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0、90後中生代成主力,安信研究正下一盤恢複榮光的大棋,專訪所長邵琳琳:長期主義的“家文化”打造成型

作者:财聯社

财聯社(深圳,記者 黃靖斯、吳昊)訊,作為賣方研究的領軍者之一,安信研究中心憑借着過硬的研究實力,在賣方研究版圖一直有着重要地位,2021年頻繁的人員流動卻讓這家老牌研究所一度被打上“強将流失”的烙印。

當下賣方研究是行業重頭戲,頭部券商在加碼,中小券商也在搶布局,人員流失下的安信證券研究棋局要怎麼下?答案已在半年内給出。

一是人員流失已成為過去式,新生力量已基本補充到位。洗牌過後的安信研究,在87年出生,年僅35歲的女所長邵琳琳的執掌下,有着80後為代表的一波中生代的支撐,也有着90後研究新星的力量充實,有沖勁,有幹勁,成為新團隊的特色。

二是重建後的團隊與以往不同,成員不是“雇傭軍”,奉行長期主義的“家文化”正打造成型。在全市場一流的頭部标杆型研究中心目标下,産業思維、長線思維、内部協同和支援、重點行業重點關注是安信研究中心重點強調的四大抓手。

研究業務正被安信證券提上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與企業文化、數字化轉型一道,研究業務被董事長黃炎勳明确為公司三大重點工作之一。動蕩期過後安信研究中心正呈現何種面貌?内外協同發展未來要下一盤怎樣的大棋?财聯社專訪了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邵琳琳。

80、90後中生代成主力,安信研究正下一盤恢複榮光的大棋,專訪所長邵琳琳:長期主義的“家文化”打造成型

從首席到管理者,邵琳琳也完成了個人角色轉變,不再是自我發掘,而是要成就他人。“園丁”是邵琳琳給自己打出的标簽。在角色轉換過程中,“長線思維”是邵琳琳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

“在團隊管理上,我們将把長線研究思維提升至文化層面的高度;在研究中心的發展中,也會進行持續性穩定性的長期投入,其他的就交給曆史去沉澱。”邵琳琳談到。

擔任所長後的邵琳琳将自己的微信簽名改為“看見”,發現大家,成就大家,見證大家,作為一名管理者,是邵琳琳對自己明确要求。“唯有熱愛,才可抵擋歲月的漫長”,作為入行10年多的“老研究員”,結束專訪時,邵琳琳這一句總結,或引發很多賣方研究的共情。

80、90後中生代成主力,安信研究正下一盤恢複榮光的大棋,專訪所長邵琳琳:長期主義的“家文化”打造成型

僅半年時間,安信研究新生力量補充到位

去年8月,邵琳琳出任安信研究中心的新掌門。2011年入職,作為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邵琳琳入職安信已10年之久,3年後的2014年即成為新财富環保最佳分析師,以此成為榜單常客。為何邵琳琳成為所長新人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博士曾有這樣的評價——邵琳琳是我們的“子弟兵”、有市場影響力、年輕力量、私心不重……種種标簽中,我們或可找到答案。

重建團隊是第一大難題。2021年8月甫一到任的邵琳琳就面臨着新使命,搭班子、建團隊迫在眉睫,如何提高新團隊的戰鬥力,快速打出品牌影響力也是當務之急。

短短半年内,在邵琳琳執掌下的安信研究中心,團隊和制度新變化已悄然而至。這其中的重要支援力量,有來自公司的整體重視,也有各部門的協同支援,安信研究中心通過外引和内部提拔并舉的方式,引入了一批“有才華的新銳分析師”,目前“新鮮血液”基本上已補充到位。

新補充的研究力量呈現兩大特征:一是更年輕有沖勁,二是專業上更能打,有着良好的業界口碑。

截至目前,安信研究中心已經迅速完成7個新團隊的招錄群組建,後續還有2-3個團隊即将到崗到位。“随着外部優秀人才的補充與原有分析師的優化調整,我們相信過不了多久傭金情況就會明顯改善。”邵琳琳對未來充滿信心。

對于選拔人才的标準,邵琳琳奉行的原則是“不拘一格、能者居之”,能力方面尤其注重具備“金融+産業+技術”的複合思維。在提攜新人的做法上,邵琳琳也始終相信,“隻要給予年輕分析師足夠大的舞台,他們也同樣能夠綻放光彩,為研究中心貢獻價值的同時實作個人奮鬥的價值。”

在“不拘一格、能者居之”的用人标準下,一波90後或接近90後的新星冉冉升起,比例已超過50%。

如何管理團隊?重新破解這道難題

研究員高頻流動是賣方研究所的一大“特色”,也是賣方研究所管理層面的一大難題。分析師的職業發展路徑決定了,他們通常會被更高的激勵機制吸引,抑或根據個人職業發展規劃進行調整。吸取曆次人員流失的經驗和教訓後,安信研究中心也摸索出了一條具有安信特色的團隊管理辦法,其重心将聚焦研究中心“家”文化、激勵機制優化與人才内部培養三方面。

一是通過“家”文化增強分析師的集體認同感和歸屬感;二是通過具備競争力的市場化激勵機制;三是注重以内部培養為主的人才儲備形式,從實習生開始,到應屆畢業生,再到新入行的分析師,通過所長定期交流、優秀資深分析師“傳、幫、帶”、内部頭腦風暴等方法,在不斷交流和探讨中促進他們不斷成長和蛻變。

激勵機制方面,目前安信研究中心的内部協同和支援業務已經實作了市場化的定價機制,是以激勵機制上将秉持對外部傭金和内部服務收入進行綜合測算,兩條腿走路。如邵琳琳所言,安信研究中心目前業務主要在于外部分倉傭金、内部協同和支援,未來會在多條新業務線上不斷豐富和拓展創收方式,也将繼續按照綜合收入貢獻的派點為主要市場化薪酬考核體系。

同時,研究中心内部的管理架構、制度規範性等發生了顯著變化,其日常運作、團隊間的協作、成員間的溝通相較于以往更為順暢高效。

對于未來發展目标,邵琳琳強調的一點是,在目前階段,無論是公司,還是研究中心自身,對于安信研究中心的定位是一貫且明确的,就是要成為全市場一流的、内外兼顧的、具備重要影響力的頭部标杆型研究所。

如何做到内外兼備?首先展現在對外服務上,在賣方機構市場化競争日趨激烈的環境中,敢于、善于、強于發出自己的聲音。

邵琳琳認為,做好服務機構客戶“老本行”之外,也需不斷加強和拓展更多一二級關聯服務,例如對新興産業/行業的研究報告有助于投行客戶尋找到更多好項目;同時,對于零售客戶,通過推出相應的研究産品供投資顧問參考。“在這個領域,我們正在打造一支具備綜合服務能力、品牌特色化、并緻力于形成重要市場号召力的研究團隊。”邵琳琳補充。

在内部賦能上,安信研究中心的做法是,發揮協同效應,在投行業務、投資業務、财富管理業務、産業規劃和咨詢等方面為公司與國投集團提供更多的支援。目前,研究中心已經與公司内部和國投集團其他業務條線形成清晰的合作機制,并配套以合理的激勵機制,内外協同機制不僅順暢打通,一批示範性内外協調項目也成功落地。

關于對内對外協同,邵琳琳用一句話總結,即“對外,以客戶認可度和價值創造為核心衡量标準,切實為客戶投資辨析方向,保駕護航;對内,建立一套完備的内部服務項目和評估體系,例如鼓勵分析師積極參與企業服務項目和深度參與财富管理的業務等。”

堅持長線思維,以四大關鍵詞作為未來布局方向

長線思維是邵琳琳反複提及的,不僅僅是研究的長線思維,更展現在管理理念等等。

觀察行業可發現,不僅賣方研究要有長線思維,持續穩定的人力與資本投入,也是推動賣方研究發展不可缺少的“企業長線思維”。

在成為全市場一流的頭部标杆型研究所發展目标下,邵琳琳也提煉了四大關鍵詞作為未來布局方向:産業思維、長線思維、内部協同和支援、重點行業重點關注。

首先是産業思維。邵琳琳認為,這不僅是由于近年來産業賽道投資受到市場的日益重視,也更是基于對自身十餘年深耕環保領域産業研究過程中的思考。在她看來,産業研究10年以上的積澱,讓她深感于深度型産業思維之于研究中心發展的重要性。“産業政策、産業一體化、産業生态、産業驅動力等相關研究都是我們強調的關鍵發力點。”她補充說。

其次是長線思維。“目前價值投資已是市場主流,發現價值并長期持有的理念逐漸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投資者認可。”邵琳琳認為,這同時也要求研究員在嚴守合規底線的同時,需要具備長線思維,“後續對于企業長期投資投資的深度研究我們也将投入更多精力。”

同時,從研究員到管理者的角色轉換過程中,長線思維也是邵琳琳一以貫之的核心理念,“在團隊管理上,我們将會把長線研究思維提升至文化層面的高度,并從容面對研究中心的各項發展變化。”

第三是加強内部協同能力。邵琳琳表示,研究中心除了本身的傭金分倉業務外,對券商其他業務的支援和帶動也十分重要,包括投行業務、投資業務和财富管理業務等。是以必須充分發揮研究中心的内部協同和支援功能,對整個券商業務發展将有極大的促進。

第四是重點行業重點關注。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對新興産業等重點研究方向進行重點覆寫,包括綠色環保、高科技産業、高端制造業、新材料、大消費等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産業,以及将新能源、TMT、軍工、智能化、國産替代、專精特新、能源轉型等細分領域為抓手去作重點培養和關注。邵琳琳談到,“随着大陸經濟深入高品質發展,産業結構轉型更新不斷推進,對于重點産業、行業、賽道,我們會投注更多關注,并在資源上予以更多支援。”

“事實上,在更早的階段,安信研究中心就已經搭建完成了内部協同機制,且已有非常成熟的項目落地,内部機制非常通暢。”她同時強調,新加盟的分析師,在理念上更加一緻,在内部協同方面也具有更強的認同感。

“長期主義,意味着我們有着自己的耐心與堅持,這也是戒驕戒躁和打造自身發展堅韌性的過程。”邵琳琳的補充闡述,讓我們對安信研究中心踐行的長期主義,有了進一步具化的了解。

向機構藍海突圍,布局财富管理和企業服務

在賣方研究傳統商業模式走到瓶頸的當下,研究所之間的比拼不再囿于分倉傭金的激烈争奪,破局無處不在。從服務對象來看,傳統的公募基金的服務市場已成厮殺紅海,如何在深耕紅海的同時,向更廣闊的财富管理和企業服務市場進軍?邵琳琳帶來了安信研究中心的兩大突圍經驗。

邵琳琳認為,财富管理的落腳點在零售,企業服務的落腳點在投行。針對這兩大業務的突圍,來自公司與國投集團内部的強大支援以及部門間的合作暢通的機制是關鍵的破局要素。

對于财富管理類業務,安信研究中心會定期組織分析師參與财富管理業務讨論,并鼓勵參與财富管理部門合作項目,進而實作對零售業務條線的支援;在企業服務層面,對于産業、行業、賽道的深入研究對觀測當下、判斷未來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進而可以更精準地把握市場定價,進而在賦能投行業務的同時助力實體經濟。

随着注冊制的全面實施,投行業務愈發成為研究所發展企業客戶的流量入口,定價能力也成為研究價值擴張的最重要展現之一。邵琳琳認可的是,注冊制的實施對于券商研究業務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未來對于市場定價的需求和要求将越來越高。一直以來,由于賣方研究的同質化和産能嚴重過剩,出現了普遍的“重服務、輕研究”局面,而注冊制的實施将引導券商研究所重新關注如何提升研究實力。

在市場定價功能層面,安信研究中心已經進行了前瞻的研究規劃和人員布局,後續我們将針對新股定價和企業上市後定價提供更多的研究服務。同時,也将不斷增強分析師的産業研究深度與公司定價能力——在邵琳琳眼中,這是未來成為優秀分析師必備的技能與基礎。

實作從研究員到管理者的轉變,新角色更像園丁

邵琳琳認為,對于券商分析師這個職業,年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資本,工作出成績往往也是在入行3-5年左右出來,“對于提拔新人,我們主要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從安信這個大家庭當中成長起來,成為未來研究中心的中流砥柱。”

這恰恰也是邵琳琳自身的成長路徑,作為85後“中生代”,邵琳琳畢業于上海财經大學和武漢大學,獲得數學、金融學雙學士和經濟學碩士。畢業之後于2011年加盟安信證券研究中心,3年後上榜新财富并成為榜單常客,曆任環保及公用事業首席分析師、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

從研究員到管理者,邵琳琳認為最大的轉變來自于自我定位,“在研究員的角色上更多考慮的是自我發掘,但在管理者的崗位上則更多考慮成就他人。” 現階段,承擔更是“園丁”的角色。

站在“園丁”的角度,邵琳琳更多考慮的是,發現、了解分析師之間的個體差異,以達到培養與成就的目的。細化到人員招聘、制度建設、團隊管理上,奉行高品質、有特色、差異化的宗旨,紮實推進産業一體化的研究,通過設立“研究大組”增強研究深度、關聯性和品牌形象,進而使安信研究中心變得更強大。

對于年輕分析師的從業建議,邵琳琳談到打造個人核心競争力的三大因素:一是敢于發聲,需要具備高情商和溝通能力,向客戶及市場恰如其分地傳遞個人觀點;二是要有足夠的專業底氣與深度研究能力,要以極強的幹勁和勤奮作為支撐;三是研究無邊界,分析師要具備不斷擴寬能力邊界的想法和落實的能力。

“有熱愛有追求,勇于挑戰自我邊界,拓寬視野和格局;長線思維,深度思維,引領思維,要有自己的核心産品有定價權。”邵琳琳以此結束我們的專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