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月二,龍擡頭

二月二,龍擡頭

中式

君語

+

今天剃頭要漲價了吧

二月二,龍擡頭

農曆二月初二,是正月過後第一個隆重的節日,又稱龍頭節、春耕節、青龍節、春龍節。

春風拂面,萬物春醒,仲春的夜空裡,龍角星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古人相信,龍是中國人的信仰,它能辟邪攘災、納祥轉運,護佑着龍的傳人。

于是,人們敲龍頭、迎龍歸、剃龍頭、吃龍食等等,祈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風調雨順、平安順遂。

二月二,乃吉日。願你鴻運當頭,願疫情早日結束,願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二月二,龍擡頭

“龍擡頭”源于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作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

古人将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分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東邊的七個星宿即為“蒼龍”。

因地球與太陽的相對運動,七個星宿的位置也在不斷變化,宛如巨龍活動。

冬天的時候,“蒼龍”蟄伏于地平線下,無法觀測,待到農曆二月初二這天,“蒼龍”之“龍角”——角宿之星會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冒出頭來,也就是“龍頭”了。

這條天上的“蒼龍”,就是上古時代原始信仰之圖騰的來源之一。從此,龍是吉祥之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

二月二,龍擡頭

古人用星象标示四季,神龍擡頭亦是雨季開始,預備春耕。

《禮記》有言:“蟄蟲鹹動, 啟戶始出”,人們希望能獲祥龍助佑,百蟲盡滅,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二月二作為節日,在唐宋時萌芽。但成為全國性節日并出現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後。

據說唐德宗認為二月是萬物複蘇農事開始之際,沒有一個節日實在說不過去。

于是宰相李泌建議廢除以往正月最後一日為節的舊曆,把慶賀的日子放在春暖花開的二月初二,既有龍擡頭的好預兆,也有一年初始的儀式感。

待到元代,二月二作為節日正式定型。

二月二,龍擡頭

古代重視農耕,此日極為重要,于是發散出許多習俗,流傳至今。

此日,人們要敲龍頭、吃龍食、剃龍頭、起龍船,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龍擡頭”相關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

它是人們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龍擡頭的節日習俗都有哪些。

二月二,龍擡頭

■ 敲龍頭

二月二,是為仲春,當其時也,萬物出達,生機肆意。

人們會在這一天清早,擎長竿擊打房梁,謂之“敲龍頭”,把睡龍喚醒,驚走蛇蠍毒蟲,佑家宅平安。

當代社會雖不是人人有農田,但人人有心田,心田之耕耘更需勤勞妥帖,細心呵護。

這一天,最宜抖落掉舊日思緒的塵埃,在未來的日子裡,汲取營養,充實自我,收獲更豐沛的人生。

好年景,春開頭,祝你心田長久被滋養,永遠不幹涸。

二月二,龍擡頭

■ 吃龍食

食物總是寄托着最樸素最真摯的願望,二月二這天吃的食物不管俗常的抑或新鮮的,都得與“龍”有關。

清早,要起鍋沸水,煮一碗熱騰騰的龍須面,再卧一個雞蛋,點綴些蔥花,龍須面細長如絲,入口爽滑,有質樸的面香,簡單,又落胃。

這天包的餃子,也要講究地包成柳葉的形狀,一顆顆擺起來,仿佛“龍牙”。

如果吃餅,要記得多墊幾層油,烙熟後的餅皮有一圈圈金黃色的起酥,稱為“龍鱗”。

有些地方還有“龍眼”“龍舌”“龍耳”“龍蛋”,這是二月二這天,人們質樸的儀式感。

二月二,龍擡頭

■ 剃龍頭

仲春蒼龍露頭,謂之生發,民間認為二月二剃頭,亦是獨占鳌頭,有好意頭。

也因舊風俗中,正月裡不能剃頭。故二月二這天,很多人會去理頭發,叫做“剃龍頭”。

二月初二的時候,帶孩童去剃頭,叫“剃喜頭”,是為了健康成長。

成年人去剃頭,則是為了一年好兆頭。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年新氣象,好運長相随。

二月二,龍擡頭

說明|『中式精緻生活』緻力於中式生活美學傳承,本文為詩意生活美學編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