的《人民公仆》。後來澤連斯基真的當選了總統,該劇因“神預言”而再度出圈,當時評論區就不乏疑惑發言,“這不是俄劇嗎?為什麼選出來個烏克蘭總統”。

在斯拉夫語中,俄羅斯被稱為“大羅斯”,烏克蘭則是“小羅斯”,可見兩者關系之密切。烏語與俄語個中差别,跟國語與方言的差別差不多。是以,将烏劇與俄劇混為一談的人不在少數。

随着中國觀衆對小語種劇的關注度提高,這幾年着實出現了不少小語種字幕組。其中在國内頗有讨論度的劇集,有不少其實都是烏劇,比如《人民公仆》。雖然劇中人物對話使用烏語,但不少人還是按照慣性思維将其歸為俄劇。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烏語與俄語相似度本就高,加之俄烏之間打斷骨頭連着筋的關系,不少演員屬于“跨國打工”狀态,在烏劇中出現俄羅斯演員,或俄劇有烏克蘭演員出演,并不是什麼新鮮事,于是更增強了這種錯把烏劇當俄劇的混淆感。

除了語言相似、演員也時不時互相串場,烏劇的故事背景也在加深這種混淆感。大概是烏克蘭人的心中,先有基輔羅斯,後有帝俄及當代俄羅斯,是以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當做這片土地的正朔,編劇筆下故事發生的地點總在俄羅斯。

2013年,烏克蘭制作了一部名為《嗅覺神探》的探案劇,男主角靠聞破案,拽得二五八萬,案件設定與劇情推進頗有美劇環環緊扣的感覺。該劇在國内小圈子中口碑不錯,但觀衆卻多把小語種佳劇的桂冠錯戴在俄羅斯頭上,蓋因這部劇發生的地點是俄羅斯而非烏克蘭。另外主演Кирилл Кяро一直在莫斯科劇院演出,是知名俄劇《背叛》的男主之一。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2019年在國内走紅過的《糖老爹》,主角老爺子經常把“蘇聯時怎麼怎麼樣”挂在嘴邊,實際上這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烏劇。值得注意的是,《糖老爹》的出品方——“95 又四分之一”,就是澤連斯基創辦的喜劇表演團體。

就連俄羅斯人自己,有時候都會弄混劇集的出品方究竟是哪個國家。說起在國内率先掀起俄劇熱潮的,一定是《Как я стал русским》(《戰鬥民族養成記》)。

這部劇當年有多火?當時媒體及網友的熱議就不用說,甚至吸引了國内資本與俄方攜手拍了一部“續集”電影。可惜,這部電影雖然噱頭不小,也有不少劇粉去貢獻電影票,但口碑卻并不怎麼樣。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好幾位俄羅斯朋友與硬糖君言及這部劇時,厭惡之情溢于言表,并告訴硬糖君“這是烏克蘭人為了迎合西方拍攝的垃圾劇”。而硬糖君通過官微、俄媒采訪等管道查證,基本确定這就是一部俄劇,隻是“烏克蘭味兒”太重,導緻俄人自己也分不清它到底姓俄還是姓烏。

烏劇出圈靠什麼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産,經濟及債務歸俄羅斯,軍工則給了烏克蘭。解體後,因休克療法導緻東歐經濟長期一蹶不振,俄烏兩國文藝也基本處于停滞狀态。

相較于烏克蘭,俄羅斯的底子更厚一些,文藝複蘇得也更快,千禧年前後就已經對大陸輸出了Витас(維塔斯)、《情迷彼得堡》等。但進入到下一個十年,也就是從2010年開始,烏克蘭開始奮起直追。

差別烏劇與俄劇最簡單的方式,當然是靠語言。尤其是烏克蘭政府大力推行去俄羅斯化後,使用烏語對白的劇集占了市場主流。除此以外,叙事風格、畫面等,不僅是差別俄烏兩國劇集的标準,也是促使烏劇在短短十年間迅速出圈,甚至趕超俄劇的關鍵。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2013年的烏劇,那時候的俄味兒還很足

最明顯的是畫面,俄劇沉郁烏劇明快。《人民公仆》中,瓦夏每天蹬着自行車穿越大街小巷,前往總統府上班的鏡頭,每一幀都可以直接截圖當做桌面來用。而俄劇雖然也秉承了斯拉夫人民的逆天審美,但總歸帶點喪味兒,尤其是2015年後這種差別更加明顯。

叙事風格的不同,也是烏劇出圈的重要原因之一。想在其他國别獲得讨論度與關注,迎合刻闆印象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土耳其劇在全球大行其道,就是因為土劇滿足了世人對富豪的一切想象。

雖然經濟受重創,當代俄羅斯早已無法複現帝俄時期的輝煌,但俄羅斯人骨子裡仍是驕傲的,這種驕傲也直接反應在俄劇創作上。看俄劇給人最直覺的感受就是“累”,即使是喜劇也會看着看着讓人心裡沉重,忍不住就要反思人生。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俄劇《禁區·切爾諾貝利》,相當費腦

烏劇卻不是這樣。剛解體時期的烏劇,也與現今的俄劇一樣,或取材于沙俄時期經典文學作品,或叩問人生意義這樣的重大命題。但如今,或許是烏克蘭的創作者們終于接受了樂崩禮壞的現實,大衆既然喜歡刻闆印象,那為什麼不索性就這樣創作呢。

于是在《糖老爹》中,我們會看到時不時就要緬懷一把蘇聯的老年人,以及為了錢可以出賣自己身體的東歐靓女等自黑情節。一把俄式大胡子的老爹,金發大胸的女主,這倆人的外表都很符合大衆對東歐人的刻闆印象。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對于深度社會議題的探讨,烏劇倒也有,但多點到即止,至少讓人看着不累。而且比起俄劇,烏劇更喜歡給予主角一連串“口号式台詞”作為高光時刻。這就像咪蒙老師當年的金句大法和我們這邊頻上熱搜的大女主發言一樣,這類口号式台詞對劇情并不重要,但能給予觀衆一種熱血沸騰的爽感,觀衆爽了自然願意讨論與分享。

另外,這幾年烏劇也在着力探索年輕化,靠近西歐審美。2018年播出的《 Школа》(《學校·非敏感遊戲》),很明顯有着《Gossip girls》《美國派》等校園題材美劇的影子,甚至在劇中演員的妝造上,也更靠近西歐人的品位。

演員能當總統,烏克蘭劇是怎樣的存在?

原本以烏劇這幾年表現出來的好勢頭,傳播力超越俄劇真不是夢。但随着戰火燃起,俄烏局勢陷入緊張,民生艱難流離失所之下,兩國的文藝複興程序也将再度進入漫長停滞,往日輝煌,終難複現。

мирвсего мира,невойны。(願世界和平,再無戰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