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任烏總統給烏克蘭現狀的“貢獻”

作者:空心樹曆世界

1、列昂尼德·馬卡羅維奇·克拉夫丘克(任期1991年12月5日—1994年7月19日 )1991年12月8日與俄羅斯上司人葉利欽、白俄羅斯上司人舒什科維奇共同簽下了《别洛韋日協定》使蘇聯走向瓦解,領烏克蘭人民走向獨立。在烏克蘭獨立後向俄羅斯學習搞“休克療法”,使烏克蘭經濟迅速下滑,人口減少,經濟寡頭崛起,政府腐敗,人民的生活水準大幅下降。輕信俄美自廢武功,銷毀了原本世界第三的核武器庫和一大批重要戰略武器。使烏克蘭徹底淪為二流國家。”

曆任烏總統給烏克蘭現狀的“貢獻”

2、列昂尼德·丹尼洛維奇·庫奇馬(任期1994年7月19日—2005年1月23日 )他一手制定了烏克蘭的憲法。不斷地平衡烏克蘭對美國、俄羅斯的關系。他即維護烏克蘭國内講俄語人口的利益,提出俄語當做烏克蘭的官方語言,也保證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的既定戰略方針不會改變,在公開場合始終保持一種謹慎的态度。庫奇馬當總統期間寡頭化加劇,寡頭政治成型。他迫害敢于揭露政府腐敗的貢加澤而使其名聲掃地。寡頭政治也是烏克蘭動亂的源頭。

3、維克多·安德烈耶維奇·尤先科(任期2005年1月23日—2010年2月25日) 通過“橙色革命”與“中毒事件”登上總統寶座。他任期的五年内,幾乎每年都出現嚴重的政治危機。反俄親美立場鮮明,與俄羅斯關系緊張到俄羅斯多次以切斷天然氣作威脅。堅持加入歐盟和北約,全面倒向西方,讓俄羅斯切實感到了北約的威脅。

曆任烏總統給烏克蘭現狀的“貢獻”

4、維克托·費奧多羅維奇·亞努科維奇(任期2010年2月25日—2014年2月22日 )這是一位親俄的總統 ,2013年底亞努科維奇拒絕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引發烏克蘭政治危機,在西方挑動下反對派發起大規模示威,2014年2月22日,亞努科維奇被趕下台,到俄羅斯避難。亞努科維奇走後,烏克蘭的局勢大亂。親西方與親俄的人士也開始對峙。克裡米亞經由全民公投,決定脫離烏克蘭、并入俄羅斯。在頓涅茨克州、盧甘斯克州所在的頓巴斯地區,民間武裝與烏克蘭政府軍爆發沖突,随後宣布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這也是這次沖突的導火索。

5*、代理總統 亞曆山大·圖爾奇諾夫(代理任期2014年2月23日—2014年6月6日 )2014年2月23日以代總統身份宣布烏克蘭重返歐洲一體化的道路,并下令烏政府軍與烏東民間武裝開火,開啟了長達8年的烏東内戰。

6、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波羅申科(任期2014年6月7日—2019年5月20日 )烏克蘭寡頭之一,主張靠向西方。2015年2月12日,烏克蘭、俄羅斯、德國和法國四國上司人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新明斯克協定。但在美國支援下其對烏東部地區的立場變得非常強硬,堅決拒絕給予其地方自治權。同時,烏克蘭政府還對該地區進行了經濟封鎖,取消了該地區退休居民的養老金發放,停止了該地區的公共服務,讓群眾對烏政府反感度到了頂點。

曆任烏總統給烏克蘭現狀的“貢獻”

7、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任期2019年5月20日—今)一個沒有從政經驗沒有管理經驗的喜劇演員,憑借觀衆喜愛與不切實際的政策口号當選烏克蘭總統。當選之後不僅沒有振興烏克蘭,反而為美國馬首是瞻,充當歐美圍堵俄羅斯的 “棋子”把本來就處在危機邊緣的烏克蘭攪入了更加不可收拾的境地,直到戰争爆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