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的時候,我終于狠下心摒棄了用了 7 年多的 iOS 系統,購入了一部索尼手機。自打我開始用智能機起,就一直與蘋果為伴,也相當鐘情于 iOS 這種封閉系統的設計,是以産生換手機這個想法時還是免不了小小地痛苦與糾結了一番。最終促使我下決心的「那最後一根稻草」是《FGO》國服的存檔可以從 iOS 轉移至安卓了……

不過這期「魚塘」并不是要在蘋果手機與安卓手機之間一比高下的,而是單純想回憶下十年前那個造型百花齊放的手機年代。雖然現在的智能機确實給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走進手機賣場就能發現,幾乎所有手機、無論是什麼品牌和型号,從外觀來看都差不多,如果對硬體配置不是太了解,恐怕很難從描述上看出什麼差別,隻能從價格來判斷哪款性能更強。但在智能機霸占市場之前的手機可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的手機廠商在外觀設計方面明顯要更加獨具匠心,比如摩托羅拉的 V70,獨特的旋轉設計極具時尚感(當然價格也高的驚人),在當年誰能從口袋裡掏出這樣一部手機接聽電話,那絕對是那條街上最靓的仔。
可歎我當年還是個窮逼學生黨,家裡能給買個一千多塊錢的手機已經要感恩戴德了,出現在報紙和雜志上的那些時尚度點滿的手機隻能隔空 YY,連親手摸一摸的機會都沒有。直到自己工作後,才終于擁有了一部無論是外觀還是性能都極為滿意、甚至時至今日都是我心頭摯愛的 —— 夏普 SH9130c。
這款手機擁有可旋轉的二軸式螢幕,四四方方的直角設計傳承了日系手機的精髓,再加上 500 萬像素攝像頭在當時已經能拍出不錯的畫質,不但能滿足對手機功能的需求,而且作為一件時尚配件也頗為搶眼。更重要的是,這個型号有國行代理,不用面對「水貨」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使用時自然也省心不少。
大約是受到二次元文化影響比較深的緣故,我對十年前的日系手機設計一直情有獨鐘。這類手機往往有幾個共同特點,比如外形大多呈現很長的長方形、要麼就是翻蓋;配色很大膽,甚至會有撞色設計;手機内置了不少新奇的功能,不過大多都用不上……後來才了解到,這個時期的這一系列手機有一個專有名詞叫「ガラケー」(注),指的就是這些雲集了很多功能(例如電子錢包、音樂下載下傳、手機電視等)的功能性手機,但由于十年前這些功能并非手機領域的主流發展方向,是以「ガラケー」多少是帶有一些自嘲意味在其中的。
盡管時至今日,日本本土仍然可以見到擁有類似「ガラケー」外觀的智能機在被使用者使用,但除了日本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卻已經幾乎看不到外觀能令人眼前一亮的手機設計了。當然我也能了解這個現狀,畢竟熊掌與魚翅不可兼得。但未來如果哪個廠商願意情懷爆發複古一下,我想我應該是會支援一把的。
注:「ガラケー」是日語中「加拉帕戈斯化手機」的縮寫。「加拉帕戈斯化」是日本的商業用語,指在孤立的環境(日本市場)下,獨自進行「最适化」,而喪失和區域外的互換性,面對來自外部适應性和生存能力高的品種,最終陷入被淘汰的危險。
編輯部摸魚技術讨論區
(以下内容均摘自編輯部群内真實對話)
九月
無比懷念諾基亞和 S60 時代。高中的一位土豪同學用着 N93i,我都忘了他本人叫什麼名了,但手機造型和型号仍然記憶猶新。
燒鴨
已經被蘋果生态綁架的我無數次萌生想逃到安卓陣營,又無數次放棄。iCloud 等等蘋果服務要逐一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想想就覺得複雜,關鍵還要改變習慣更是難上加難。我甯可選擇多帶一台安卓手機,随便玩玩就好了。
霜小姐
諾基亞時代的我可是貪吃蛇和蓋房子遊戲的達人。
壹叁叁
我記得當初一個女同學在興高采烈地給我秀她新買的 N95 時,我不解風情地說,iPhone 3GS 才是未來。
向下滑動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