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訓練專業分享 第40期
越來越多的教育訓練師遇到了下面的問題:
自己的經驗,年輕學員不買賬
自己的講授,資深學員不屑聽
要麼提問冷場,要麼場面失控
……
這樣的局面如何破呢?
别急,引導式課程來幫忙!
那什麼是引導式課程?又如何進行引導式的課程呢?本文一一道來。
一、什麼是引導式課程
1.什麼是引導
根據國際引導學院(INFAC)的定義,“引導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科學,它能幫助群體更有效地研讨并做出決策。引導提升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互動品質,使之更加聚焦在成果上。”
具體到教育訓練,引導的本質就是參與。
劃重點:引導的本質是參與

重點1
2.什麼是引導式課程
引導式課程,是在精準需求調研的基礎上,為學員們量身定制課程内容和學習活動,通過學員們參與的方式來達成教育訓練目标。
從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到:精準的需求調研是引導式課程的前提條件。
如果欠缺了這個前提條件,後面的各種做法可能隻是教育訓練師為了炫技的自嗨,難以引起學員們的參與積極性。
不少教育訓練師很困惑:我已經在課程中增加了提問、小組讨論、遊戲、競賽等方式,還運用了便利貼、大白紙及視覺元素等引導的工具和方法,但在經曆了前期的熱鬧之後,依然會出現很多共性的問題:互動和參與對教育訓練效果幫助不大、學員參與不積極、課程逾時......。
這些問題的産生,源自他們并不清楚什麼是引導式課程,甚至以為在課程中運用了一些引導工具和方法,就是引導式課程了。
劃重點:什麼是引導式課程
重點2
二、引導式的課程兩個關鍵點
引導式課程有兩個關鍵點:大綱變問題、講授變參與。
引導式課程的兩個關鍵點
1、大綱變問題
大綱變問題是通過将課程大綱的内容轉化為問題,引發學員的思考、讨論和參與。
例如,在我的《公衆表達與授課方法》教育訓練中,通過提問的方式,将暖場和課程大綱的内容轉化為問題,采用世界咖啡的方式來進行。
通過四輪問題,從他人到自己,從生活到工作,再從學員到自己,層層遞進,将我要講的内容,轉化為學員思考和産出的内容。
這樣的做法,不但調動了學員參與的積極性,還引發學員思考,深化了課程内容,且比教育訓練師單純講授效果更好。
2、講授變參與
講授變參與,改變的不僅僅是兩個字,更是主體的變更。講授的主體是教育訓練師,參與的主體為學員。
這樣的變更,展現了“問題樹課程開發模型”的兩個核心理念:以終為始,以學員為中心。
一方面,教育訓練是否有效是通過學員教育訓練後的學以緻用來呈現的,而學以緻用的主體是學員。課程中教育訓練師精彩的個人秀,對學員教育訓練後的運用沒什麼幫助。是以,必須将課程中的舞台還給學員。
另一方面,通過提供學員表達和展現自己的舞台和機會,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大家的智慧,為學以緻用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引導的本質是參與。引導式課程是在精準需求調研的基礎上,為學員們量身定制課程内容和學習活動,通過學員們主動參與的方式來達到教育訓練目标。引導式課程有兩個關鍵點:大綱變問題、講授變參與。
你get到了嗎?
-----------------------------------
以上内容,來自《教育訓練師成長實戰手冊:引導式課程設計》一書。
蘇平老師著作,《教育訓練師成長實戰手冊》第三本
【相關閱讀】
企業教育訓練學校授課,如何避免提問冷場?
「案例分析」教育訓練師如何應對學員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