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羅斯為什麼不能容忍烏克蘭加入北約?

俄羅斯為什麼不能容忍烏克蘭加入北約?這個問題涉及到歐洲安全問題、各國的合理關切、北約連續五輪東擴情況下俄羅斯的正當安全訴求等各個方面。要從北約、華約、北約東擴、烏克蘭、前蘇聯及俄羅斯等幾個關聯緊密的層面上來看,才能看清楚事情的真僞與事非曲直,才能說清楚俄羅斯為什麼不能容忍烏克蘭加入北約?

先說說北約。“北約”是個什麼東西呢?要說北約,就必須先從丘吉爾鐵幕演‘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就開始反對以蘇聯為首的東歐共産主義國家,最著名的就是丘吉爾的鐵幕演說。那是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反蘇聯、反共産主義的演說,他運用“鐵幕”一詞之意攻擊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就是“用鐵幕籠罩起來”。是以這次演說被稱為“鐵幕演說”。鐵幕演說也被認為是正式拉開了美蘇冷戰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标志着以美國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前蘇聯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冷戰正式開始。最标志的就是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是歐洲和北美國家為實作防衛合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1949年4月4日,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加拿大、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意大利12國在華盛頓簽訂北大西洋公約。公約規定,締約國任何一方遭到武裝攻擊時,應視為對全體締約國的攻擊。成立北約的直接目的就j是對抗和防備以前蘇聯為首的一衆東歐共産主義國家。

再說說“華約”。為了抗衡“北約”的威脅特别是美、英、法決定吸收聯邦德國(即西德)加入北約,1955年5月14日,前蘇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民主德國(即東德)在華沙簽訂了《友好互助合作條約》,同年6月5日該條約生效時正式成立了軍事政治同盟一一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

北約和華約是兩個針尖對麥芒的軍事對抗集團,北約成立在先,華約成立在後。但在西方的宣傳下,華約卻成了邪惡軍事聯盟,而北約則成了抵抗華約的英雄組織,簡直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随着蘇聯解體,由于沒有了帶頭的大哥,華約就此解散。當時,繼承蘇聯的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提出加入北約,但北約沒有同意。到了普京時,普京開始也要求加入北約,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沒有理會。北約多次向俄羅斯表明北約不會因華約解散而東擴吸納原華約成員國家加入北約,更不會吸納前蘇聯的共和國加入北約。但後來北約出爾反爾,連續五次東擴,不僅吸納了原華約成員國加入北約,還把從蘇聯解體而獨立出來的蘇聯加盟共和國也一步一步地吸收到北約,直到烏克蘭要加入北約,這時俄羅斯已是一忍再忍,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才有了今天的俄烏之間的軍事沖突。

現在說說烏克蘭。烏克蘭是一個位于東歐平原的國家,又稱為小俄羅斯、羅塞尼亞。是中世紀東斯拉夫人文化的中心,現代俄羅斯、烏克蘭和白羅斯等民族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就是以基輔為基地發展起來的。之後,烏克蘭和俄羅斯以及白羅斯的曆史聯系非常緊密。1941年,蘇德戰争爆發,烏克蘭全境被德國占領,1944年,蘇軍解放了烏克蘭全境,并将原屬波蘭領土的西烏克蘭劃歸烏克蘭。1954年,赫魯曉夫提議,蘇聯将從前在俄土(土耳其)戰争中奪取的克裡米亞地區從俄羅斯手中劃贈給烏克蘭。這樣,烏克蘭的領土形成了後來的規模。

再說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分手。1985年,戈爾巴喬夫在蘇聯上台以後,力主改革,但它提出的改革路線的"公開性"、"民主化",迅速導緻全蘇各地各種政治力量紛紛出現,曆史和現實積累的各種沖突開始表面化,民族主義和民族獨立傾向迅速擡頭,全國政局開始失控。烏克蘭的獨立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出現的。1990年,蘇共中央二月全會和3月14日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否定了蘇聯憲法中對共産黨執政地位的規定,蘇聯迅速形成多黨制。在這一背景下,烏克蘭各種政黨紛紛成立,開始公開活動。1990年7月,烏克蘭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1991年蘇聯"8·19"事件後,烏克蘭最高蘇維埃主席克拉夫丘克率先退出蘇共中央和烏共中央,接着,烏克蘭最高蘇維埃宣布烏克蘭正式獨立。1991年8月24日被正式确定為烏克蘭獨立日。8月30日,烏克蘭最高蘇維埃決定停止烏共的活動,12月1日,烏克蘭舉行全民公決,83%的人參加投票,結果90%以上的人贊成烏克蘭脫離蘇聯,成立獨立的國家。12月8日,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上司人在明斯克簽署别洛韋日協定,宣布蘇聯不再存在,烏克蘭的獨立最終完成,俄烏終于分手。俄烏分手之後,仍是藕斷絲連,烏克蘭從前蘇聯拿到了衆多的武器和大量的工業制造和軍工企業。由于烏克蘭不願償還分手之前共同欠下的債務,俄羅斯不得不替烏克蘭償還分手之前共同欠下的債務,但烏克蘭卻不願放棄分前共同的債權,這些俄羅斯看在親兄弟的份上都容忍了。

說實話,俄羅斯和烏克蘭自古以來就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親兄弟,在親兄弟分手之後,本應互相配合、互相幫襯,共同發展。在國内應照顧好各民族利益,搞好各民族融合,促進各民族團結,把東西不同民族當作促進俄羅斯和西方的有利條件。作為小兄弟的烏克蘭最起碼可以在俄羅斯與北的之間作緩沖區,做調解人,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通吃,悶聲發展自己,為烏克蘭人民造福。但烏克蘭的幾個靠“橙色革命”起家的男男女女們,硬是聽從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忽悠,政變推翻了民選總統亞努科維奇,自己當上了烏克蘭總統後,就全面倒向西方,力主烏克蘭加入北約,投入美國的懷抱。特别是幼稚而又不長記性的演員總統澤連斯基,更是登峰造極地一心充當北約攻擊俄羅斯的馬前卒,硬生生地把北約的槍口頂到了俄羅斯的嗓子眼。俄羅斯能讓親兄弟的烏克蘭加入北約來傷害自己嗎?不要說有普京這樣的硬漢總統的俄羅斯,擱誰也不能忍受、無法容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