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
浸潤着一個城市的人文氣韻
衡量着一個城市的精神高度
德州兩會期間
如何讓文明進一步融入城市精神
建立文明建立的長效機制
讓文明城市建設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衆
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關注
他們紛紛為文明城市建立建言獻策
共建共治共享 堅決打赢建立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戰
民進德州市委會秘書長,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副主任吳丙友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一個城市整體文明水準的最高榮譽,是最具公信力、最有含金量的城市名片。争創全國文明城市是省委交給德州的政治任務,是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人民的鄭重承諾。面對新一輪創城周期的激烈競争,去年我市各級各部門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秩序整頓、推進志願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城市治理效能不強、市民參與度不深、社會整體文明程度不高等問題仍較突出,建立任務依然充滿挑戰。全市上下隻有堅定“不創則已、創則必成”的信心,才能打赢創城攻堅戰。為此,建議:
一、強化創城責任落實。一是把創城名額體系精準落實到各部門機關。《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設9個項目、72項内容、140條測評标準,各項名額要求詳盡具體,都能找到落實的部門。要認真研究《測評體系》,弄清哪些部門該承擔哪些任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一個單子吃藥”。二是把文明城市建立深度融入年度綜合考評。經比對,建立全國文明城市與省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的内容高度吻合。是以,建議将建立測評内容深度融入全市綜合考評,特别是承擔創城任務的四區及市直相關部門機關,應重點展現加分因素,加強督導排程,真正使創城的過程,成為推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三是嚴格落實主管部門和網格機關的責任。各部門各機關要按照責任分工,主管部門要展現主體責任,網格機關要發揮好職能作用,真正形成創城“創在平常時”的長效工作機制。
二、強化創城短闆弱項。長期以來我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民生等領域曆史欠賬較多,與創城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這是創城能否成功的“硬限制”,今後兩年必須堅持目标導向,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硬體支撐水準。一是切實加大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對照創城标準和先進标杆,統籌安排财力保障,強化市級圖書館、文化館、藝術館、科技館等重大場館項目論證、立項和開工,確定按期建成投入使用。二是高标準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科學安排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嚴把工程品質,提升改造标準,借勢加快加裝電梯等“适老化”改造;按照“兩個清零”要求,加快推進雨污分流改造等城市更新工程。三是發揮好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作用。健全以網格化為支撐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務系統,利用城市大腦及時準确識别不文明行為,建立快速反應閉環工作機制,實作文明建立“24小時不下線”。
三、強化創城成果鞏固。一是大力推進法治化創城。嚴格落實養犬、煙花爆竹燃放、生活垃圾分類等管理條例和《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加大對違反條例行為的曝光處罰力度。二是堅決防止不文明行為反彈回潮。對文明養犬、文明交通、文明祭祀、治理違規電動三輪四輪車等容易反彈的事項,必須持之以恒抓實抓死。三是牢固樹立“建立為民、全民參與”理念,着力解決入園難、停車難、充電難等民生問題,讓群衆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覺文明城市建設帶來的美好願景;大力宣傳文明典型,教育引導群衆明禮儀、講公德、知榮辱、守法紀,激發主人翁意識,實作從“袖手旁觀”到“拍手稱贊”再到“動手齊幹”的轉變,真正凝聚起全市上下建立全國文明城市的強大合力。
加大投入力度 加快中心城區過街天橋建設
政協委員劉雅楠
近年來,随着德州中心城區人口不斷增長和私家車數量快速增加,人車之間的交通沖突越來越突出。為此,我市先後在中心廣場、實驗國小、德州學院等地建設了6座過街天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擁堵。但總的看,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投入不足、天橋數量少。6座天橋中隻有中心廣場和文化路跨岔河西大道兩處由政府投資興建。二是設施落後、使用率低。已建成天橋中5座沒有電梯,輪椅、嬰兒車等無法通過。三是管理難度大、維護成本高。現有天橋由投資方負責管理維護。特别是通過社會資本建設的4座天橋,微薄的廣告收益難以支撐必要的維護費用,如維護不及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四是規劃滞後,作用發揮受限。我市過街天橋基本為後期補建,在天橋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受到很大局限。下一步,我市應把中心城區過街天橋建設列入城市建設的重要内容,切實抓緊抓實抓好。為此,建議:
一、堅持先急後緩、分批實施,加快建設過街天橋的進度。為滿足行人過街需求,市自然資源局已在中心城區規劃58座立體過街天橋,其中近期規劃20座,遠期規劃控制預留38座。去年市政府投資1100萬元高标準建設了文化路跨岔河西大道過街天橋,并安裝電梯,赢得群衆稱贊,成為年輕人的網紅打卡地。建議市政府将近期規劃的立體過街設施列入年度城建計劃,特别是對擁堵嚴重的德州九中和實驗中學(德興路口)、萬達廣場(湖濱大道)、汽車總站(東風路)等過街天橋,盡快組織建設。探索多元化投資方式,在着力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時,通過出售冠名權、配套商業設施出租權等市場化方式引進社會資本。對補建天橋的選址要廣泛征求社會意見,確定發揮最大效用。對遠期規劃的過街天橋,要提前預留建設用地,擇機盡快實施。
二、堅持以人為本、安全便捷,搞好現有天橋更新改造。以建立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以文化路跨岔河西大道天橋為樣本,按照“應裝盡裝”“能裝盡裝”的原則,把中心城區現有5座天橋更新改造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根據條件增裝電梯、增設雨棚,更好惠及殘障人士和老年人出行需求。過街天橋不僅要打扮得美麗養眼,還要裝扮得有文化内涵,成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展示德州地域文化的視窗,讓人民群衆真正感受到生活在德州這座城市的暖意、惬意、詩意。
三、堅持解放思想、勇于創新,提升過街天橋精細化管理水準。借鑒外地經驗,出台管理辦法,對中心城區過街天橋的規劃審批、資金籌措、建設标準、管理養護、責任處罰予以明确。由屬地政府(管委會)相關部門對中心城區天橋統一管理。積極運用科技賦能,将過街天橋納入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利用智能監測和資料分析,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
各位委員、各位上司,民生無小事,點滴暖人心。我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過街天橋一定會成為黨委政府與人民群衆的連心橋。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 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
“我是來自運河經濟開發區的一名黨支部書記,聆聽了《政府工作報告》,感觸頗深。作為最基層的黨組織負責人,從過去天然氣入戶,旱廁改造提升,公交、公路村村通,道路硬化戶戶通,體會到政府為群衆辦了實事,民生保障全面加強。”市政協委員、運河經濟開發區趙虎鎮東尹村黨支部書記尹世國表示,今年将堅持建設基層“戰鬥堡壘”,聯系群衆,服務群衆,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解決群衆的急難愁盼問題。
在今年1月24日省文明辦公布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十百千”典型培育推廣名單中,德州市運河經濟開發區趙虎鎮東尹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入選。尹世國坦言,東尹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兼顧“硬實力”和“人情味”,切實提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特别是對未來規劃,以全市之力發展‘天衢新區’強勢開局,推動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延伸,使人心振奮,幹勁十足,充滿期待。今年,我們将以東尹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加大整合力度,持續豐富實踐站的活動内容,讓廣大村民在這裡感受到歡樂和溫度,不斷提升農民文明素質。”尹世國說。
今年,東尹村将堅持宣揚善行義舉,通過評選“好婆婆”“好媳婦”來立榜樣、樹典型。以家風、家教、家庭教育立德樹人、促進家庭和諧。堅持樹立文明新風,移風易俗,不斷營造和諧友愛的村風民風,凝心聚力,精心打造村容、村貌、美麗庭院助力鄉村振興。
建議小區規範建設電動自行車停車棚及充電樁
“參加市兩會,我倍感榮幸,将認真履職,積極建言獻策,共謀德州發展大計。”2月25日,市政協委員,緻公黨德州市委會委員、德州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副主任馬立健說。
馬立健表示,“一老一小”向來都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因為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如何托穩“一老一小”的幸福,照顧好“一老一小”是篇大文章,此次他帶來的提案是鼓勵企事業機關開辦職工幼稚園和敬老院,管好“一老一小”兩個弱勢群體,讓職工無後顧之憂安心工作、服務社會生産。
目前我市正在建立全國文明城市,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上樓充電、地下室充電以及在樓道内停放等均存在安全隐患。他建議小區規範建設電動自行車停車棚及充電樁,這樣不僅可以滿足群衆安全充電及停放的需求,還可以美化環境。
同時,馬立健表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他将在社會大救助工作崗位上履職盡責,進一步推進“供給型”救助提檔更新,推動愛心企業、社會組織、社勞工才以及志願者隊伍等機構和群體積極參與社會大救助工作,持續優化“資金+物質+服務”的救助新模式,為打造社會大救助體系更新版助力。
做好“家”文章 助力市域社會治理
“實!高!新!”2月25日,在聽取了德州政府工作報告後,市政協委員,慶雲縣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呂楊心潮澎湃,她總結了一下主要展現了這三個字。
“實,報告對過去五年成績的總結實、對存在的問題分析實;高,報告對未來五年藍圖的描繪站位高、目标高;新,九個方面的舉措通篇貫徹新發展理念,尤其是‘德州制造、德州元素、德州機遇、德州節點、德州示範、德州路徑、德州印象、德州故事、德州幸福’這9個詞語讓人耳目一新,催人奮進。”呂楊說,“下一步,我結合婦聯工作,立足‘家’平台,做好‘家’文章,助力市域社會治理,帶領慶雲的姐妹們演繹‘德州幸福’!”
在提升更暖“德州幸福”方面,呂楊認為,工作中要将“家風家教建設”放在前,豐富“家”内涵,讓廣大家庭有更多的幸福感。“今後我們将利用慶雲渤海女兵等紅色文化,弘揚紅色家風;開展線上線下家風宣傳活動,傳承優良家風。”她表示,還将繼續推動“美麗庭院建立”工作,提升家品質,讓廣大家庭有更多的獲得感。“我們要實施‘美麗庭院’品質提升行動,打造‘美麗庭院’精品戶、示範街、示範村,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助推鄉村振興。”
“一直以來,慶雲婦聯都十分重視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開展了一系列護航孩子健康成長的工作。”呂楊表示,下一步将探索“鄰居阿姨”等方式,讓村婦聯主席、執委帶頭,帶動更多的留守婦女參與,就近對本村留守兒童進行課業輔導、親情撫慰等,做到應關愛盡關愛。
設立機非專項行駛區域 優化學校周邊交通環境
随着二胎政策放開、學齡兒童數量日益增長,德州經開區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也日益完善,學校規模越來越大,但也造成了新的沖突。上下學期間,學校區域擁堵已成為群衆日益反映強烈的問題。為此,市政協委員、德州惠興德信資訊咨詢有限公司财務總監王玉林專門做了一番調研。
在調研中,王玉林發現德開國小學校門口蒙山路惠文街,由于信号燈時長較短、單行道狹窄等,交通擁堵問題非常嚴重。為此,王玉林建議把校門口的北行道路架橋,修建過河路,一直打通連接配接到三八路,南北通行車輛可以通過校門口後不再繞行或掉頭。同時,校門口道路兩旁區域内全部取消停車位,讓出原有道路和路沿石步行區域,給家長和學生留出空間,在道路上設立機動車、非機動車專項行駛區域。另外,要加大交警部門執法力度,設立分時段禁止掉頭标志、單行路标志,安裝違法拍照攝像頭,加大警力疏通上放學時段的交通壓力。
“德開國小目前在校生4150人,附近小區規模大、居民多,校門口為斷頭路,南北道路不通,上下學時段門口交通擁擠十分嚴重,安全隐患非常大。作為政協委員,我希望盡自己的力量解決民之所盼。”王玉林說。
加強義工隊伍建設 以慈善力量助推社會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實事求是、客觀全面地總結了德州過去的工作,也很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今後的目标任務,聽後備受鼓舞,同時也令人振奮。”聆聽報告後,德州市人大代表、慈善義工聯合會理事長桂大智感覺受益匪淺,對于今後慈善義工聯合會的工作開展他也有了進一步的打算。
“報告中對于城市面貌、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成果的介紹讓我感觸頗深,同時自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和建立全國衛生城市有關活動開展以來,市民文明素質的提升和城鄉面貌的改變大家也有目共睹。”桂大智說。
桂大智認為,多年來,德州市慈善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在助力脫貧攻堅、抗擊疫情災情、開展扶老助殘、恤病救孤、助學助醫等慈善幫扶活動中作出了卓越貢獻,同時慈善義工的發展也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共同兜住築牢民生底線,更多關愛回報社會。在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和建立全國衛生城市建設,慈善義工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桂大智介紹,目前德州市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已有22家,其中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10家。截至2021年底,全市備案志願者組織已達86個,注冊志願者人數達92.9萬人,志願服務時間總量達到了666.9萬小時。惠及困難群衆近360萬人次。
“就目前的資料來看,我市慈善事業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但仍有着巨大的發展空間。”桂大智告訴記者,下一步将加大義工招募力度,并以開展集體活動、長期活動、大型活動為抓手,最大限度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義工服務活動。對于現有義工,将加強骨幹培養和素質教育訓練,選拔有能力的義工充實義工骨幹隊伍,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義工隊伍。同時,為進一步豐富義工服務活動,他将精心設計服務項目,建立一批服務品牌,抓好一批先進典型,以此來促進服務品牌建設,擴大影響力,更好的助力社會發展。
代表委員審議讨論的熱度
落到實處便是市民生活的溫度
2022年
是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承上啟下、至關重要的一年
讓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
積小流以成江河
為建設富強活力幸福美麗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
貢獻自己的力量
公益廣告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