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作者:不沉的山姆

簡單說說烏克蘭國民衛隊(也稱烏克蘭民族衛隊)的曆史,該部隊創立于蘇聯尚未解體的1991年11月4日,隸屬于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1995年修正《烏克蘭國民衛隊法》開始由總統直接指揮,直至2000年1月11日被時任烏克蘭總統列昂尼德·庫奇馬(Leonid Kuchma)以節約經費為由下令廢除解散,人員及裝備全部并入了隸屬于内務部的烏克蘭内衛部隊(也稱烏克蘭國内軍),随着2014年克裡米亞的局勢不斷惡化,使烏克蘭國民衛隊獲得了重生之機,當年3月11日烏克蘭最高拉達提出重建烏克蘭國民衛隊,該提議在次日就獲得了通過,在烏克蘭内衛部隊基礎上重建了烏克蘭國民衛隊,招募兵員主要以右翼黨派志願兵為主,最初計劃僅招募一萬人,後來逐漸擴大到三萬人甚至希望的六萬人,特别是在2014年11月一次性吸納了包括亞速營(Azov Battalion)、第聶伯營、頓巴斯營、聖尼古拉營等30餘個原烏克蘭地方防衛作戰營(Territorial defence battalions),使得烏克蘭國民衛隊的規模極度膨脹,但是這些部隊魚龍混雜摻雜了大量極端分子,諸如臭名昭著的亞速營以民族主義和新納粹主義著稱,在東烏作戰期間犯下了大量戰争罪行,以至于被聯合國人權事務進階專員辦事處點名怒斥,就連美國國會都通過法案禁止對其進行軍事援助,給烏克蘭國民衛隊聲譽帶來了巨大負面影響,如今由于俄烏戰事的爆發,烏當局下達了寬松的募兵令,甚至對想保護烏克蘭的外國人實行免簽制度,烏克蘭國民衛隊的規模相信早已不是戰前可比。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烏克蘭國民衛隊徽章

上方文字為烏克蘭國民衛隊的烏克蘭語全稱,下方文字為烏克蘭語的衛隊格言“榮譽、勇氣、法律”,中間為烏克蘭國民衛隊徽章,在2014年5月12日正式啟用,徽章正中央為烏克蘭國徽,金色三叉戟标志源于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大帝(Vladimir the Great)的武器Tryzub。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烏克蘭國民衛隊六大地區指揮部

烏克蘭國民衛隊六大地區指揮部分布:紫色為西部地區指揮部(總部位于利沃夫)、綠色為北部地區指揮部(總部位于基輔)、黃色為中部地區指揮部(總部位于第聶伯羅)、紅色為東部地區指揮部(總部位于哈爾科夫)、藍色為南部地區指揮部(敖德薩)以及克裡米亞地區指揮部,由于克裡米亞地區的實控權在俄羅斯一方,是以該指揮部名存實亡。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第173空降旅級戰鬥隊教官

重建後的烏克蘭國民衛隊主要接受美國陸軍第173空降旅級戰鬥隊(173rd Airborne Brigade Combat Team)的教育訓練,軍官及士官會在烏克蘭國民衛隊軍事學院進行深造,因為迅速的擴招募兵,使之烏克蘭國民衛隊的目前編制十分混亂,下屬的各部隊裝備也參差不齊,大部分為輕步兵性質,但也有像亞速營和頓巴斯營這樣裝備有重武器的作戰機關。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烏克蘭國民衛隊軍事學院

烏克蘭國民衛隊軍事學院曆史可追溯1931年12月26日創立的第二聯合邊防學校,後逐漸發展為哈爾科夫高等軍事指揮學校,蘇聯解體後該校為烏克蘭國民衛隊所有,但随着烏克蘭國民衛隊在2000年被廢除,該校也一并解體,直到2014年為了配合烏克蘭内務部改革(主要是重建烏克蘭國民衛隊),時任烏克蘭代理總統亞曆山大·圖奇諾夫(Oleksandr Turchynov)下達法令重建學院,并命名為現今所用的烏克蘭國民衛隊軍事學院。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快速三叉戟軍演

2014年9月23日,烏克蘭西部利沃夫州代号為“快速三叉戟”的多國軍演中的烏克蘭國民衛隊士兵,當時包括美國、德國、英國在内15個國家參演,該演習被視為北約國家兌現支援烏克蘭承諾的象征,也是對俄羅斯的戰略威懾。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T-64

烏克蘭國民衛隊隸下亞速營裝備的T-64主戰坦克,注意坦克前側的狼之鈎(Wolfsangel)符号,這也是亞速營最具識别度的标志之一,該型坦克烏克蘭國民衛隊裝備有100輛。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EC225

烏克蘭國民衛隊裝備的EC225超級美洲獅直升機,烏克蘭在2018年耗資5.5億歐元由空客集團購入55架直升機,包括21架EC225、10架EC145以及24架H125,其中21架EC225全部配置設定給了烏克蘭國民衛隊。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Kozak

烏克蘭國民衛隊裝備的哥薩克(Kozak)裝甲車,基于意大利依維柯Eurocargo的底盤開發,單車造價25萬歐元,最多可搭載十五名士兵,主要裝備于陸軍、國家邊防衛隊以及國民衛隊,其中國民衛隊裝備有38輛。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Spartan

烏克蘭國民衛隊裝備有大量阿聯酋STREIT集團的裝甲車輛,如40輛斯巴達人(Spartan)裝甲車、10輛眼鏡蛇(Cobra)裝甲車、19輛美洲獅(Cougar)裝甲車、7輛史萊克(Shrek)防地雷反伏擊車等,這些車輛基本為加拿大設計,但是由烏克蘭重卡制造商克拉斯(KrAZ)獲授權生産。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BTR-3

烏克蘭國民衛隊裝備有大量的BMP系列和BTR系列裝甲車輛,保守估計在500輛左右,其中包括260輛型号相對較新的BTR-3型号,該車為全新設計,由阿聯酋Adcom軍事工業公司、烏克蘭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以及烏克蘭國家科學中心共同開發,雖然和BTR-80有些相似,但BTR-3是一種全新的量産車,而不是對現有在役車輛的更新。

以下是2014年重建後的曆任烏克蘭國民衛隊最高指揮官,他們由烏克蘭總統提名,烏克蘭最高拉達任命,一般為中将軍銜。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史蒂潘·波托拉克

史蒂潘·波托拉克(Stepan Poltorak),1965年2月11日生于敖德薩,畢業于蘇聯時期的奧爾忠尼則夫斯基高等軍事指揮學院,2014年4月15日出任重建後的烏克蘭國民衛隊第一任最高指揮官至2014年10月14日,之後出任烏克蘭國防部長至2019年8月29日,最終軍銜為元帥(Generals of the Army),不過也有人将烏克蘭這一軍銜譯為将軍或大将。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亞曆山大·克裡文科

亞曆山大·克裡文科(Alexander Kryvenko),1958年4月20日生于基洛夫格勒,畢業于蘇聯時期的鄂木斯克高等聯合兵種指揮學校,2014年4月15日出任重建後的烏克蘭國民衛隊第一副指揮官至2018年11月10日,但在2014年10月14日至2015年2月6日這一期間他曾短暫代理烏克蘭國民衛隊最高指揮官一職,最終軍銜為中将。請注意:在2015年2月6日至2015年12月30日這期間由另一位烏克蘭國民衛隊副指揮官米科拉·巴蘭(Mykola Balan)代理烏克蘭國民衛隊最高指揮官一職。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尤裡·阿列羅夫

尤裡·阿列羅夫(Yuriy Allerov),1964年2月6日生于利沃夫,畢業于蘇聯時期的列甯格勒高等軍事指揮學院,2015年12月30日出任烏克蘭國民衛隊第二任最高指揮官至2019年6月14日,最終軍銜為上将,阿列羅夫被認為是對烏克蘭國民衛隊發展貢獻極大的人物,經過2016年和2018年的兩次改革使烏克蘭國民衛隊戰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并達到了北約标準。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米科拉·巴蘭

米科拉·巴蘭(Mykola Balan),1968年12月12日生于季斯梅尼齊亞,畢業于蘇聯時期的薩拉托夫高等軍事指揮學院,他曾在2015年以烏克蘭國民衛隊副指揮官的身份代理烏克蘭國民衛隊最高指揮官一職,直到上文提到的尤裡·阿列羅夫到任,在尤裡·阿列羅夫曆離後米科拉·巴蘭在2019年6月14日出任烏克蘭國民衛隊第三任最高指揮官至2022年1月27日,最終軍銜為中将,巴蘭離職的原因是2022年1月27日當天發生了一名烏克蘭國民衛隊軍人持突擊步槍向己方開火的槍擊事件,該事件緻五名軍人當場死亡及另有五人受傷,巴蘭在當天引咎辭職。

烏克蘭國民衛隊簡介以及重建後的曆任最高指揮官一覽

尤裡·列别德

尤裡·列别德(Yuriy Lebed),1967年5月2日生于蘇梅,畢業于蘇聯時期的蘇梅高等炮兵指揮學校,目前以烏克蘭國民衛隊副指揮官的身份代理烏克蘭國民衛隊最高指揮官一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