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儀式感的家庭,養不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很多孩子在乎的儀式,在成人看來,比較無聊。

但正是你們覺得的無聊,卻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精神養料。

mdash;—鹿媽

之前,去學校接女兒,看到小區門口收廢品的那對父母,用五顔六色的氣球把三輪車裝飾一新,還買了一個芭比娃娃。

問起原因,父親搓着手腼腆地說:“今天是我女兒的生日,我們一起來接她。”

他們的女兒走出來,驚喜地像隻小鳥跳上三輪車。

一家三口笑意昂揚又拉風地回家去了。

心理學家說,孩子的童年需要“四種營養”: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其實,還有一種重要的“營養”在孩子的成長中必不可少,那就是儀式感。

有儀式感的家庭,養出的孩子才會更自信、有力量,更有讓自己快樂和幸福的能量。

1

女兒3歲時,我給她辦了一個生日派對,挂了氣球,買了大蛋糕,定了披薩,請了她的小夥伴來慶祝。

那一年,剛買了房子,老公和我卡裡的錢隻剩6千元。

老公怪我浪費,說飯都快吃不上了,就别學人家富養孩子了。

我搖搖頭,給他放手機裡的錄像。

女兒戴着生日帽,在夥伴的簇擁下吹蠟燭,她眼睛裡閃着笑和光芒,比任何一天都顯得開心、滿足。

睡覺時,她緊緊摟住我的脖子,親了我一下,小聲說:“我愛你,媽媽。”

她甜甜地睡了。我有點想哭了。

平時,她是老師眼中的小調皮,爸媽嘴中的小磨蹭,路人眼中的小孩甲乙丙丁,而那一刻,她感覺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這樣富有儀式感的時刻,這樣獨特的一天。

這一刻,這一天,她是自己的“王”。

孩子比誰都需要這種自尊感、驕傲感和自信感,因為那是他們成長的力量。

小時候,我每年過生日,媽媽都會親手擀面,炒幾個小菜,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吃頓面。然後,爸爸用自行車載着我跟媽媽,去照相館照一張小小尺寸的全家福。

長大後,我帶着老公、孩子回娘家,一家人在燈下翻看被媽媽細心儲存的相冊,點評着,說笑着,那是我們都感覺幸福滿滿的家庭時刻,也讓我感覺做爸媽的女兒真幸運。

富養孩子,不一定是買多少禮物,花多少錢,而是多給孩子一些生活上的儀式感:

睡前摟着孩子講一個小故事,那會成為他一生都感覺安心的陪伴;

早晨給孩子精心準備一頓早餐,父母的愛會讓他懂得要吃好人生每一餐。

衣着整潔地準時出席孩子的家長會、演出、畢業典禮,期待和重視會賦予孩子目标感和使命感,不用催促,他自會努力……

而被父母忽視的那些孩子,就沒這麼幸運了。

女兒班上有元旦親子活動,邀請父母們參加。

小楠的爸爸說工作太忙,哪有時間參加這些亂七八糟的活動,媽媽說一個閑着的小孩非讓兩個大人都陪着,早晚慣壞你們。

那天,除了小楠的父母,其他父母都到了,大家一起開心的遊戲。

隻有小楠一個人落寞地坐在角落裡,倔強地拒絕所有邀請。

父母的缺席剝奪了孩子的儀式感,自卑心理讓孩子的積極性被嚴重打擊。我們都想讓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可隻有被認真愛過的孩子,才會懂得如何去愛啊!

沒被用心疼過的孩子,一生都在卑微地追尋着飄渺的幸福。

而那些被父母重視、在意、寵愛,用一個個儀式感“喂養”大的孩子,會在平凡日子的寂寞、重複生活的繁瑣中,仍然有所期待,追尋趣味,覓得小快樂,收獲大幸福。

2

9月份,孫俪過生日,鄧超發了一條簡單的祝福微網誌。

細看配圖,卻溫情滿滿、儀式感十足。

從1月到9月,每當鄧超手機上的時間是9點26分時,他都會截屏儲存。

因為,9月26日,正是孫俪的生日。

結婚7年,這對夫妻一直保持着足夠的婚姻儀式感。

這種幸福互動也影響着他們的孩子。

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家庭裡最好的儀式感。

父母相愛的儀式感,就是每個孩子的終身安全感。

有個挺好的朋友說:他從來都感覺不到父母之間有愛,家裡也從沒有過什麼有儀式感的事,父母也沒有任何興趣、愛好,每天就是吃飯、睡覺、幹活,甚至都沒辦法好好聊個天。從小他跟姐姐就生活在戰戰兢兢中,生怕說錯一句話,打破一個碗就引來一場家庭大戰。長大後,他對自己的家沒有一點歸屬感,也不太願意跟父母交流,已經3年都沒有回家過年了。

生活終歸是平淡和重複的,甚至是一地雞毛,冷漠隻會換來無盡的怨怼,唯有相愛才能生出幸福。

父母好好對待生活,生活才能好好對待你和你的孩子。

每一個來過我家的同學,都會悄悄問:“你爸媽感情怎麼這麼好?”

是的,我父母的生活裡,充滿了小情調和小儀式。

他們經常在周末一起下圍棋,爸爸每次都會讓媽媽幾個子兒;

爸爸喝酒,也會給媽媽倒一杯。不太會喝的媽媽笑眯眯地抿一口,又倒回爸爸杯裡;

媽媽的衣櫃裡永遠不缺最愛的紫羅蘭色,都是爸爸買給她的。

這些小儀式感的背後,無非是走心二字。

他們也有沖突,但會盡快和好,畢竟肯花時間和心思取悅的人,又怎麼會不願意耐心解決争端?

父母的關系也讓我的婚姻受益頗多。

如果老公加班,會帶我最愛的鴨脖兒給我;如果他出差,行李箱一定是我幫他收拾。

我悄悄觀察過,每當我跟老公嬉笑打鬧的時候,旁邊的女兒也會特别放松、開心。

父母相愛,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心和幸福源泉。

這樣,孩子才能放心地去學習、去成長,才能擁有積極生活的心理能量。

長大後,他們會将父母間的儀式感“搬運”到自己的戀愛和婚姻裡,擇良人,懂恩愛,複制幸福。

3

以前看《父母愛情》,對梅婷飾演的安傑很有感觸。

她帶着孩子,跟丈夫江德福定居到一個小島上。

在那個小島上,除了軍人就是漁民,物資貧乏,生活單調。

安傑帶來一大箱各式各樣的杯子——喝紅酒的、喝咖啡的、喝茶的……

鄰居張大姐說:“喝個水咋還用這麼多杯子?你有這麼多杯子,一輩子都打不完啊!”

下班後,安傑請同僚葛老師在院子裡的涼亭裡喝咖啡,花瓶裡插幾隻紅玫瑰,還将漂亮的洋裝借給葛老師穿。

陽光充盈,微風簾動,葛老師品了一口咖啡,羨慕地說:“你這兒可真有情調,就像電影裡似的。這樣的日子可真好啊!我什麼時候才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呢?”

安傑的日子到底是種什麼日子呢?

其實,就是一種有儀式感的日子。

有了孩子後,工作要趕,孩子要看,老公要管,家務要做,有多少女人在日複一日的油鹽醬醋、雞毛蒜皮中熬成了沒有活力的黃臉婆。

慢慢的,我們看到的隻有眼前的苟且,哪裡還有什麼詩和遠方?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缺少了那麼一點點儀式感。

用漂亮杯子裝水,水的滋味也許一樣,但心情不一樣。

在院子裡與好友閑坐,看到的風景也許一樣,但感覺不一樣。

在簡單重複的日子裡擇一個午後給自己,時間也許一樣,但回憶絕對不一樣。

儀式感并不難,就是給生活一點小空閑,一點小情趣,一點小心思,一點小美感,但它卻能大大撫慰我們那顆疲憊、受傷、幹竭的内心。

做有儀式感的事,是一個女人、一個媽媽熱愛生活、讨好自己最可愛的模樣。

劉烨的法國妻子安娜,也是一個很有儀式感的媽媽。

春節,她帶着孩子們包餃子、給父母磕頭,在國外的家中貼上福字和春聯。

她會跟劉烨一起給8歲生日的兒子寫卡片,希望他長成小男子漢。

父親節,她會帶着孩子去劇組探班,為劉烨慶祝。

安娜說:“我喜歡做有儀式感的事,它會提醒我們:時光不是虛度,要好好珍惜餘生。”

媽媽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們都不會太差。

兒子諾一和女兒霓娜多才多藝、乖巧、善良,經常跟媽媽一起給孤寡老人送年貨。

心理學家說:

那些能一代代傳承“家庭儀式感”的家庭,親子關系更幸福,孩子的歸屬感、安全感、目标感都很高,甚至身體更健康、學業成績更優秀。

一個在儀式豐盈、情感充沛、被父母認真對待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又怎麼會沒有制造幸福的能力,沒有積極向上、自我激勵的成長力!

4

作家王小波說:

一個人隻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在每天的忙忙碌碌、周而複始中,唯有儀式感能賦予生活更多意義和一些詩意。

儀式感,能讓孩子在最貼近我們的那幾年,收獲值得一生回味的人生體驗。

儀式感,能讓孩子在父母營造的幸福中,生出勇氣、底氣和動力,奔向自己的人生。

有儀式感的家庭,才能有幸福滿滿、豐盈明亮的孩子。

做對好父母,可不能偷懶哦!

(責任編輯:李東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