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手機業務能撐得過去2022年嗎?

作者:沒有魚鳔的魚

很多人都知道,華為并不是一家單純生産手機并銷售手機的商業公司;華為涉及的業務很多,但給公司帶來大部分營收的主要有三大業務,它們分别是:手機業務(消費者業務)、華為雲服務、通信裝置業務。

華為手機業務能撐得過去2022年嗎?

華為三大主要業務,手機業務占主導

今天,‬我‬就單獨‬談談‬‬對華為‬非常‬重要‬的‬手機業務,畢竟‬‬華為‬手機業務‬貢獻‬了‬華為總營收56%左右‬;那‬麼‬華為‬手機‬業務‬在‬鷹醬‬制裁‬下‬‬能‬撐得‬過去‬2022年‬嗎‬?我‬覺得‬難‬!因為‬從‬2019年‬5月‬起‬,鷹醬‬對華為手機業務就先後使出了三招“必殺技”:禁用谷歌GMS、不能使用美國EDA晶片設計軟體、台積電等不能給華為制造晶片;這三招“必殺技”是華為很難見招拆招的,2019年-2020這兩年華為還可以依靠庫存晶片支撐着手機業務,但到了2021年庫存晶片見底了,華為手機業務直接被腰斬,去年華為隻賣了3500萬部手機,相當于2020年1.89億部的六分之一。

華為手機業務能撐得過去2022年嗎?

2021年華為就賣了3500萬部手機

有人會說,海外華為手機用不了谷歌GMS,可以用鴻蒙系統;我想說使用者對一個系統的使用習慣跟粘性,不是你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就算華為拿錢去砸,各種補貼打開了市場;華為還得解決EDA晶片設計軟體問題,難道我們國内沒有相應的軟體公司嗎?有,但20nm以下的晶片設計軟體都被鷹醬公司給壟斷了,要知道如今的晶片都到了5nm左右制造技術了,想想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晶片裡有幾百億個半導體,還要在裡面設計各種電路...沒有先進的EDA晶片設計軟體幫助,靠人工解決簡直天方夜譚;即使華為勉強解決了EDA晶片設計軟體問題,華為還得解決晶片制造問題,台積電、中芯國際等晶片制造企業又不能給華為制造晶片,而國内比較成熟的晶片制造技術也隻有28nm,華為需要的卻是5nm左右的晶片制造技術,華為自己又不會制造晶片,又該找誰制造呢?

華為手機業務能撐得過去2022年嗎?

華為需要鷹醬的EDA晶片設計軟體

綜上所述,華為短期内根本無法解決鷹醬對它在晶片設計、制造等方面的制裁難題;就算去用高通或者聯發科晶片也隻能用4G晶片,如今都5G時代了,又有多少人會去買4G手機呢?這種情況下華為手機業務将很難能撐得過去2022年。

華為手機業務能撐得過去2022年嗎?

華為P50 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