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自博州的馬頭琴、薩瑪瓦爾、托布秀爾等特色藏品,亮相武漢博物館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通訊員 丁燕

3月1日,《青色草原多彩家園——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物館民俗展》在武漢博物館開展。博州博物館陳列科負責人尼葛麗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說,這次展覽是一次巡回展出。從去年10月開始在湖北孝感開啟第一站,第二站是鄂州,此次在武漢博物館的展出是第三站。此後,還将在襄陽博物館、黃岡市博物館、宜昌市博物館、辛亥革命博物館展出。

來自博州的馬頭琴、薩瑪瓦爾、托布秀爾等特色藏品,亮相武漢博物館

展覽分“天山禀賦秀美博州”“守望相親和美與共”和“文化傳承多彩家園”三個部分,展出博爾塔拉地區民族特色藏品共計141件(套)。記者看到,這些展品,既有民族服飾,也有各種各樣的生産生活用具,還有極具民族特色的樂器,當地特色美食模型等。

來自博州的馬頭琴、薩瑪瓦爾、托布秀爾等特色藏品,亮相武漢博物館

比如,這件長得很像火鍋的茶具。在當地,人們把它叫作“薩瑪瓦爾”。它是用銅鐵等制作的專門用于燒水的圓形器具,有兩層壁,在中間燒火,周圍裝水。它的制作原理跟火鍋相同,不同的是有蓋子和接開水的小龍頭。據展覽方介紹,這個茶具是本世紀初通過中亞從俄羅斯傳到維吾爾族中。而現在當地常用電薩瑪瓦爾,中間沒有燒火爐。

來自博州的馬頭琴、薩瑪瓦爾、托布秀爾等特色藏品,亮相武漢博物館

馬頭琴是我們聽說得比較多的一種樂器。它是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據展覽方介紹,馬頭琴的曆史悠久,從唐宋時期拉弦樂器奚琴發展演變而來。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間藝人和牧民們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點,展現了蒙古民族的生産、生活和草原風格。

還有大家聽說得比較少的“托布秀爾”,也是新疆蒙古族特有樂器之一。托布秀爾可以演奏單獨的樂曲,還可用來為民歌和《江格爾》等說唱長詩伴奏。它造型美觀而又制造簡便,音色優美渾厚,便于攜帶。特别适合于遊牧生活,是以深受牧民喜愛,在新疆蒙古族中流傳廣泛。

據了解,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是湖北省對口援疆城市。自1999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攜手博州共同推進兩地交流、交往、交融,締結了深厚的情誼。

來自博州的馬頭琴、薩瑪瓦爾、托布秀爾等特色藏品,亮相武漢博物館

博爾塔拉,蒙古語意為“青色草原”。環山抱水的博爾塔拉集塞外雄奇與江南靈秀于一身,享有“西來之異境,世外之靈壤”的美譽。成立于1954年的博尓塔拉蒙古自治州,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西緣。自治州35個民族的近50萬人民平等團結、守望互助,在共同開發建設美麗博爾塔拉的曆史程序中,不僅傳承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也創造了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并深深地融于多元一體濃墨重彩的中華文化的宏大畫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