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藏書樓再現往日神采 “文脈接力棒”傳承不息

百年藏書樓再現往日神采 “文脈接力棒”傳承不息

嘉業堂藏書樓 陸志鵬 攝

中新網湖州3月1日電(施紫楠 陸志鵬)1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區南浔古鎮的嘉業堂藏書樓内,浙江圖書館地方文獻部副主任鄭宗男正在巡查藏書樓的各個角落。

據悉,嘉業堂藏書樓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藏書最富的私家藏書樓,由藏書家劉承幹曆時四年建成(1920-1924),因宣統帝賜“欽若嘉業”九龍金匾而命名,現為浙江圖書館的一部分,承擔着服務讀者的功能。

百年藏書樓再現往日神采 “文脈接力棒”傳承不息

嘉業堂藏書樓内部 陸志鵬 攝

2019年11月23日,嘉業堂藏書樓主樓開始全面閉樓改造,原定于2020年12月完工開放,因疫情影響時間延長,于日前完成大修重新開放。

“這次大修涉及藏書樓屋面整體翻修、大木構架剔補和加強、外牆面修繕、擱栅加強、地磚加強、明瑟亭修繕等19項工程。”鄭宗男介紹,上次這麼大規模的整體修繕,還是在1984年藏書樓建成60周年時。

走進藏書樓正廳,廳中懸挂着“欽若嘉業”九龍金匾,十分古樸。

“這是按照原來的‘堆砂’工藝補上去的,字是用金剛砂粘上去,以糯米和明礬做黏合劑。”鄭宗男說,此次大修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就連屋頂翻修的瓦片,也找了接近原材料的瓦片,盡可能留住藏書樓最真實的樣貌。

嘉業堂藏書樓裡的15萬片珍稀雕版,十分珍貴,不僅外形美觀,且都是用上好的梨木雕成,雕刻精美。其中,不少刻本已成為孤本,在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上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作為這些珍稀雕版的守護者,鄭宗男在大學畢業後就開始跟着父親鄭興寶在藏書樓學習文獻整理工作。對于他來說,藏書樓就是他的家。

百年藏書樓再現往日神采 “文脈接力棒”傳承不息

鄭宗男正在巡查藏書樓 陸志鵬 攝

而已經退休多年的鄭興寶,曾任浙江省圖書館南浔古鎮嘉業堂藏書樓管理處主任。

1984年,鄭興寶從部隊轉業後就進入藏書樓,從此愛上了這份雖枯燥卻十分有意義工作。一晃幾十年過去,他也成了嘉業堂第四代守護者。

讓鄭興寶欣慰的是,到了退休年齡後,兒子選擇接替他的工作,接力這項曠日持久的重大工程。在他眼裡,沒有哪個年輕人比自己的兒子更熟悉藏書樓的一切。

百年藏書樓再現往日神采 “文脈接力棒”傳承不息

嘉業堂藏書樓内的珍稀雕版 陸志鵬 攝

從1920年劉承幹傾其家财建造藏書樓,到老一輩管理者湯福璋的舍命捍衛;從守書人鄭興寶的終生守護,到子承父業的鄭宗男細心呵護……嘉業藏書樓裡的那根“文脈接力棒”,一直在傳承。

如今,“蛻變”後的嘉業堂煥然一新,再現往日神采。百年藏書樓裡的動人故事,仍在繼續。(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