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永鵬 劉霞玲:抗疫夫妻上演最美逆行

人民網 - 安徽海峽

董永鵬 劉霞玲:抗疫夫妻上演最美逆行

3月18日上午,安徽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高新技術醫院區急診科護士董永鵬與夫妻、同僚劉希嶺乘坐包機傳回合肥。2月13日,他們兩人也向同一個方向走去,奔向武漢,在那裡他們的許多同僚都不知道他們是新婚夫婦。"我們簽約很默許,沒有對對方說,但知道對方肯定支援,開始很默許地假裝成普通同僚,"董永鵬說,"裝傻"不是為了麻煩别人,不想讓别人有心理負擔,"我們去武漢,都是為了工作,是為了使命。"

"家是最小的國家,國家是百萬"

新年的第二天,一所急救醫學院抽調了一支優秀的重症監護隊伍幫助武漢,一直從事急救工作的董永鵬向上司提出要求,"如果我們醫院派人支援武漢,一定有地方給我!看着自己的批次,兩批、三批都沒有入選,董永鵬的心情越來越失落......

2月12日,10多點.m,13日淩晨1點.m,在夜班劉霞玲興奮地告訴董永鵬,她已經調到武漢支援了。又過了20分鐘,董永鵬也收到了自己當選支援武漢醫療隊的新聞。劉夏嶺下班回家的時候,董永鵬已經收拾好了兩人的行李。這對夫婦開始不間斷地回顧一些關于感染的知識,同意照顧好自己。"那天晚上我們沒有談太多,最小的國家,國家是數百萬。

"自願要求去武漢支援抗擊新型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一直想為國家和社會做點什麼。1995年出生的董永鵬,隻工作了兩年,但他已經是該部門的一名稱職将軍。護士朱紅梅說,這個年輕人有動力,特别先進。部門每個月都有教育訓練和考試,他總是利用剩下的時間練習部門的操作,第二次考試非常出色。董永鵬還入選醫院"Air 120"急救隊,随後醫療救援直升機進行患者疏散和治療。他的妻子劉霞玲是一名胸外科護士,也是一名共産黨員,無論她有多忙或多累,她總是笑着說"我來了"。說起這個美麗的瘦小女孩,護士胡金秀傷心地哽咽道:"她說,國家需要我們,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是光榮的,父母和家人都特别支援。我幾年前結婚了,沒有時間邀請我們喝一杯。她太瘦了,恐怕她照顧不了自己。"

董永鵬 劉霞玲:抗疫夫妻上演最美逆行

"保持距離,永遠不要影響你的工作"

探險前,董永鵬把頭發剪成了光頭,"記得最清楚的是,在紐橋機場登機的時候,很多人打電話回家跟父母告别,可是我們沒來,直到我們到達武漢,才告訴他們。董永鵬說,雖然父母雙方都擔心,但他們明白,因為作為醫護人員,他們有自己的責任。

在整個飛行過程中,機艙一片寂靜,當我們即将降落時,每個人的神經開始繃緊。"當我透過飛機窗戶看到武漢的街道上隻剩下救援車輛時,我想,通過我們的努力,這個城市會更好。13日晚抵達武漢,第二天淩晨兩點多安頓下來,那天董永鵬在微信上和他的夫妻說:"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保持距離,我們絕不能讓别人找到我們的關系,一定不能因為我們的關系影響工作。"那天是情人節。

董永鵬的安徽援湖北第四批醫療隊接管了武漢協和惡性良性腫瘤中心的Z11危重病區,這是重症隔離區癌症中心的臨時改造,在接管的第二天,64張病床被全部占用。

重病地區的許多工作都是高風險的。每時每刻,如危重病人氣管插管、咽拭子的采集等,都可能給醫護人員在滅火作業中帶來很大風險,醫務人員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在"戰場"上,不僅體力、耐力,還有意志力,在進入病區之前不敢多吃不敢多喝,穿上尿不濕,再穿上手術服。因為防護服的透氣性比較差,幹燥會感覺悶熱,潮濕的時候會很冷。在厚厚的防護服下,人會不自然地缺氧。在病房裡制作表格和撰寫護理記錄幾乎都是用眯眼和靠近電腦完成的。

董永鵬的情人有一次進入隔離病房負責護士的工作,她管理床上有一位患有嚴重疾病的病人,幫病人翻身、拍背、做肢體功能鍛煉成了每節課必做的事。由于長時間的體力勞動,她有惡心的反應,使她難以呼吸。起初,她并不在乎自己的身體不适,繼續忙于病人的治療。大約半個小時後,她開始反流,跑到窗前,盡可能多呼吸新鮮空氣,以緩解她的不適。她知道,如果她在這個時候告訴護士長,她會選擇讓她離開倉庫,但那樣的話,她穿的防護服就會被掏空。面對武漢如此匮乏的防護物資,她稍作休息,繼續忙于病人的治療。她越來越累,終于忍不住,嘔吐到嘴裡,被吞了回去。于是重複了幾次,直到下班結束,離開污染部位後脫下防護服,跑到衛生間嘔吐物。

面對巨大的困難,曾經是最親近的兩個人,現在在強硬的戰線上,個人的感情已經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底。董永鵬和妻子住在同一家酒店的同一樓層,因為需要控制,不能有身體接觸,用口罩說話,要保持一米的距離。"我當然為她感到難過,每個人都很累,但我們必須咬緊牙關堅持下去,這就是我們必須做的。董永鵬安慰着夫妻,"特殊時期,沒有辦法多照顧你,回到合肥,你想要什麼,我給你什麼。"

下班後很少能單獨呆在一起,工作面對面可能也不知道,即使在同一個病區,厚厚的防護服,我們也隻能通過衣服上的名字知道口罩後面是誰。有一天,董永鵬正在輸入病人資訊,這項工作太重要了,不能有點草率,通常在進場時會找人幫忙檢查,他看到隔壁桌有個同行,大喊:"老師,你能幫我查一下嗎?"'老師'走近,董永鵬看了一眼,是他的情人劉夏嶺。回想起來,這仍然是浪漫的。

董永鵬 劉霞玲:抗疫夫妻上演最美逆行

"除非我走了,否則我不會忘記你。

在隔離病房工作時,一對老夫婦讓董永鵬非常難忘。這是一對80歲的金絲夫婦,因為病情比較嚴重,雙倍進入董永鵬的重症監護病房,老人入院時淺昏迷,非常虛弱,經常咳嗽呼吸無法呼吸,心理狀态也極度壓抑。為了避免爺爺的病情變化影響奶奶的情緒,工作組決定将爺爺改成專門治療危重病人的房間。董永鵬奶奶上夜班跑到老人房,看到房間裡的其他病人帶着呼吸機等生命維持裝置,奶奶開始對醫護人員有一些抱怨。有一次,董永鵬去給奶奶測血糖,奶奶罵他是騙子,是個壞人。董永鵬沒有走得太遠解釋,"其實聽到這些話心裡有些傷心,當然,這傷心是出于爺爺奶奶的病。在團隊的齊心協力下,老人的精神越來越好,從最初的淺淺昏迷到能夠坐起來,到慢慢能從床上走起來。前一天晚上他們一起出院,董永鵬上夜班,像往常一樣為他們治療,奶奶一直握着他的手不松:"董勇啊!我以為在我出院之前我不會見到你,明天我就要出院了。董永鵬逗老頭:"你還記得我的全名啊?奶奶認真道:"董永鵬——怎麼記不起來了?然後他說:"除非我走了,否則我不會忘記你的名字。"

那天,是董永鵬來到武漢以來的第一個紅眼。

"在武漢的每一天,我們都感動了。

這種經曆,一輩子未必有第二次。董永鵬說,和志同道合的戀人,來到最需要他們的時候,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别人,這讓自己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意義。董永鵬在援軍期間表現優異,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稱号,與夫妻一起榮獲"中國最美家庭"榮譽。

(尹澤文 圖檔來源 受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