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推門見聞︱一個有關氧氣瓶的藝術檔案

▲若你願意推開一扇門,就能看到另一個世界

電梯上到33樓,我們來到“王璜生:氣象·公元2022”展覽。

昏暗的空間,一本書的樣式的展覽前言展開在眼前。細細讀來,帶着“回應”和“期待”,開始觀展。

推門見聞︱一個有關氧氣瓶的藝術檔案

空間向裡延伸,氧氣瓶噴畫一字排開,如同肖像一般,如同檔案一般,嚴肅,但又極具對話感。不禁走近,一塊塊鏽斑、數字編号、缺口處都是一次新發現。從2020年上海《呼/吸》展覽中一個個實體的氧氣瓶,放大到成為一副肖像,使觀衆更能面對面地,與之産生交流。似乎在重新解讀王璜生老師的創作,回應并重新定義。

鐵塊互相碰撞産生的清脆聲,引人走進第二空間。燈光較之前更暗,加上稍顯神秘的音樂,置于地表之上的氧氣瓶,似乎時而漂浮于空中,時而穿梭向前,時而雲霧皆來,時而隐約不見。逆光見它,斑駁、鐵鏽使其形狀暴力,存在危險;光影正常,又讓它天生救護生命的使命,閃閃耀眼。

推門見聞︱一個有關氧氣瓶的藝術檔案
推門見聞︱一個有關氧氣瓶的藝術檔案

好像隐隐約約生出了關于生命的思考,卻又無所着落。第三空間的獨立冷靜,正好适合獨坐深思。投影的光經過頭頂射出,一位舞者在空曠的空間裡尋找、舞蹈。

推門見聞︱一個有關氧氣瓶的藝術檔案

灰沉的色調中,關于“人的生命與存在”的思考,好像在悄悄發芽。

= 關于王璜生 =

美術學博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新美術館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博物館協會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德國海德堡大學特聘教授等。

2000年至2017年任廣東美術館館長、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推門見聞︱一個有關氧氣瓶的藝術檔案

= 關于策展人 =

艾海,當代藝術家和策展人,從2010年開始從事當代藝術策劃與藝術實踐至今。

現為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創始人/藝術總監,武漢時尚潮流藝術博覽會創辦人,Big House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廣州33當代藝術中心藝術總監,中央美術學院建築與文博研究中心研究員,廣州美術學院新美術館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碩士企業導師,天津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南韓東亞大學特聘教授及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通路學者。

推門見聞︱一個有關氧氣瓶的藝術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