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故宮藏虎形瓷枕看古代“大貓”的内涵

從故宮藏虎形瓷枕看古代“大貓”的内涵

(本文載于《科技日報》2022年3月3日第8版,有修改)

2022年為大陸傳統生肖文化中的虎年。故宮博物院藏金代虎形枕(圖1),是以卧虎形為樣式的瓷枕。虎頭疊伏在前爪上,雙目眈眈,張唇露齒。虎身健碩,上繪褐黑相間的虎紋。虎背平整,用于做枕面,上面繪制蘆塘飛禽圖案。虎尾蜷曲,融于虎身。瓷枕一般由瓷石或大理石制成,如明代文學家屠隆撰《考盤餘事》卷四載有:“磁(瓷)石者,如無大塊,以碎者琢成枕面,下以木鑲成枕”、“有以大理石鑲成者亦佳”。瓷枕具有明目益睛、納涼消暑的功能,在唐宋時期較為流行,并受到帝王喜愛。如清代官員朱琰所撰《陶說》卷五載有“益眼者無如瓷石為枕,可老而不昏,甯皇(南宋皇帝趙擴)宮中多用之”。而利用虎的形象作為枕頭,至少在商代就有。如據前秦文學家王嘉所撰《拾遺記》卷七記載,魏朝鹹熙二年(265),魏元帝在宮中發現了一個玉質的虎形枕頭,并推斷這是商纣王和妲己用過的遺寶。故宮藏虎形瓷枕,包含了辟邪、權威、崇拜等文化内涵。

從故宮藏虎形瓷枕看古代“大貓”的内涵

圖1 故宮藏黃褐釉彩繪虎形枕(金)

從辟邪角度而言,在古代,由于生産力落後,人們很難科學認識自然運作規律、抵禦各種災害,多主觀認為邪魅是制造病害的禍首,并把消災驅邪的願望寄托在某個特定的物件上,而虎形象即為辟邪物之一。東漢思想家王充所撰《論衡》之“卷第二十二 訂鬼篇”,引用了先秦古籍《山海經》中“虎食鬼魅”的故事:古代東海有度朔山,山裡有各種妖魔鬼怪,天帝派神荼、郁壘二位天神鎮守,用葦茭(葦草編成的繩索)捆綁害人之鬼,喂食老虎。該故事說明,老虎為“鬼魅”的克星。東漢學者應劭所撰《風俗通義》,其中的“祀典第八”進一步解釋了老虎的辟邪功能:“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另據唐代小說家段成式所撰《酉陽雜俎》之“續集卷四”記載,如果在門上畫虎頭,并寫上“聻”字,就可以“息瘧疠也(祛病除疫)”。宋代文字學家韓道昭所撰《五音集韻》,其卷七解釋了“聻”字的含義,即鬼死後變為聻,鬼害怕聻。是以,如果把這個字寫在門上,就可以震懾鬼魅。明代藥學家滕弘所撰《神農本經會通》,其卷八載有“虎頭作枕,辟惡魔”,認為枕頭做成虎頭形狀,可以避免惡魔侵襲。由上可知,枕頭做成虎的形象,是古人認為消災驅邪的重要方式。

從權威角度而言,虎因強健的體格、勇猛的形象等特點,被譽為“百獸之王”。先秦學術著作《管子》,其中卷第二十載有“虎豹,獸之猛者也,居深林廣澤之中,則人畏其威而載之”,即虎豹因為威猛,因而古人對其有敬畏之心。相比于其他動物形象而言,與虎相關稱謂、圖騰等内容,更多的為古人所利用。據《漢書》之“卷九十九下”記載,新朝皇帝王莽手下的九員猛将,均被冠以“虎”的名号,合稱為“九虎”。古代皇帝調兵遣将的兵符做成虎形,被稱為“虎符”(圖2)。虎符被分為兩半,皇帝和将帥各手執一半,當兩個虎符合并使用時,持符者即可獲得軍權。古代軍中以虎形旗作為指揮信号,如東漢學者劉熙所撰《釋名》卷第七載有“熊虎為旗,軍将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其下也。”古代神話中掌管上天災厲的女神西王母,其形象在漢代畫像磚中,是坐在龍虎座上,以顯示至高無尚的地位。由上可知,古人選用虎的造型來制作枕頭,可反映虎為獸之權威。

從故宮藏虎形瓷枕看古代“大貓”的内涵

圖2 故宮藏辟大夫虎符(戰國)

虎形枕還包含了古人對虎形象的崇拜。先秦典籍《周易》卷七之“革卦第四十九”,載有“大人虎變,未占有孚”,把聖明之人推行變革形象,比喻成具有猛虎般的氣質。《山海經》之“西山經第二”,描述掌管上天九域的男神陸吾,其外形特征為人面、虎身、虎爪;而女神西王母的外形特征是“豹齒虎尾”;虎的形象,被賦予了天神。西漢哲學著作《淮南子》卷三之“天文”認為,天空四方各有一神獸守護,其中西方神獸為白虎。相應的,古人觀測天象,把西方的七個星宿(星座)即奎、婁、胃、昴、畢、觜、參,連接配接成虎的形狀,以示“白虎”鎮守西方。而東漢時期的工具書著作《說文解字》,其“卷五上”載有:“虎,山獸之君”,即對老虎以“君”尊稱。明朝醫學家李時珍所撰《本草綱目》,其中的“獸部第五十一卷”,進一步解釋了這種尊稱的原因:虎具有“狀如貓而大如牛,黃質黑章,鋸牙鈎爪,須健而尖,舌大如章,生倒刺”等強健威武的外象,且具有“聲吼如雷,風進而生,百獸震恐”的威懾力。由上可知,古代物品“模仿”虎的形象和氣質(圖3-圖4),離不開古人對虎的崇拜。而虎形枕作為古人助寐之物,亦包含上述内涵。

從故宮藏虎形瓷枕看古代“大貓”的内涵

圖3 故宮藏黃色緞釘繡虎頭紋小夾鞋(清)

從故宮藏虎形瓷枕看古代“大貓”的内涵

圖4 故宮藏杏黃色素緞虎頭式棉風帽(清)

綜上所述,故宮藏虎形瓷枕,可反映古人通過虎的形象,來表達消災驅邪、迎祥納福的願望。其包含的豐富文化内涵,成為大陸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資訊:周乾,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