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我開了6年的純電動汽車,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純電動車主,感觸頗深,談談4點真實的用車感受,純電動汽車優勢明顯但3大缺點才是硬傷,個個戳心。純電動汽車給我們印象較深的莫過于“省錢”,實則“省電并不省錢”,我用親身經曆來告訴大家真實的情況。

一、充電省錢隻是“表象”,細算後發現省“油”但不省錢

費用對比1:電費與油費

如果自己家裡安裝家用充電樁,不同地區電費有一定差異,但差距不大,有的車主1度電隻需4毛左右,這是比較低的,以我自己來說,谷電和峰電平均算下來,一度電大約需要6毛左右,但偶爾也會在外面公用充電樁充電,公用充電樁平均1度電大約算1.5元,家用和公用電平均算8毛一度電。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一次充滿電需要65度,電費需要52元左右。平均百公裡耗電約18度,也就是說1公裡花費大約0.15元,1萬公裡電費為1500元。

再來看看燃油車的費用,家裡是1.6排量的燃油車,92号汽油,平均百公裡油耗大概7L左右,目前92号汽油為8元/L,這樣算下來,1公裡平均需要5.6元,1萬公裡油費需要5600元。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如果一輛家用車每年行駛1.5萬公裡,用車10年,一共行駛15萬公裡,那麼純電動汽車總電費為2.1萬元,而燃油車總油費為8.4萬元。

費用對比2:保養費用

純電動汽車日常保養費用較低,每1.5萬公裡保養一次,基本都是正常檢查,單次花費200元,一年算200元,燃油車也是10000公裡進行一次小保養,單次算600元(C級以上車型除外,這裡以普通家用車來說),加上大保養等費用,平均算一年保養2次,總花費1200元。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以10年來算,純電動汽車保養費用為2000元,燃油車為1.2萬元。

費用對比3:二手保值率

就目前的市場環境,純電動汽車二手保值率普遍偏低,前幾年續航在300公裡範圍内的純電動汽車,幾年後打4折都沒人願意收,以我自己當時入手的電動汽車為例,新車落地11萬,開了3年多,由于續航問題,想換一輛車,當時跑了很多二手車市場,很多都不收純電動汽車。

願意收購電動汽車的車商給出的價格實在太戳心,隻給2萬多,當然,這幾年純電動汽車保值率略高,續航在500公裡以上的品牌車型,2年内的保值率還不錯,但3年後的保值率與燃油車還有較大差距,可以說普遍二手保值率至少需要打5折。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而同價位的燃油車,3年後保值率下降幅度相對較小,以11萬價位的兩款車來說,5年車齡,純電動汽車可能隻能賣2萬,而燃油車至少可以賣4萬以上。

費用對比4:新車購車價相差較大

買新車時,純電動汽車溢價較高,和燃油車價格相差較大,以比亞迪宋PLUS為說,純電動汽車新車價位約17.5萬,而同款燃油車隻需11萬左右,所有純電動汽車均如此,算上燃油車購置稅之後,純電動汽車新車價格依然會比同款燃油車貴至少4萬以上。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費用對比5:動力電池壽命、維修成本

純電動汽車電池壽命一直是車友們擔心的問題,雖然各家車企都有出台相關的質保政策,甚至有的車企承諾電池“終身質保”,但細細了解之後會發現,所謂電池終身質保都有很多前置條件。

比如,純電動汽車不能發生碰撞等交通事故,一旦涉及底盤電池安全的各種因素都會影響質保,其次電池質保隻針對首任車主,也就意味着,二手純電動汽車均不能享受電池質保服務。

最後,動力電池較為複雜,它是電池、電芯、電池附件、電控系統等一整套電池包組成,有的車企可能玩“文字遊戲”,隻保電芯,其他不負責,那也就意味着即便免費換了電芯還需要更換其他元件,那依舊是需要自費的。

雖然動力電池價位這兩年有所下降,但依然居高不下,一度電大約需要900-1300元左右,這還不算其他工時等費用。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現在普遍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都在50kwh以上,以70kwh的電池來說,如果是自費換電池,那至少需要7萬以上,就目前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價格來看,想要自己更換電池,估計看到換電價格,很多車主就隻剩下搖頭了。

同樣,對于純電動汽車還面臨另一個問題,後期一旦遇到問題,維修成本遠高于燃油車,一方面,純電動汽車市場保有量較少,維修技術人員、配件等管道都較少,加之自身技術要求高,最終導緻維修成本較高。

為什麼說純電動汽車“省油不省錢”?

綜合上面4項費用對比後會發現,一輛家用車,假設用車10年,燃油車的油費加保養費共計9.6萬元,而純電動汽車隻需2.3萬,這兩項對比下來,純電動汽車省了7.3萬元。

但是燃油車殘值幾乎是純電動汽車的2倍以上,差價起步都在3萬,在這裡算3萬,再加上購買新車時候省下來的5萬,這兩項費用就已經超出了純電動汽車前面兩項省下來的錢,這還不算後續可能需要換電池的幾萬元,也不算維修成本,是以,隻是充電省錢。

感受二、續航300公裡以内的純電動車,不如買“電瓶車”

早在2014年,那時候剛流行純電動汽車,當時市面上普遍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都在150千米左右,可以說很多新能源車企純屬是在“試水”或者說為了拿補貼,2016年之後續航裡程逐漸提升到了200、300、400、600千米,但這都是官方NEDC續航裡程,真實的續航實在太戳心。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以我2016年買的純電動汽車來說,當時剛推出續航300公裡的純電動汽車,于是就入手了,城市周邊用車,實際續航大約在200公裡左右,也就是說,日常活動半徑隻能限定在80公裡範圍内,如果超過了,那中途就需要充一次電。

因為家裡有一台燃油車,平時超過100公裡外的路程都是開燃油車,到2019年的時候,開了3年多,發覺充電時間變長了,問了官方,解釋:略微變長這可能和當時氣溫、電壓等有關系,也就沒在意,但慢慢發覺電池也有衰減,有時候充滿電,實際隻能跑170多公裡。

2020年春節期間,有事情我要去老丈人家,但家裡人把燃油車開出去遊玩了,隻剩純電動車,兩地距離150多公裡,按以往續航裡程來看是夠用的,但萬萬沒想到,變化永遠比計劃快。

150多公裡的路程,大概130公裡都是高速,氣溫比較低,大概零下2度左右,一上車就開了暖空調,全程車速幾乎都在110、120左右,跑了130多公裡,發現續航裡程隻剩50多公裡了,但最近的服務區還有20多公裡。

按這個續航情況,很可能撐不到服務區,隻能把車速降低到90千米/小時,空調也不敢開了,總之耗電裝置全部關閉,幸運的是堅持到了服務區,可遠遠就看到充電樁那邊排着長隊,都是等待充電的。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服務區一共有4個充電樁,一個是壞的,一個報故障碼,提示不相容,剩下兩個能用的充電樁,但是有六七個車主在等待充電,大概算了一下,就算一個人充電1小時,也需要3小時以上,況且萬一遇到别人隻有慢充,那就不止充一個小時了。

最後等充好電,天已經黑了,原本隻需要2個多小時,結果花了6個多小時,費時、費心、費力。按照這樣的用車情況,原本300公裡,實際續航隻有150多公裡,這樣的續航裡程,僅僅比一些電瓶車續航長一點,能遮風擋雨,其他似乎優勢都不明顯了。

感受三、充電太心酸

買車容易,養車難,但純電動汽車卻是養車容易充電難,首先,安裝家用充電樁就是一件麻煩的事,普遍小區物業都要求車主需要有産權車位才可以安裝充電樁,車位離主電源也不能太遠,太遠可能會有安全隐患,出于這些原因,也有可能物業不讓安裝充電樁。

其實,絕大部分人群都沒買房,自然也沒買車位,而租車位,業主自然不願意租客安裝充電樁的,一方面是與之相關的安全責任會涉及業主,另一方面,租客不夠穩定,影響車位正常出租等。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也是以,很多純電動車車主都是使用公共充電樁,而公共充電樁目前配套還較少,主要集中在商場、寫字樓、批發市場等人流較為密集的地段,往往這些充電樁經常會遇到排隊充電的情況,而遠一點的充電樁,充一次電,費時、費力、費心,綜合充電的成本可能都達到2元一度電了。

感受四、冬天怕冷,夏天怕熱,更怕跑高速

一輛純電動汽車綜合性能怎麼樣,隻需冬天跑一趟高速,它的優缺點立馬展現得淋漓盡緻,“低溫+高車速+暖空調”這幾乎是純電動汽車的“克星”。

由于動力電池受其化學屬性影響較大,在低溫或者高溫這狀态下,其活性都會受到較大影響,尤其是氣溫低于0攝氏度或者氣溫低于5攝氏度以下的時候,動力電池充電和放電性能均受到影響。

同樣,車速越快,電機耗能越高,電池耗電越快,跑高速的時候,當車速達到120千米/小時,這時候的耗電量幾乎是城市用車的兩倍。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我們看到官方續航裡程幾乎沒有參考價值,這是車速以60千米/小時勻速行駛狀态下,不使用其他耗電裝置的場景下得出來的NEDC理想續航,也正因為如此,一輛車官方續航600千米,可能實際隻能跑400千米,高速上,當電池電量很少的時候,隻能減速,最好是勻速行駛,甚至有些車企直接設定低電量時,限制動能輸出。

當然了,純電動汽車雖然有它的不足,但它的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說,動力性能優越,電機驅動,擺脫了傳統發動機的驅動,電機能瞬間持續發出較大的扭矩,可以說,20萬的純電動汽車,在動力性能方面完全碾壓40萬,甚至五六十萬以上的燃油車。

比如,小鵬P7純電動汽車與燃油車奧迪A6L動力性能PK。

小鵬P7電機最大功率為196KW,最大馬力為267匹,峰值扭矩為390N.m,零百加速6.7秒。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奧迪A6L的發動機動力性能:最大功率是140KW,最大馬力是190匹,峰值扭矩為320N.m,百公裡加速8.3秒。

從對比不難看出,動力性能差距太大,這就是電機驅動的優勢之一。

其次,純電動汽車NVH性能優勢明顯,電機驅動,沒有傳統燃油發動機的噪音和抖動感,加上車身設計,風阻系數遠低于燃油車,坐在車裡顯得非常安靜。

首批吃“螃蟹”的新能源車主6年後算一筆賬發現純電動車并不省錢

最後,純電動汽車炫酷的外觀,豐富的功能配置,自動輔助駕駛、語音互動、車機系統等等展現出較強的時尚、科技感,還可以享受“綠牌”,不限行不限号,這在很多一二線大城市很吃香。

總之,如果隻從經濟角度來看,目前階段純電動汽車确實“省錢”且相對環保,但綜合用車成本并不便宜,甚至遠超燃油車。目前階段,如果家裡已經有一輛燃油車,那第二輛車選擇入手純電動汽車那确實很香,如果日常有中長途用車需求,那還是選擇燃油車、插電混動等車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