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詩詞,狗屁不通?草率了!7副乾隆的對聯,讓你刮目相看

說起乾隆帝的文學水準,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附庸風雅的“草包”。

網上各種文章說,乾隆一輩子寫了四萬多首詩,但是沒有一首好詩。乾隆寫的詩越多,垃圾就越多。

還有文章說,乾隆各種在珍貴古籍名畫上蓋印章,簡直是對墨寶的一種侮辱。

誠然,乾隆身為帝王,他的文學水準無法與專業詩人相媲美。

也因為乾隆的帝王身份,是以乾隆的詩大多缺乏生活深度,與先前的台閣體類似,無法打動人心。

但若是以認為乾隆的詩詞狗屁不通,認為乾隆完全不懂詩不懂文,隻怕是草率了,隻怕是“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了。

就這麼說吧,乾隆至少是經曆過傳統私塾教育的熏陶,乾隆的詩再不通,也比現在還寫近體詩的大多數網友寫得好,寫得妙。

很多人嘲笑乾隆寫詩就是狗屁,但要是讓他們寫出和乾隆一樣的詩和對聯,隻怕絞盡腦汁也難以寫出一些類似的詩與對聯呢。

因為,舊詩詞在現代早已經衰微,慢節奏的詩詞也不适合快節奏的生活氛圍。

大多數網友所謂的詩也是矯揉造作,毫無生命力,在“詩與生活”的“疏離”上與乾隆帝并無二緻,而在詩歌技巧的表達上,隻怕還遜色乾隆許多。

不過,今天主要還是聊聊乾隆帝的對聯水準。

雖然對聯與詩并不相同,我更是一直反對把律詩的對仗與對聯的對仗等同起來。

但是“吟詩作對”,對聯的水準多少和詩詞水準有所關聯。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對聯達人。大家一定要動動手指,關注我呀。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7副乾隆的對聯,讓你對乾隆的文學水準刮目相看!

乾隆詩詞,狗屁不通?草率了!7副乾隆的對聯,讓你刮目相看

第1副對聯:深心托豪素;懷抱觀古今。

這是乾隆題寫故宮“三希堂”的對聯。三希堂,取自“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之意。

不過,三希堂的三希,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因為這個書房存放了王羲之《快雪時睛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三樣絕世墨寶,是以而有“三希”之命。

我們來看這個對聯,屬于舊時對聯中常見的“集句聯”。

上聯出自南北朝詩人顔延之的《五君詠》:“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

所謂“豪素”,也就是筆和紙,乾隆借此表明自己對書畫的醉心。

下聯則出自南北朝時詩人謝靈運的《齋中讀書詩》:“卧疾豐暇豫,翰墨時間作。懷抱觀古今,寝食展戲谑。”借此表明乾隆自己博通古今,胸懷曠遠。

集句聯都是用前人的字句,看上去很簡單。但集句聯最重要的是“說自家話”,集句所成要與自己的身份、情感相比對。以此而論,乾隆這個對聯,還是頗有水準的。

乾隆詩詞,狗屁不通?草率了!7副乾隆的對聯,讓你刮目相看

第2副對聯:勝賞寄雲岩,萬象總輸奇秀;清陰留竹柏,四時不改茏蔥。

這是乾隆題寫皇家園林的對聯。上聯說,鬼斧神工比不上精心構造的“雲岩”,此處風景的“奇秀”,令人啧啧稱歎。

下聯說,四時交替變化,但是這裡卻一直保持着青翠茂盛的草木,讓人心曠神怡。

上聯凸顯人工,下聯展現自然,兩者互相輝映,頗見構思之妙,“結構”之精。

第3副對聯:生全孝,死全忠,拚此身報答君親,忍辱含冤,志士仁人今感泣;朝在潮,夕在汐,憑浩氣流行江海,禦災捍患,吳山越水古英靈。

這個對聯是乾隆寫伍子胥廟的對聯。伍子胥當年為了報仇,忍辱含冤,幫助吳國稱霸,最終攻入楚國,報仇雪恨。

伍子胥為吳國十分忠心,但是不被夫差了解,最終伍子胥含冤而死,在民間傳說裡成為了“潮神”。

上聯贊美的是伍子胥為了父親報仇的孝心,和對吳國的“忠心”,生死之間,對比鮮明,讓後人無比感動。

下聯贊美的是伍子胥死後化為潮神,在天地間留下了浩然之氣,為老百姓“禦災捍患”,造福人間。

乾隆詩詞,狗屁不通?草率了!7副乾隆的對聯,讓你刮目相看

對聯高度贊美了伍子胥,展現了乾隆對于漢文化的吸收和服膺,也展現出乾隆不錯的文學功底。

有的朋友可能納悶,這個對聯對仗不工整啊,吳山越水古英靈對不上志士仁人今感泣啊。還有的朋友說,朝在潮,夕在汐也對不上生全孝,死全忠啊。

乾隆詩詞,狗屁不通?草率了!7副乾隆的對聯,讓你刮目相看

其實,這是對聯的自對規則。朝在潮對夕在汐,這是結構的對仗。

同樣,生全孝與死全忠互對。

志士仁人今感泣,感泣兩個字,意思類似,通常連用,卻可以當成感和泣自對。

同理,英靈兩個字,英和靈自對,是以根本就不用管上聯“感泣”和下聯“英靈”的對仗。

看多了對聯的朋友,自然明白我的意思。不懂對聯的朋友,我說再多,也沒有用。

我說了很多遍,現在還是得不厭其煩說,一歎。

乾隆詩詞,狗屁不通?草率了!7副乾隆的對聯,讓你刮目相看

第4副對聯:雉扇排雲,花紅鳴劍佩;莺簧送暖,柳綠拂旌旗。

這是乾隆寫頤年堂的對聯。對聯色彩鮮明,聲色和諧,畫面感十足,令人見對聯如見景色,水準頗為不凡。

第5副對聯:指雲際千峰,興懷蜀道;聽松間萬籁,頓入梵天。

這是乾隆寫梵香寺“來遠齋”的對聯,對聯之妙,在于從“來遠”二字興發,巧妙融入名字而無痕迹,頗見用心。

對聯展現了悠然念遠和超然脫俗之意,與佛門的禅意互相貼合,松與雲的意象,恰恰與作者心中的情思形成映照,足見功力。

第6副對聯:大楦頭小楦頭,乒乒乓乓打出窮鬼去;粗麻繩細麻繩,吱吱嗄嗄拉進财神來。

民間故事,乾隆喜歡微服私訪,某一年春節,乾隆溜出宮門,發現一家鞋店的大門前沒有挂燈籠,大門上沒有貼對聯。

乾隆很納悶:“大過年的,為什麼冷冷清清呢?”然後乾隆就進去詢問店老闆。

乾隆詩詞,狗屁不通?草率了!7副乾隆的對聯,讓你刮目相看

店老闆說:“我去年的生意特别差,都快揭不開鍋了。都沒錢請先生寫春聯呢。”

乾隆喜歡附庸風雅,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寫對聯的機會。

乾隆就說:“拿紅紙過來,我免費幫你寫春聯。”

然後,乾隆就寫下了這個春聯。對聯主要圍繞鞋店老闆的“鞋”生意而寫,運用象聲詞形成了一種朗朗上口味道上佳的韻味。

同時,“打出窮鬼去”和“拉進财神來”,語言通俗口語化,動詞選用非常形象準确雅俗結合,很有水準。

鞋店老闆一看,十分喜歡,連連道謝:“謝謝先生,謝謝,謝謝。”

沒多久,有人在店門口認出這是乾隆的筆迹,一下子就傳開了。這個鞋店頓時身價百倍,生意興隆,店老闆笑開了花。

第7副對聯:堯舜生,湯武淨,五霸七雄醜腳耳,漢祖唐宗,也算一時名角,其餘拜将封侯,不過掮旗打傘跑龍套;

四書白,五經引,諸子百家雜曲也,杜甫李白,能唱幾句亂彈,此外咬文嚼字,都是求錢乞食耍猴兒。

這副對聯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堯舜生、湯武淨、五霸七雄醜末耳,伊尹太公便算一隻耍手,其餘拜将封侯,不過搖旗呐喊稱奴婢;

四書白、六經引、諸子百家雜說也,杜甫李白會唱幾句亂彈,此外咬文嚼字,大都沿街乞食鬧蓮花。

據說對聯是紀曉岚所寫,也有說是大内宮廷高人所寫。

當然,還有不少說法,認為對聯是乾隆本人所寫。

因為對聯的氣魄很大,非乾隆這種帝王,不能有此氣魄。

《南亭聯話》就采用了這種說法:“相傳出自高宗禦筆,其口氣之闊大,宜哉。”

其實這種民間傳說,真實性就很難考證了,姑且認為是乾隆的手筆吧。

乾隆詩詞,狗屁不通?草率了!7副乾隆的對聯,讓你刮目相看

上聯把戲曲舞台上的生旦淨末醜與他們所扮演的曆史人物結合起來,說曆史的角色其實也就是在人生大舞台上面的“生旦淨末醜”。

古往今來,隻有堯舜湯武、五霸七雄、漢祖唐宗這些角色算得上主角,至于其他人物都是跑龍套的。

下聯從文人的角度來看戲曲,說四書五經就是戲曲中的念白了,諸子百家的學問呢就是戲曲中的雜曲,至于杜甫李白的詩呢隻能算是戲曲中的“亂彈”了。

剩下那些文人作品,就更加不入流,隻能算是街邊那種“耍猴兒”的賣唱水準了。

乾隆詩詞,狗屁不通?草率了!7副乾隆的對聯,讓你刮目相看

這個對聯亦莊亦諧,口氣很大,有些诙諧,有些巧妙,上下古今,包羅萬象,确實是大手筆,令人稱道不已。

大家對乾隆的對聯如何看待呢?大家還知道哪些精彩對聯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點贊、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這對我很重要。我是真遊泳的貓,再次感謝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