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辣評1月合資車企銷量|上汽通用連續9個月同比下滑 一汽豐田同比降近4成

辣評1月合資車企銷量|上汽通用連續9個月同比下滑 一汽豐田同比降近4成

2022年開年,各車企紛紛交出自己的新年第一份成績單,虎年車企競争新格局也逐漸開啟。

根據乘聯會資料顯示,1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86萬輛,同比下降17%,環比下降7%。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額為19.2%,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德系品牌份額為 23.5%,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美系市場零售份額達到8.2%,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法系品牌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原因,市場佔有率提升 0.1個百分點。而自主品牌零售94萬輛,同比增長11%。1月自主品牌國内零售份額為45.5%,同比增 6.4個百分點。自主品牌一路高歌勇進,甚至壓過了合資車企的風頭。

合資品牌市占率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車的增量。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規模就已經達到了352.1萬輛,同比增速超過160%。而1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32%,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2.7%。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合資車企并未享受到新能源汽車市場飛速增長的紅利,普遍還處于電動化轉型初期,燃油車銷量下滑也導緻合資車企整體銷量下滑;另一方面合資車企受晶片短缺影響比自主車企嚴重,産能縮水影響1月的産銷量。熱門車型長期處于低庫存狀态,一部分市場佔有率也逐漸被自主品牌所瓜分。

在豪華品牌不斷下探,自主品牌不斷向上的雙重擠壓下,國内汽車市場早已悄然發生改變,如今的頭部合資車企已經不能“一手遮天”,二線合資車企也正逐漸淪為“小透明”,分化情況更嚴重。

從1月合資品牌批發銷量來看,表現也是冷暖不一,南北大衆同比一升一降。一汽-大衆雖穩居乘用車廠商排名冠軍寶座,但同比下降15%,應該敲響警鐘。上汽大衆同比上升51.7%,但卻不敵長安汽車。廣汽豐田同比上升11.2%,而一汽豐田卻同比下降37.9%。

接下來讓我們逐一分析1月合資車企銷量表現:

1.一汽-大衆

1月:182977 同比:-15%

累計:182977 同比:-15%

一汽-大衆雖然出現了15%的同比下滑,但憑借三大品牌發力以及龐大的市場佔有率,仍然穩居頭把交椅。批發資料顯示,1月捷達品牌銷量超1.6萬輛,同比增長16.3%;大衆品牌銷量為10.3萬輛,同比下降14.4%;奧迪品牌銷量為6.2萬輛,同比下降21.6%。

速騰、寶來、邁騰等老牌車型仍是一汽-大衆的銷量支柱,但都同比大幅下滑。其中速騰銷量為26341輛,同比下降28.7%;寶來銷量為18521輛,同比下降48.5%;邁騰銷量為16452輛,同比下降32.5%;而探歌則同比上升147.6%,銷量為12187輛。而SUV市場中主力車型探嶽,以往月均銷量能保持在一萬多,但受顆粒捕捉器事件影響後,目前在SUV市場中遇冷,銷量為9510輛。同時,邁騰和速騰搭載的雙離合變速箱的異響、頓挫等問題,也一直受到投訴。

奧迪品牌本月表現也平平,奧迪受到半導體晶片供應的困擾,始終無法及時将車輛傳遞于客戶,進而也進一步影響終端銷量。

2. 上汽大衆

1月:130607 同比:51.7%

累計:130607 同比:51.7%

上汽大衆真正的實作了“開門紅”,1月銷量同比上升51.7%。具體來看,熱門轎車産品朗逸家族售出45524輛,帕薩特則交出15399輛的成績單。朗逸可謂是上汽大衆的“定海神針”,同時也奪得了1月轎車細分市場的銷量亞軍。SUV家族中,途觀銷量為18502輛,途嶽銷量為8452輛。

而新能源方面,在大陸“雙碳”目标的影響下,上汽大衆2021年連推了ID.4X、ID.6X以及ID.3三款新車,本月ID.家族累計批發銷量超7千輛,其中ID.4X銷量最高為4088輛。同時斯柯達品牌也同比增長高達625%,助力上汽大衆奪得合資品牌銷量亞軍。據悉,今年内上汽大衆将推出全新淩渡L、新威然、新朗逸和新途昂X,完善産品布局。銷量雖一片向好,但面對日漸崛起的自主品牌,仍在轉型路上的上汽大衆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

3.東風日産

1月:126069 同比:3.6%

累計:126069 同比:3.6%

東風日産超越了上汽通用,沖進了合資三強陣營,穩中有升。目前東風日産包含日産、啟辰、英菲尼迪三大品牌,不過啟辰、英菲尼迪兩個品牌銷量不佳,對日産銷量貢獻薄弱。1月日産品牌銷量為112068輛,同比下降3%。具體來看,轎車方面的主力依舊是軒逸和天籁,定位于中級轎車的天籁銷量為17571,同比增長24.1%。而軒逸依然是日産的半壁江山,同時也奪得了1月轎車市場銷量冠軍,軒逸家族1月銷量超6萬輛,同比增長5.5%。SUV領域的主力逍客銷量為24732,同比增長34.7%。而作為日産曾經的銷量功臣,奇駿的銷量仍難有起色,究其原因還是換代之後搭載三缸發動機讓其走下神壇。其次,啟辰品牌批發銷量為14001輛,同比增長126.3%。其中銷量最高的為啟辰大V,售出6310輛。

4.上汽通用

1月:110007 同比:-15.4%

累計:110007 同比:-15.4%

上汽通用屬于是虎年開年不利,1月銷量同比下降15.4%。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上汽通用連續9個月出現同比下滑。掌握了冬奧“流量密碼”的上汽通用,卻丢掉了“銷量密碼”。一部分原因在于旗下品牌部分主力産品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在上汽通用的銷量構成當中,别克品牌無疑貢獻最大,但1月别克品牌銷量為61967輛,同比下降28.7%。其中銷量最高的昂科威1月銷量為10538,同比下降34.1%;全新英朗銷量為6435輛,同比下降76.5%;别克GL8銷量17859輛,同比上升0.4%。主力熱銷産品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據了解,在經銷商層面,英朗常年都有最高3-4萬的的優惠價格,而别克品牌則更是慣用“以價換量”的政策,但就結果來看,成效并不明顯。

其次上汽通用體系下的豪華品牌凱迪拉克則交出了22217輛的成績,同比下降4.2%。而相比别克和凱迪拉克品牌的下降,雪佛蘭品牌1月售出25823輛,同比上升29.3%。上汽通用近兩年的主旋律是持續向電動智能化領域轉型,而事實上上汽通用轉型的步伐還是差強人意。但上汽通用官方也表示,2022年将加速全面轉型,在新能源領域,基于奧特能電動車平台的别克、雪佛蘭旗下新能源産品将會陸續亮相。

5.廣汽豐田

1月:99900 同比:11.2%

累計:99900 同比:11.2%

廣汽豐田1月表現也是相對可喜,同比增幅高達11.2%。其中,豐田威蘭達車型實作銷量17483輛,同比增長42.5%;中型SUV“台柱子”豐田漢蘭達實作銷量13189輛,同比增長14.7%;B級轎車市場凱美瑞發揮依舊穩定,1月銷量高達28023輛,位列轎車細分市場第四位。 而2021年釋出的MPV賽那也也收獲了5399輛的銷售成績。

從産品結構上,随着新車鋒蘭達加入,目前廣汽豐田SUV陣營已達到5款車型,覆寫小型到中大型等不同級别。同時,在新能源領域,掌握混動技術的廣汽豐田推出了不少混動車型,但純電動車陣營就稍顯單調,僅有C-HR EV和iA5。

6. 華晨寶馬

1月:79087 同比:8.4%

累計:79087 同比:8.4%

在1月豪華車同比下降的大環境下,華晨寶馬逆勢而上。作為豪華品牌三巨頭之一,1月的表現可謂是極其亮眼,也首次擠進了廠商銷量排行前十。寶馬5系、寶馬3系是銷量表現較好車型,均擠進轎車細分領域銷量前十五。寶馬5系是絕對的主力擔當,銷量為20579輛,同比上升20.7%;寶馬3系銷量為18841輛,同比下降7.3%;寶馬X3銷量為18657輛,同比上升34%。據了解,華晨寶馬X5L将在年内量産上市,成為BBA中首款國産中大型SUV。

7. 廣汽本田

1月:78489 同比:1.1%

累計:78489 同比:1.1%

廣汽本田的銷量表現在1月春節、疫請等大環境下來看還是算比較穩定的。目前,廣汽本田已構築起完善的“轎車+SUV”産品矩陣。其中,轎車領域的雅閣1月收獲銷量17601輛,在中進階轎車市場中居于前列;新飛度售出8937輛,同比高增長105.3%;而主打年輕市場的新車型格交出了9215輛的成績,雖然上市時間短,但銷量就是産品力最好的證明。SUV領域,三大SUV拳頭産品缤智、皓影、冠道分别售出18395、11579和2351輛。MPV領域中的奧德賽,銷量為4488輛,且去年起奧德賽就實作了100%混動銷售。

據介紹,2021年廣汽本田着力開始電動化體系建造,釋出了e:N系列首款純電動車型e:NP1。2022年,以上半年上市的e:NP1為開端,廣汽本田電動化事業将“滿電”加速。

8.東風本田

1月:77385 同比:7.3%

累計:77385 同比:7.3%

縱觀國内SUV市場,東風本田CR-V一直都是一款明星車型,也是東風本田的銷量擔當,1月銷量為25595輛,同比下降2%。如今緊湊級SUV市場愈發擁擠,同時衆多車型配置内卷嚴重,CR-V的光環也不再像曾經那樣閃耀。而東風本田旗下另外一款銷量比較好的SUV車型XR-V,1月銷量超1.7萬輛,同比增長2.9%。作為一款緊湊型家用轎車,本田思域在國内市場一直深受消費者的青睐,1月售出16019輛,同比增長18.4%。在同級别所有的車型中,思域在動力方面的表現顯得尤為突出。而在電動化市場的布局方面,東風本田旗下盡管有一款M-NV純電動車在售,但與大衆等競争對手相比還是有些單薄。

9.特斯拉中國

1月:59845 同比:216.1%

累計:59845 同比:216.1%

作為當下國内炙手可熱的新能源品牌,特斯拉的表現一直出色。但這近6萬輛的成績裡,出口歐洲的數額就高達4萬多輛,整體占比高達80%,而真正傳遞中國使用者的數量僅為19346輛。上海工廠作為特斯拉承接亞歐兩大市場的關鍵,向歐洲國家輸出了大量産品,是特斯拉主要的出口樞紐。具體來看,Model Y售出33297輛,Model 3則售出26548輛。随着訂單的激增,此前也傳出特斯拉将在中國沈陽建立第二工廠,不過官方很快表示消息不實。在最新會議上,特斯拉也重申年産量增速50%的目标。馬斯克也表示,“2022年将不會推出新車型,目前的主要任務依然是擴大産能,預計年産量增速将超過這一數字”。

10.北京奔馳

1月:53800 同比:-16.4%

累計:53800 同比:-16.4%

相比華晨寶馬的正增長,北京奔馳1月銷量同比下跌2.5%。SUV領域的奔馳GLC表現依舊穩健,1月銷量為18211輛,同比上升17.5%。而轎車領域的奔馳E級表現也不錯,銷量為15735輛,同比上升5.6%。反觀奔馳C級,作為全新換代的車型,擁有S級同款内飾,1月僅售出3921輛,同比下跌74.9%。而純電車型銷量依舊沒有起色,具體來看,1月份奔馳EQB銷量564、EQC銷量447輛、EQA銷量361輛。3款在售車型1月累計銷量僅超千餘輛。EQA和EQB這兩款車型才上市沒幾月,銷量不濟也情有可原。而EQC高售價、低成本效益,在純電市場競争力并不強,并且還因品質問題被召回,銷量下滑也在情理之中了。

11. 一汽豐田

1月:51452 同比:-37.9%

累計:51452 同比:-37.9%

一汽豐田銷量暴跌,或是受年前天津疫情的影響較大,由于疫情停工和封控措施,豐田天津合資工廠于1月10至21日停工。該工廠生産包括威馳、卡羅拉、皇冠陸放、亞洲龍及亞洲獅等車型。主力産品銷量也大跌,卡羅拉1月銷量為12645輛,同比下降66%;亞洲龍銷量為12322輛,同比下滑19.9。而RAV4 售出14172輛,同比下跌27.5%。核心産品不同程度的下跌,也導緻一汽豐田整體下滑嚴重。不過疫請因素隻是短期,一汽豐田後續的銷量表現如何還值得觀望。

12. 長安福特

1月:24769 同比:-17%

累計:24769 同比:-17%

長安福特2021年整年同比呈上升趨勢,而今年1月卻展現出下跌态勢。其中林肯品牌三款車型銷量累計6700輛,同比下跌10.8%。而福特品牌的福睿斯、福克斯、蒙迪歐及SUV領域的銳際銷量都不同程度的下跌。福睿斯售出3722輛,同比下跌6成。而銷量最高的SUV銳際售出4416輛,同比微降2.6%。但據了解,今年長安福特将推出多款重磅車型,包括全新一代蒙迪歐、全新一代探險者、全新一代銳界、全新一代福克斯,最受關注的全新福克斯将換回四缸,預計動力上強于現款車型。新産品的上市或許将一挽長安福特的頹勢,帶來新的銷量增長點。

13. 北京現代

1月:24056 同比:-40.1%

累計:24056 同比:-40.1%

在中國市場,這家韓系車企似乎迷失了方向,水土不服起來。北京現代一直在下滑的銷量,離市場邊緣越來越近。具體來看,伊蘭特1月銷量7211輛,現代ix35售出5960輛,TUCSON L售出4198輛,Custo 售出2462輛。出自重慶工廠的幾款車型,銷量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低迷的銷量之下,北京現代第一工廠已經賣給了理想汽車。而為了挽回局勢,北京現代也出了一系列拯救措施,投放了菲斯塔電動版、全新一代索納塔、全新一代伊蘭特、庫斯圖等重磅新車,但仍未扭轉頹勢。

14. 長安馬自達

1月:18147 同比:53%

累計:18147 同比:53%

作為曾經叱咤中國車市的日系品牌,近幾年,馬自達的日子過得大不如從前。從1月銷量資料來看,馬自達3 昂克賽拉1月售出13157輛,同比上升56.5%,帶動了長安馬自達整體銷量的上升。而馬自達CX-5和馬自達CX-30的銷量則分别為2717輛和2089輛,銷量占比不高。可以看出,馬自達的銷量基本上由馬自達3 昂克賽拉支撐,銷量占比高達73%。一旦這款車出現問題,那馬自達整體銷量自然也會大幅下滑。而随着南北馬自達的合并,長安馬自達也還沒有打造出爆款車型。但根據産品規劃,長安馬自達2022年到2025年将在多個地區市場推出5款混合動力車型、5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3款純電動車型。長安馬自達姗姗來遲的新能源布局,是否能讓其重回當年榮耀呢?

15. 沃爾沃亞太

1月:16777同比:-6.7%

累計:16777同比:-6.7%

提到沃爾沃,第一時間想到的關鍵詞就是安全,可安全并不等于品質。在這個豪華車行業安全水準都極高的時代下,沃爾沃的安全似乎不再是能打的賣點。1月,沃爾沃亞太的銷量卻僅為1.67萬輛,同比下滑達6.7%。雖然受疫請影響,但近年豪華品牌的銷量呈現上升态勢,沃爾沃算是疲态盡顯了。具體來看,沃爾沃XC60 、沃爾沃XC40 分别售出6683輛及2007輛,同比下滑15.7%和32.4%。而轎車領域的沃爾沃S90和沃爾沃S60L則分别售出3928輛和4159輛,同比下滑8.5%,沃爾沃S60L則作為旗下唯一同比正增長的車型,增長49.3%。

不過,在電氣化方面,沃爾沃倒是決心滿滿,全系産品都實作了電氣化布局,包含純電動車型、插電式混動車型。

16. 東風悅達起亞

1月:13780同比:-22.8%

累計:13780同比:-22.8%

2011年11月,東風集團将其所持有的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挂牌出售,今年1月這家南韓品牌表現仍不佳,不禁讓我們擔憂其未來之路。目前東風悅達起亞銷量表現最好的車型為煥馳,但銷量也僅為3361輛。SUV中的智跑銷量為1942輛,而旗艦轎車K5,在一月份僅取得了754輛的成績,起亞K5剛進行換代不久,還特意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凱酷,但從銷量表現來看這一取悅中國市場的做法并沒有取得相應成效。

17. 神龍汽車

1月:13001同比:85.3%

累計:13001同比:85.3%

神龍汽車時隔4年,首月銷量再超1.3萬輛,同比增長高達85.3%。凡爾賽C5X作為神龍汽車提升銷量的“發動機”,可以說是功不可沒。1月售出4512輛,是當之無愧的銷量支柱。雖然與其他頭部合資品牌來說銷量成績并不突出,但相對神龍汽車來說算是一定的進步,凡爾賽C5X也将是神龍汽車絕地翻盤的助推器。但相對燃油車的表現,神龍汽車新能源發展上仍舊緩慢,推出的新能源車型銷量僅有幾輛、幾十輛銷量,對整體銷量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18. 福建奔馳

1月:3815同比:-6.3%

累計:3815同比:-6.3%

相較于北京奔馳,福建奔馳僅生産MPV車型,目前在售的車型僅有V-Class和新威霆。1月銷量分别為2157輛和1658輛,同比分别下降11.8%和1.9%。過于單一的産品線也導緻了福建奔馳的銷量向來表現平平。看來相比起商務車,轎車和SUV等車型才是奔馳的“偏愛”。

19. 廣汽三菱

1月:3805同比:-29.5%

累計:3805同比:-29.5%

作為老牌合資車企,廣汽三菱1月降幅縮窄。銷量最高的車型歐藍德銷量為3320輛,同比下降17.7%,是廣汽三菱銷量的中流砥柱。而奕歌和新勁炫銷量分别為133輛和304輛,同比下滑72.5%和65.6%。而新推出的純電動SUV阿圖柯銷量為48輛,上市時間不久,目前的銷量仍不足以展現産品競争力。為了争取銷量回暖,全新歐藍德也将在今年上市。

20. 江鈴福特

1月:3578同比:54.8%

累計:3578同比:54.8%

準備在乘用車行業大幹一場的江陵福特,迎來當頭一棒。盡管銷量同比上升,但作為銷量支柱的車型領界銷量下滑,1月僅售出1806輛,同比下滑15.1%,領裕也隻售出1568輛,銷量慘遭撲街。江鈴福特推出的車型,難以擺脫“貼标”車型的标簽。萎靡不振的銷量,低下的産品力,江鈴福特要靠什麼翻身呢?

21. 奇瑞捷豹路虎

1月:3042同比:-45.6%

累計:3042同比:-45.6%

作為奇瑞捷豹路虎銷量支柱的路虎品牌,銷量為1893輛,同比下降42.3%,也導緻1月整體銷量下滑。其中發現運動和攬勝極光隻售出1163輛和730輛。主力産品不同程度的銷量下跌,導緻奇瑞捷豹路虎銷量幾近腰斬。同時捷豹品牌知名度低且沒有高端車型支撐,逐漸被市場邊緣化。豪華品牌銷量中逐漸掉隊的奇瑞捷豹路虎,在合資品牌裡産品競争力也難敵主流品牌。

22. 廣汽菲克

1月:1724同比:-31.1%

累計:1724同比:-31.1%

1月廣汽菲克銷量不足兩千輛,僅有大指揮官1700輛及自由光24輛的銷量。已經如此落魄的廣汽菲克Jeep,還能在國内市場撐多久呢?那句“不是所有的吉普都叫Jeep”的廣告詞還能勾起多少中國人的情懷呢?

23. 東風英菲尼迪

1月:1054同比:446.1%

累計:1054同比:446.1%

同比如此大的增幅,銷量也才破千輛,作為二線豪華品牌,英菲尼迪長期銷量墊底。去年12月英菲尼迪着力推出全新一代QX60,但千挑萬選的代言人出了岔子,緊急解約,運氣實屬不好。在不久前,東風汽車也宣布東風英菲尼迪将作為一個獨立的事業部,納入東風日産的管理體系,這也意味着東風英菲尼迪将全新出發。品牌營銷不佳加上品質問題頻發,盡管有豪華品牌的光環加持,英菲尼迪也難以獨立生存。

24. 鄭州日産

1月:565 同比:-

累計:564同比:-

曾經的鄭州日産,在商用車領域名聲響當當。而回望如今,鄭州日産隻有1月銷量僅有小虎這款車型有565輛,曾經的主力車型包括日産NV200、帥客兩款車及東風風度MX5、MX6兩款SUV車型都沒有銷量成績。車型老舊,産品更新換代慢,都是鄭州日産被甩出局的原因。

25. DS中國

1月:55 同比:1.9%

累計:55同比:1.9%

雖隻有55輛的銷量成績,DS中國還在苦苦支撐。身為法系已是“原罪”,又被賣給寶能,在國人心中的形象又下滑了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