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好接話,會說話是優勢,會接話才是本事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好好接話,會說話是優勢,會接話才是本事

前幾天看到一個有趣的話題:女生想分手的瞬間是什麼。然後無數姑娘們直接上圖,簡單粗暴:

好好接話,會說話是優勢,會接話才是本事
好好接話,會說話是優勢,會接話才是本事
好好接話,會說話是優勢,會接話才是本事
好好接話,會說話是優勢,會接話才是本事

總而言之就是:因為男朋友不會接話。是女朋友不想要了,還是一個人玩更快樂?

其實,遇到以上情況,首先你要做的就是洞悉對方說話的情緒,知道對方到底是高興、激動,還是悲傷、寂寞。除此之外,回話時還需要投入感情。如果對方正興高采烈,你卻很平淡地回應;或者對方明明很悲傷,你卻自顧自開心,這,都是找死的行為。

其實,不會接話的情況不僅存在于戀愛中的男女,所有人都會遇到類似情況。如果對方是你完全不在乎的人,那随意,想怎麼回就怎麼回。

但是,現實往往是,你有很多甲方爸爸、客戶、上司等是你必須好好回複的,而且,跟親戚、朋友等也不能想怼就怼,那樣并不是顯得你很直率,隻會顯得你很沒有情商,甚至最後變得孤家寡人一個。

好好接話,會說話是優勢,會接話才是本事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人到中年,投資失敗,窮得連老婆都跑了。最後争取到了一個大公司面試機會,眼看要改變命運。倒黴的是,面試前一晚,他被扣留在了警局。第二天,穿着髒衣服就趕去面試。幾位面試官看他這邋遢的架勢,問他:

我為什麼要錄用一個連襯衫都沒穿的人?

他想了想,說:“那我猜他的褲子應該很考究。”

這句話,引得面試官大笑,贊賞他的機智、得體,讓他獲得了這份工作。

好好接話,會說話是優勢,會接話才是本事

是以,會接話可以讓你化腐朽為神奇,能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機會和人脈。他們一開口,就赢了——這,就是接話的神奇魅力!

光說不練假把式,現在給大家科普一些好好接話的技巧。

鹦鹉回話法

01

所謂的“鹦鹉回話法”,就是将對方所說的話,原封不動還給他。

“這個假期你去哪兒了?”

“我去平遙了。”

“平遙嗎?”

“嗯,我喜歡有曆史的街道,而且我也是第一次去平遙古城。”

“哎呀,你是第一次去平遙啊?”

借由重複對方講過的話,表達自己确實了解對方所說,令對方感到安心踏實,對方也會認為他講的話被聽進去。當人們逐漸卸下心防之時,彼此就會聊得欲罷不能!談話中适度地運用“鹦鹉回話法”,能給予人極大的安心感。

加一句話

02

“加一句話”,即回答問題時,别隻說“是”或“不是”,而是再加上一句話。如果一切都讓别人找話題的話,别人會很累,而且會感覺跟你說話很無趣。而如果你在回話之後再加上一句話,這時對方隻要針對你所添加的那句話回答即可,就不會導緻無話可說的窘境。(如果對方連你抛出的話題都不會接的話,那就換成問句吧)

“你今天是騎自行車來的嗎?”

“是啊,騎自行車來的。最近運動量不夠,胖了好多啊!” (可以接減肥話題)

或者:

“是啊,騎自行車來的。因為這幾天天氣太好了,還沒有霧霾。”(可以接天氣話題)

“是啊,騎自行車來的。因為最近堵車堵得厲害”(可以接堵車話題)

“加一句話”是為對方着想,讓對方有話可接,别人會覺得你“回話回得很好,跟你聊天很輕松”。

順勢回問

03

順勢回問,就是在話題中選擇一個點自然地問下去。每一句話裡都存在一個甚至多個可以繼續聊下去的點,而我們隻需要從中找到一個,然後以它為話題,就能一直說下去。

“你老家是哪兒的?”

“我老家在山東菏澤。”

“山東菏澤,那兒有什麼著名的事物嗎?”

“我們那兒是國術之鄉,另外牡丹也特别有名。”

“啊,是嗎?我喜歡牡丹,還去過洛陽看牡丹花會呢!菏澤的跟洛陽的有什麼差別嗎?”

順着對方的話題問,設法将問題丢回給對方,同時又不顯得刻意、生澀,對方也會因你感興趣而感到受重視,進而對你産生好感。

注意數字

04

數字都是有弦外之音的,它隐藏着說話者的情感,并且在他們透露出的數字中可找到接話線索。

“我在一個月内瘦了 10斤。”

“瘦了10斤!你怎麼了,最近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好厲害!怎麼才能在一個月之内瘦 10斤啊?”

“瘦了 10斤你非常開心吧?”

說話者會“特别提的數字”多半都是帶有意義的,他們期望聆聽者能有“驚訝”“贊美”“安慰”“生氣”等反應,透過數字能了解對方的“真心”或“心情”,就更能拉近彼此的内心。

找相似

05

聊天中要注意對方話語中跟自己的相似點。人會對“跟自己相似的人”産生好感,心理學稱為“相似法”(law of similarity)。想讓對方對自己有親近感,可以通過聊天找到彼此的“相似點”。

“前幾天我剛聽完演唱會。”

“哦?那你喜歡聽什麼音樂?”

“我喜歡聽周傑倫的歌。”

“啊,我也是诶。特别是《七裡香》,我還專門去吃了秋刀魚。”

“呀,這麼巧啊,我也喜歡這首歌,他的《千裡之外》也不錯。

跟對方有相同愛好,他就會産生“你懂我”的情緒,進而對你有認同感。而接下來,當他發現彼此的共同話題越多時,親切感就越大。

以下總結幾個容易有“共同點”的話題:

出生地、居住地

喜歡吃的食物

興趣愛好

看過的書

去過的地方

“封閉+ 開放”式詢問

06

“喜歡甜點嗎?”這是“封閉式問題”。

“喜歡什麼樣的甜點?”這就是“開放式問題”。

封閉式問題能用來确認事情;而開放式問題則沒有對回答内容設限,對方可自由接話。隻要将這兩種問法組合,就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拓展話題。

“馬上到元旦了,我要好好放松一下。”

“那你喜歡出去旅行嗎?”

“當然喜歡啊。”

“那都想去哪些地方旅行呢?”

先以“封閉式問題”探測對方是否有興趣,再用“開放式問題”深入對話。如果一直提“封閉式問題”,對方就得一直回“有”或“沒有”,别人會因而産生被審問的壓迫感。采用“封閉開放”的步驟就容易和人繼續聊下去。若在最初詢問的階段對方說“不喜歡旅行”,那也沒關系,換個話題就能化解無話可說的窘境,比如“那你喜歡看劇嗎”。

以上内容摘自《好好接話》,[日]山口拓朗/著,北京紫圖圖書出品。

聊天是一件充滿了“愛”的事情。“聆聽對方說話”是一種“提供說話園地”的“給愛行為”。當兩人談話愉悅時,就表示雙方處于“互愛”的狀态,彼此的“愛情投球遊戲”正進行得十分順利。是以,如果想讓對話變得更有趣、話題範圍更廣,你必須拿出心裡的那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