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端午節賽龍舟的來曆解析,劃龍舟為紀念屈原投江

說起端午節人們最熟悉的節禮就是吃粽子,其實五毒菜也是端午的食俗之一。端午節最有看頭的就是賽龍舟,每年到端午節人們都會蜂擁而至河邊看劃龍舟,替他們呐喊助威。但是有關于賽龍舟的來曆,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劃龍舟就是為紀念屈原投江,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紀念屈原投江

端午節賽龍舟的來曆解析,劃龍舟為紀念屈原投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特色習俗,每年到端午節賽龍舟是最有看頭的活動。大家一起為劃着龍船一鼓作氣駛過彼岸,站在岸邊的圍觀群衆,會鼓勵呐喊替他們助威。赢的一方興高采烈,輸的一方也不氣言再接再厲,小時候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蜂擁而至河道邊。

端午節賽龍舟的來曆解析,劃龍舟為紀念屈原投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又稱龍舟競渡,在中國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了。 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賽龍舟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端午節賽龍舟的來曆解析,劃龍舟為紀念屈原投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争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迹。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國、越國、楚國。

端午節賽龍舟的來曆解析,劃龍舟為紀念屈原投江

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展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内,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