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文章已獲“一條”(ID:yitiaotv)

授權 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年輕人在台州做田野調查

2020年,離開北京的人當中,

有17.2%去到三四五線城市。

離開北上廣的人後悔了嗎?

在浙江台州,

有一群年輕人,

退出了大城市的激烈競争,

又不願過按部就班的日子,

他們走出了一條“中間路線”。

有人劍橋畢業,放棄千萬年薪去家鄉開圖書館;

有人一年隻休息10天,搶救老城的非物質文化;

有人熬夜辦夏令營,

幾年前還拿着2000元左右的月薪;

有人白天在醫院上班,晚上辦劇團;

有不安分的銀行職員,自己不僅寫詩,

還辦了一屆“台州匿名小說家比賽”。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在臨海老城蹦迪

他們說,留在台州,

不是為了避難,

不是為了躺平,

是為了找自己的理想生活。

撰文洪冰蟾 責編石鳴

攝影沈玮豪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台州三門老城區

浙江台州三門縣常住人口不到38萬,地方不大,開15分鐘車,就能從這一頭跑到那一頭。

幾年前,大學剛畢業的陸瑩絕沒想到,在這樣一個縣城的公益圖書館工作,竟然要天天加班到深夜。日行一萬步,除了閉眼睡覺,沒有一刻不在工作。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三門青年晚上聚餐,聊的全是圖書館的工作

7:00起床,她開始帶初高中生的實踐活動。

晚上再複盤這一天,給孩子們寫溝通感情的小紙條,預演明天的安排。

半夜12點,她的宿舍還擠滿了打地鋪的志願者。他們躺在地闆上熱烈地讨論夏令營的設計邏輯、圖書館的營運問題。

她的住處離上班地點隻有一牆之隔,“當你上下班隻是上下個樓的時候,到底是不是下班了,好像沒什麼差別。”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格叔經常爬上永安路的天台,這是他的秘密基地

在離陸瑩一小時車程的台州臨海,身為80後的格叔一天要打兩份工。白天那份領工資,晚上那份沒工資。

早上7點,他去機關上班,工作内容是攝影師。在這個崗位上他已經呆足了11年,不圖升職加薪,圖的是穩定的收入之外,那點自由的時間。

傍晚5點他準時下班,趕去永安路的小院,工作到11點再回家。他在這裡創立的文化公司“五月”,如今已成為台州最有名的推廣本地文化的團體。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格叔和紫陽街的老人家聊天

過去的一年,他隻休息了10天。每周工作7天,每天睡5個鐘頭,喝6杯咖啡,頭頂日漸稀疏,語速和腳步一樣飛快。

他太忙了,要做公衆号,要辦藝術節,要組織城市活動,要營運空間,還要關聯其他小城的文化組織。

“何止996,老婆都找不到我。不過她很放心,知道我肯定在忙。”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打烊後,然羽在“再望書店”看書

在臨海這麼忙的不止格叔一個。

就在幾條街開外,有一家書店名叫“再望”。書店老闆然羽、和書店的義工老五、陳十八都在同時做兩份工。

然羽是一個說起話來溫溫柔柔的85後女生。書店2017年開起來的時候,她正懷着二胎,開書店就是為了“做點自己想做的事”。

書架上沒有暢銷書,不賣教材,以藝術、攝影和文學類圖書為主。書賣得不太好,但是不妨礙她樂在其中。

現在,她每天一大早就來書店,整理到深夜才回家。“家裡人見不到我面,老公還和我吵架,說不懂為什麼要花那麼多精力做這個。”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書店周末的讀詩會

然羽的再望書店就像一個站點,吸引來了同為文藝青年的老五和陳十八。

老五是做醫藥器械的,多數時候,他必須呆在手術室裡。但他一有空就往書店跑,每天至少花2小時翻書,看到好的就聯系出版社,幫然羽給書店進書。

他還在書店建立了一個劇團,做《李爾王》《枕頭人》讀劇會,也會自己寫劇本自己導,演員都是本地人,排練進度取決于大家的本職工作忙不忙。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臨海的一間小院

陳十八是1991年生的,本職工作是銀行職員,業餘時間寫詩。

周末他在書店辦分享會,介紹雙雪濤和楊超越(他是熱情粉絲)。他還辦了有且隻有一屆的“台州匿名小說家比賽”,發現住在台州的作家實在寥寥,忙前忙後,很多精力花在邀請别人參賽。

台州經濟發達,“2020年城市GDP百強榜”中,台州位列第43位。本地人講究日子要過得“需佛(舒服)”,這裡的小餐館,過了飯點就關門,絕不為了多賺錢而耽誤自己的生活。

這些996的年輕人,在這裡仿佛是個異類。到了小鎮還這麼忙,他們圖什麼?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台州臨海老城區

台州正值梅雨,格叔點上一根利群香煙,一口豆面碎,一口黃酒。

一次工作招聘的機會,他來到了臨海,一年十幾萬的收入,在這裡足夠花,工作内容輕松沒壓力。他喜歡上了小城的“慢慢悠悠、野生和包容”,決定落腳下來。

過了幾年,在北京做外企的女朋友,眼看他毫無回京的意思便搬了過來,他們在這裡成家生子。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格叔拍的“臨海百工”

10年前,臨海還是一片“文化沙漠”,沒什麼人從事文化行業。鎮上有好多手藝人,但他們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祖傳的技藝沒人學。

身為攝影師的格叔,開始在業餘時間給這些手藝人們拍照片——編草編蒲扇的、彈棉花的、制杆秤的、做棕繃床的。他把他們的故事傳到網上,聚攏了第一波年輕人。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老胡和朋友們去老街,做口述和手繪

1995年生的女生老胡,就是被“五月”吸引而留在台州的年輕人中的一個。

老胡是湖南人,但她非常喜歡探索臨海這個小鎮。她号稱“紫陽街小霸王”,紫陽街是臨海老城最主要的一條街,幾乎家家戶戶都認識她。

剛加入“五月”的時候,老胡第一個月拿到的收入是1800元,現在已經漲到正常水準。“小城市的話,考公是不錯的出路,但我沒想過。”畢業後,她沒有去大城市找工作,而是全職跟着格叔。

她知道格叔做的事賺不了錢,但她打心裡認可這事有價值,反正還年輕,不如試試看。有一個稅務機關的人來查賬,臨走還勸他們,你們這樣怎麼活得下去?喜歡能當飯吃嗎?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亦然在做圖書入庫工作

在陸瑩工作的三門縣有為圖書館,新來的館員亦然正在選書和理書。她今年28歲,3個禮拜前,她還在上海的一所國際學校做老師。來三門工作,她的薪水下降了60%。

幾年前,她曾經來過這裡做志願者。今年夏天,她覺得“擠1個小時地鐵上班的日子,一分一秒都不想過了。”立刻辭了工作來三門。

她感覺原本的那份工作讓自己變得不像自己,“每天每天都在消耗”,“我一直相信人是應該在勞動中創造價值的,是以來三門,是為了找到一份不僅不消耗我、還能滋養到我的工作。”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章瑾在小時候上學的路上,大家都喊她“二妹”

有為圖書館,是一個80後劍橋畢業生創辦的。

她叫章瑾,三門人,30歲之前的人生軌迹堪稱小鎮青年的完美範本:讀本地最好的高中,通過聯考離開小城,在劍橋大學完成學業,在頂級金融公司做IR(投資者關系)。

用三門人的話來講,“海遊章家的獨生女,是替老闆去買油田的,有出息。”

在她的金融精英圈子裡,多數人計劃着35歲之前實作财富自由,年薪達到2000萬,可以的話買一架私人飛機。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有為圖書館三門老館

如今40歲的章瑾,月工資為0,辭掉原本的工作,也不拿圖書館的薪水。她想證明,年輕人做微小的行動,也可以撬動一個地方,有自己的價值。

她辦這個圖書館的首要目标是解決“小鎮做題家”的困境:如何尋找自己的興趣,大學該選什麼專業,課外可以有哪些閱讀來拓展視野,社會和職業市場上有哪些最新的資訊。

圖書館裡對所有人開放,書都可以免費借閱。除此之外,還辦讀書推廣、社群學堂、夏令營等等活動,逐漸發展成三門市民的一個公共空間。

2012年至今,圖書館累計閱覽人數23萬,而三門人口不到40萬,館裡幾乎每天都有活動開展。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有為圖書館梅裡分館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圖書館的孩子們

最早來圖書館看書的三門孩子李晨,受到念人文學科的志願者的鼓勵,最後選擇去俄羅斯聖彼得堡攻讀社會學專業,現在一有假期就回來做志願者。

她媽媽來得更勤,活躍在女人俱樂部。這是圖書館的媽媽們組建的女性互助小組,最近在鄉下做女童和男童性侵保護。

每一年,有超過1萬人次給圖書館捐款,其中80%是三門人。館裡幾乎見不到沒有出處的物品,連一包紙巾、一把傘都寫着捐贈者的名字。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我們在台州見到的這些年輕人,大部分都不是本地人。

格叔有一回面試員工,門口烏泱泱地來了一大家子人,說是怕孩子誤入傳銷組織。

“我内心挺受傷的。後來我把辦公室從一樓搬到二樓,一樓有些簡陋,就擔心家長過來一看,覺得不正規,不讓幹。”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五月”在的永安路小院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五月”和“有為”團隊在紫陽街見面,

臨海和三門的年輕人時常互相串門

章瑾也要見員工父母。對于家長不支援這件事,她心态平和,因為實在太常見了。

有一次,衢州來的館員Gina說,她爸對她來三門有意見,要來這裡看看。章瑾立刻叫自己的爸爸出面做東,兩對父女吃頓飯。席間,兩個爸爸互倒苦水。

章爸說:“生了這麼一個奇奇怪怪的女兒,你說是不是哦。”

Gina爸說:“是的呀,上輩子欠了她們的。”

就這麼發了一通牢騷,爸爸們相談甚歡,要帶Gina走的想法,便不再提起了。

但年輕人們自己會走。外地來的館員,多數呆兩年左右就會提辭職,問亦然以後會留在三門嗎?亦然說,想都沒想過。格叔團隊裡的人也是,呆滿一年就算老員工。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夏令營工作小組讨論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老胡做公開分享

老胡在“五月”工作5年了,為什麼沒有走?聊起這個話題,老胡不說話了,在沙發椅裡越陷越深,頭低垂着。

她小時候是留守兒童,現在仍然内向,敏感。一群人聊天,她老坐在最邊上的位子;走在路上,她總跟在人群的最後,但臨海的人們很溫柔,給她耐心,讓她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團隊核心。

這5年,老胡所積累的人脈和視野,是在大城市的一個正常工作崗位難以想象的。對外接洽,内容選題,她都全面參與。

“别人跟我說,因為我做的事,她感覺在臨海的生活有變化。我聽了好開心,自己有創造新的東西,不是杯水車薪的。”

媽媽在東莞開廠,委婉地跟老胡提,要不要回來幫忙。老胡沒有應聲。這後來成為格叔的一個玩笑:如果五月辦不下去,老胡就得回去繼承廠子了。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老五在書店分享汪曾祺

老五是千島湖人,2012年來的台州。

然羽還記得剛認識他那會兒,有個年輕男人常來書店買咖啡,很沉默。總是先喝掉半杯,放在吧台上,然後去跑步,跑完回來喝掉剩下的半杯。

那是2018年,老五失戀了。這本來是離開台州的絕好時機。但是因為遇到了再望書店,他打消了離開的念頭。

他喜歡戲劇,然羽就把書店的一塊區域改成小劇場,圓他一個戲劇夢。

老五排《我愛xxx》,找不到演員,拖着陳十八上,然羽做燈光師,音響是廣場舞用的那種。首演當天一團糟,然羽幾乎沒按對過燈,老五一說話,陳十八頭上的燈就亮。竟然還有觀衆看,所有人都很開心。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老五和朋友在甕城蹦迪

其實書店開業後一直在虧損, 今年好不容易實作收支平衡,他們都覺得書店有希望了。但然羽為了兩個孩子上學,不得不搬去甯波住。

得知這個消息,老五上個月辭去了醫藥器械的工作,全職營運書店,從早到晚都呆在這裡。

他今年36歲,在正常意義上,這是一個要為了家庭責任和現實基礎讓渡個人意志的年紀。要結婚怎麼辦?要養孩子怎麼辦?但為了保住這個“小城自救團體”,老五做了這樣非常冒險的決定。

下暴雨的午後,老五一直在排一場情緒爆發的戲,捏着厚厚的紙,一次一次甩向對面的人。

他想要遵從内心的意願去生活,抛掉一些東西:“我把人生的基點轉移到這裡。它支援了我生活的動力,還有全部的野心。”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重逢之島”裡天南地北的朋友聚會

格叔最早來臨海的時候,當地話一句也聽不懂,别人罵他,他笑臉相迎。

如今他自稱臨海人,還呼朋喚友引進新人。他上周剛把自己的發小一家從山西喊來臨海買房定居。

在這之前,他邀請紀錄片導演張迪生,把精釀酒吧開到“五月”的院子裡,名字就叫“重逢”。張迪生一來,一幫搞電影的朋友也來了。

2019年,在FIRST影展上獲“一種關注”大獎的《魚樂園》,就是在這間酒館裡剪出來的。

張迪生還記得,那時酒吧剛搬進院子,勞工在裝修,有一天,格叔的孩子突然跑過來,急得大哭:“他們要把五月給毀掉了。”所有人笑作一團:“你長大了想繼承這裡啊。”

孩子不說假話,這裡有令人期待的美好日子。

離開北上廣的年輕人回三線小城工作:“我過上了月薪2000的理想生活”

奕進和朋友們在三門海邊隐居,阿茶攝

書店辦的“台州匿名小說家比賽”,第一名的作者是三門有為圖書館的一個館員,叫奕進。

奕進因為圖書館來到三門,辭職後決定留下來,隐居在一座山上,面對大海,幹點農活,全職寫作。

那篇得獎的小說,寫的是一個男人,忍受不了婚姻生活,砍斷一截手指,握在手裡,不時,打開看看。

老胡仍未決定未來去哪裡:“這裡的生活,給我太多可能性了。”

至于老五,他說:“會把留在這裡,當作人生唯一的選擇。隻剩下一條路能走的時候,我就不會被什麼困難打倒。”

*部分圖檔由“五月”和“有為圖書館”團隊提供,特别鳴謝牟芝穎

每天一條原創短視訊,每天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天精選人間美物,每天來和我一起過美好的生活,一條(ID: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