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樣迎驚蟄,儀式感足足的!

這樣迎驚蟄,儀式感足足的!

3月5日22時44分,迎來驚蟄節氣。

“微雨衆卉新,一雷驚春始”,驚蟄自帶轟轟隆隆的出場音樂,頗有點“聲不驚人便不休”的氣勢,為的就是吸引你的注意力,提醒你大地醒了,春天來了。

這樣一個有個性的節氣,昭示的是生命力的勃發。天地如此,人亦然。

驚蟄

《一雷驚春始》

作者 | 申賦漁

節選自《光陰:中國人的節氣》

朗讀丨敬一丹 配樂丨巫娜 - 天地有大美

第一聲春雷過後,窗外桃枝上,一粒花蕾緩緩開放。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春日裡的桃花總會讓人想起嬌柔的笑靥和年少的愛情。甚至羞澀的黃鹂,也覺出這缱绻的氣息了,它站在高處的柳條上,迎着風,開始歌唱。

這歌聲,有着一種讓人迷戀的誘惑,越來越多的鳥兒,加入了這個合唱。

這樣迎驚蟄,儀式感足足的!

人們相信,在驚蟄這一天,會有許許多多奇怪的事情發生。而引發這一切的,是一位長相古怪、脾氣暴躁的雷神。

驚蟄一到,他便開始巡視人間大地。他呵斥貪睡的小蟲,叫醒冬眠的猛獸,偶爾,還會揮動鐵錐敲打某些不孝的兒女。

雷神到來之前,蝴蝶的蛹,已經蒙頭睡了十個月了。當雷神把腰間的大鼓敲得隆隆作響的時候,它頭頂的殼無聲地裂開,一隻小小的、濕漉漉的蝴蝶掙紮着,爬了出來。

蝴蝶飛向天空的時候,雷神已把春意傳至每一個角落,所有藏身于陰暗之處的小蟲或者不祥之物,全都現身人間。是以,當人們聽到第一聲春雷的時候,都要抖一抖衣衫,據說,如此一抖,可保一年不生蟲虱,也可抖去不可知的黴運。

這樣迎驚蟄,儀式感足足的!

在鄉下,驚蟄這一日,人們會在門檻外面撒上石灰,警告螞蟻小蟲,不許上門。小孩子呢,要拎了銅鈴或是銅盤,跑到自家的地裡,沿着田埂,邊敲邊唱:“金嘴雀、銀嘴雀,今朝我來咒過你,吃我家谷子爛嘴殼。”如此一來,就會吓住那些貪嘴的鳥雀了。

古代官府對驚蟄也頗為重視,驚蟄之前三天,官府就會派人搖着木铎,告誡城鄉的百姓:雷将發聲,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木铎是一種有着木舌的鈴铛,響聲柔和悠遠,官府在宣政施教之時緩緩将它搖動。《論語》中,就有人把孔子比喻成木铎。由此可見,竟要木铎來提醒的驚蟄,是大意不得的。

驚蟄三候

一候 | 桃始華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驚蟄之日,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早春的桃花,開始盛放了。

二候 | 倉庚鳴

倉庚即黃鹂鳥。這個時節,黃鹂感受春陽之氣,開始鳴啼。這番熱鬧的鳴啼,可視作春暖花開之慶也。

三候 | 鷹化為鸠

“鸠”即布谷鳥,古人看見此鳥,以為老鷹所化。在他們看來,這所化之鳥,“口啄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

驚蟄之後,天氣日漸溫暖,

春光明媚的時節,幹點什麼好呢?

《夜讀》特邀五位“神秘嘉賓”

分享他們的驚蟄“儀式感”!

嘉賓一

“雖然一把年紀但玩興不減”的陸遊

這個時節,當然要泛舟遊湖了!

大家别笑我一把年紀,面對這萬物新發、花蕾初綻、百鳥歡唱的大好春光,那是無論什麼年紀都不能浪費的呀!再看那波光粼粼的江水,還有在風中款動的袅袅柳枝,泛舟水上,悠然品賞,才叫妙呢!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陸遊《春晴泛舟》)

這樣迎驚蟄,儀式感足足的!

嘉賓二

“讓我看看大家都在幹什麼”的範成大

這個時節,當然要登樓作畫了!

天上飄動着積聚的白雲,雷聲隐隐,綠楊随風,濃杏拂牆,燕支(草名,可作紅色染料)被雨打濕後顔色越發嬌豔……這光景,不搬出畫具來寫生有點說不過去吧!透過樹梢往遠處畫樓一看,果然有不少人站在那裡賞春作畫呢。

浮雲集,輕雷隐隐初驚蟄。

初驚蟄。鹁鸠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濕。

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範成大《秦樓月·浮雲集》)

這樣迎驚蟄,儀式感足足的!

嘉賓三

“都太文藝了我還是喜歡務實派”的元稹

又是泛舟又是作畫的,都不能當飯吃啊!驚蟄可是妥妥的務農時節(雖然風景确實很美),下田耕種才是正經事,你看那田間忙碌的農人,已經開始春耕春播了。人生在世,有耕耘才有收獲嘛。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鸠。

時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元稹《驚蟄二月節》)

這樣迎驚蟄,儀式感足足的!

嘉賓四

“熱鬧是他們的我隻想睡個好覺”的蘇轍

要我說,這時節,能靜心安眠才是正經事。

你想啊,白天和友人們遊園,到處都熱熱鬧鬧的當然開心,但是等到夜幕來臨,人群散去,喧嚣歸于寂靜,在滿天星辰下睡去,這才是真正的脫離于世俗之外啊!

人散衆嚣絕,庭空星鬥垂。

安眠萬物外,高世良在茲。

(蘇轍《遊景仁東園》)

這樣迎驚蟄,儀式感足足的!

嘉賓五

“每日一見并不神秘”的《夜讀》

咱就是說,玩歸玩,樂歸樂,也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關于驚蟄的習俗:

祭白虎,化是非。中國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會在驚蟄這天出來覓食、傷人,是以有此習俗。

打小人,驅黴運。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熏艾草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後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祭雷神,蒙鼓皮。人們認為,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故有雷聲,是以利用這個時機來祭雷神、蒙鼓皮,表達對大自然的崇敬之意。

驚蟄吃梨。驚蟄吃梨,寓意着和害蟲分離,遠離疾病。從養生角度來說,此時吃梨也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增強體質。

這樣迎驚蟄,儀式感足足的!

文/央視新聞《夜讀》整編

圖/視覺中國

用“春雷始鳴”宣告“寒冬已去”

用“蟄蟲初醒”喚起“萬物生靈”

用“天氣回暖”孕育“春色噴薄”

用“桃花初綻”預告“十裡芳菲”

這就是——驚蟄

驚蟄已在窗外

大跨步奔向春天吧

這樣迎驚蟄,儀式感足足的!

點選【寫留言】

分享你的歲時感受

央視新聞《夜讀》特别薦讀

制片人 | 張天宇 主編 | 王若璐

編輯 | 楊瑜婷 校對 | 高少卓

點贊,迎驚蟄迎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