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山有這麼一群年輕人,用“中國紙本”講故事……

紗網浸入破壁機制作成的紙漿中,傾斜着抄起,一張手工紙浮現出來,等到晾幹即可做成燈罩、扇面、屏風、筆記本封面等工藝品。

在金山區楓泾鎮新義村的紙觀堂·創意工坊,體驗者不僅僅能學習抄紙、染紙、傳拓、雕版印刷、裝裱裝訂等傳統手工藝,同時能了解到一張紙是如何從原料到成品的。

金山有這麼一群年輕人,用“中國紙本”講故事……

紙觀文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觀玄文化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觀玄文化集團董事長金沛瑤和她的團隊選擇了“科技漢紙”這條頗具挑戰的探索之路。在這條路上,她們已走了14年,不隻緻敬過往,更要将傳統工藝帶往未來。

觀玄文化集團董事長 金沛瑤

“一本傳統漢紙裝幀的書靜靜地擺在那裡,即便未翻開就使人感受到美,其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無聲表達。”

一冊冊仿古裝訂的線裝書、充滿智慧哲理的文字,讓她在捧讀時感受到自己與這個綿延千年的文明之間的深刻聯系。

然而,僅在調研階段她就遭受了打擊:從全世界看,西式圖書的機械化生産已經發展了二百多年,成為高度自動化的巨大産業,但是在中國,漢紙制造、漢紙印刷和漢紙圖書的裝幀工藝一直停留在手工作坊時代。

為了打破困局,金沛瑤在其觀玄文化集團旗下創立紙觀文化科技公司,組織文化學者、科研人員和工程師成立漢紙文化産業化研發團隊。團隊經過近十年努力,建立起“漢紙産品數字化生産全流程技術”模型,作為技術研發路徑的指導總綱領,研發出植物纖維分離提取技術、研究漢紙無水制造技術、漢紙可變資料水墨印刷、漢紙圖書裝幀柔性生産技術;并聯合國内軟體和裝置制造企業生産出全套數字化生産裝置,建構起“漢紙數字水墨印刷全能工場”,要将傳統漢紙圖書的生産從手工作坊時代,推進到數字智能化生産時代。

“儲存在非遺裡的造紙術是我們的來處,但不是終點。”

在攻克技術難關的同時,團隊也面對着傳統匠人的質疑。在拜訪全國各地非遺造紙傳承人的時候,團隊聽到了許多聲音,很多人不認可漢紙機械制造,認為機器制造的漢紙不是漢紙,也堅持認為,漢紙因其柔軟透氣的屬性也不可能實作機器印刷。

金山有這麼一群年輕人,用“中國紙本”講故事……

隻有用一次次攻關回應質疑,鼓舞大家傳承發揚。工業化生産漢紙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造紙原材料的來源保障,純手工制作紙漿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高污染,為此團隊研究實作了紙漿生産的零排放無水生産。初期在對膠版紙造紙裝置進行改造時也遇到大量問題,膠版紙造紙裝置隻适合膠漿,不适合漢紙水漿的要求。不得不對其進行大幅度改裝,再根據改裝定型,最後根據實用回報設計了一套專門用于漢紙生産的裝置。

漢紙柔軟、高透氣性和高度純淨,不适合通用膠印裝置印刷,甚至連漢紙進入膠印機都實作不了。為此研發團隊避開膠印方式,選擇當時尚處于發展初期的數字印刷技術。公司不得不耗資1800多萬元從德國進口裝置,但進口印刷裝置并不适合漢紙印刷,軟體使用成本、維修服務成本和零配更換成本高昂。幾次嘗試在國内定制“平替”零件效果不理想後,團隊幹脆甩開了德國機器,尋找國内的機械設計公司,為漢紙量身打造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中國制造的機器和工藝流程。團隊與煙包印刷裝置公司合作,研發在單色藥監碼技術基礎上開發四色數字噴墨印刷技術。機器有了、工藝有了、技術也突破了,制造出來的全國首套漢紙數字水墨彩色印刷裝置,直接将裝置成本降到了原來的1/10。

漢紙印刷需要礦物顔料水墨,還需要研發出适合作漢紙印刷的礦物顔料墨水,必須具備傳統顔料墨水的性能,還要達到與高精度噴頭的比對。為此團隊與納米技術研究機構聯合,研發出納米礦物顔料墨水系列,印刷品質達到甚至超過了膠印。

“我們的機器可以完成16種傳統裝幀方式印刷和裝幀生産,取代傳統的漢紙手工印刷、裁切折頁,效率達到手工作業的10倍。更大的産能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更多承載中國傳統文化的紙本可以走入千家百戶,讓更多人觸摸和閱讀。”紙觀文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技術戰略顧問、研發負責人李懷乾介紹。

金山有這麼一群年輕人,用“中國紙本”講故事……

憑着親民的價格、高端的品質,“科技漢紙”迅速成為各家文化機關的關注焦點,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人民日報社人民文創、西泠文創、首都師範大學數字文獻研究所、浙江省圖書館古籍保護中心、西泠印社出版社、中國美術家協會等百餘家國内頂級文化學術科研機構、文博機構和出版機關成了他們的戰略合作機關。他們還用免費的古籍複制服務作為交換,拿回了不少流失海外的珍貴文獻的數字文本,無償捐贈給國内圖書館、博物館。

今年2月初,觀玄文化集團和金山區楓泾鎮新義村簽訂了項目合作協定,将在這裡鋪開更大的藍圖。秉持“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的”初心,楓泾紙觀成為融合科創、農創、文創的“三創”叢集産業項目。

正在籌建的長三角漢紙現代文化營運中心和示範基地,包括已在新義村落成的三代塾研學館《紙觀堂·創藝工坊》,和即将啟動的漢紙數字水墨印刷全能工場、漢紙活态工藝體驗文化園,也将一同講述紙上的“中國故事”。

資料:光明日報用戶端

編輯 | 程佳域

責編 | 俞蘿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