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危機讓蔡英文驚恐不安,拜登出面安撫,派出代表團竄訪台灣

作者:薛小榮

烏克蘭危機愈演愈烈之際,美國又開始染指台灣。

3月2日,蔡英文、賴清德會見由美國前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爾·馬倫帶領的跨黨派資深代表團。美國前任軍方上司人此次奉拜登之命,率領跨黨派代表團通路台灣的意圖非常明顯,希望在烏克蘭危機愈演愈烈之時,通過一系列行動為蔡英文撐腰打氣。賴清德在會見中直接向邁克爾·馬倫提出請求,希望美國允許台灣加入四方安全會談,邁克爾·馬倫對此做出回應,會将請求回報給華盛頓方面,并進行深入讨論。

烏克蘭危機讓蔡英文驚恐不安,拜登出面安撫,派出代表團竄訪台灣

美國跨黨派代表團選在此時竄訪台灣,顯然有着多重考慮,拜登希望通過派遣代表團與台灣接觸,達成三大目的。第一,這是美國“以台制華”戰略架構下的正常性動作。台灣确實能夠有效遏制中國發展,并分散中國崛起的精力,是協助美國對抗中國的關鍵棋子,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絕對不會放棄台灣,并且還會頻繁地染指台灣問題。美國不斷派遣議員團及前任政府官員代表,以非正式的民間通路方式前往台灣,持續加強美國與台灣之間的聯系。

第二,國際局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美國需要為蔡英文撐腰打氣,對“台獨”勢力表示支援。美國代表團的此次行動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目前全球局勢正處于敏感時刻,俄烏沖突愈演愈烈,美國和北約對俄羅斯的态度也十分明确。西方各國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會派遣部隊前往烏克蘭與俄羅斯直接進行正面對抗。俄羅斯部隊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雖然并未獲得顯著成果,但确實使美國與北約顔面掃地,美國及北約的國際威信持續減弱,不可一世的美國再次承受巨大打擊。2021年8月30日,美國完成阿富汗撤軍行動,糟糕的表現使得“喀布爾時刻”成為美國的巨大恥辱,美國主流報刊《紐約時報》諷刺地表示,美國已經不值得信賴。此次烏克蘭危機發生後,美國為重振威信,不斷釋放各種信号,企圖表明美國的影響力依舊。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于2月28日明确表示,盡管美國在歐洲地區與俄羅斯陷入緊張對峙,但美國從未忽視亞太地區的情況,此番發言意在表明,美國不會因為烏克蘭危機的膠着态勢而放棄台灣。坎貝爾話音未落,美國再次高調宣布,将派出跨黨派資深代表團前往台灣,而且還安排美國前任參謀聯席會議主席,也就是軍方上司人領銜,拜登希望利用這樣的安排明确地向蔡英文及賴清德表示支援。

烏克蘭危機讓蔡英文驚恐不安,拜登出面安撫,派出代表團竄訪台灣

第三,美國希望通過此次行動,為台灣島内的“台獨”勢力送上一枚“定心丸”。烏克蘭危機發生後,美國和北約相繼宣布不會派兵前往烏克蘭予以支援,以蔡英文為代表的島内“台獨”勢力變得驚恐不安、人心惶惶,蔡英文當局更是不斷制造話題,企圖将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聯系在一起。吳钊燮在接受英國、印度等國的媒體采訪時,不斷抛出觀點渲染緊張氣氛,稱如果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會介入烏克蘭問題,未來的台灣隻會落得與烏克蘭同樣的結局。在蔡英文當局的大力宣傳下,島内甚至響起“今日的烏克蘭,明日的台灣”這樣的口号,并在島内引起大規模讨論。随着讨論不斷深入,整體風向卻逐漸偏移蔡英文當局的原本設想,反而令島内人心浮動,惶惶不安,美國代表團的到來,也是為協助蔡英文當局安撫民心。總體而言,美國代表團竄訪台灣,主要有三大目的。一、美國的正常性行動,意在加強美國與台灣的聯系;二、在烏克蘭危機背景下,為蔡英文當局撐腰打氣;三、向台灣群眾展示美國的強大,并表明美國将力挺台灣的決心。

烏克蘭危機讓蔡英文驚恐不安,拜登出面安撫,派出代表團竄訪台灣

明确美國的主要目的後,需要關注美國此次行動将為兩岸關系帶來何種影響。正如中國外交部所言,美國頻頻染指台灣問題,為民進黨當局撐腰打氣,企圖阻撓中國實作國家統一的行為無異于螳臂當車,蚍蜉撼樹。美國的行動不僅自不量力,而且無濟于事。

具體而言,美國代表團竄訪台灣将為兩岸關系帶來四大影響。第一,美國派遣資深跨黨派代表團前往台灣,确實能夠在短時間内為蔡英文當局撐腰打氣,但效用有限,無法持續較長時間。目前烏克蘭局勢受到全球關注,盡管民進黨當局的媒體宣傳使島内陷入盲目狀态,但國際局勢的變化勢必會令部分台灣群眾清醒過來,拒絕相信民進黨的偏頗輿論。實際上,島内早已出現反駁的聲浪,對“今日的烏克蘭,明日的台灣”這種說辭發出質疑。美國代表團的竄訪僅能在短期内安撫蔡英文當局的不安情緒,但長期來看損害更大。

第二,美國的此次行動也值得大陸保持警惕,事實再次證明,美國絕不會在台灣問題上袖手旁觀。美國的“以台制華”戰略不曾改變,中美博弈也仍将持續的背景下,台灣問題必然會變得更加複雜。而美國是最大的外部因素,美國必将繼續阻礙中國實作國家統一,對于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表态,中國不應輕信。

烏克蘭危機讓蔡英文驚恐不安,拜登出面安撫,派出代表團竄訪台灣

蔡英文與賴清德希望美國支援台灣加入四方安全會談,實際上這是美國是否願意保衛台灣的“試金石”。四方安全會談是國家間的亞太地區準軍事聯盟,如果美國支援台灣加入其中,也就意味着承認台灣的“獨立國家”地位,這種表态顯然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也不符合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蔡英文及賴清德的要求實際上将美國推向尴尬境地,邁克爾·馬倫的表态也很明确,僅表示聽取意見,但具體細節還需要進一步讨論。

第四,美國代表團竄訪台灣,充分表明解決台灣問題必須抓住“穩、狠、準”三字。首先做到穩妥,解決方案必須準備齊全;其次需要足夠的狠勁,拿出大國的底氣;最後準确把握,實施精準打擊。中國大陸必須在第一時間摧毀“台獨”頑固分子的抵抗意志及抵抗能力,如此行動才能以最小代價使台灣問題得到解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