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戰争為何發生?北約步步緊逼,烏克蘭親美讓普京退無可退

作者:票姚校尉

·小談俄烏戰争的前因

随着時間走向當地2022年2月24日黎明,互相摩擦不斷俄烏邊境終于将雙方的軍事行動從最初的破環小組越境、小規模的交火演變為了沖突鬥争表現的最高形式與最暴力手段——戰争。

在戰争開始後的48小時中,俄軍捷報連傳,迅速壓制了烏克蘭的主要空軍力量,将制空權較為牢固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時還借助制空權優勢,利用空降兵迅速控制安東諾夫機場,并在各個陣線的地面都完成了突破防線向縱深突擊。

俄烏戰争為何發生?北約步步緊逼,烏克蘭親美讓普京退無可退

而烏克蘭方面則表現得相對遲鈍,在俄軍已經發動攻擊後才如夢初醒般宣布全境進入戰備狀态,并開始在美國暫停在烏的領事業務時試圖尋求外部助力并建構所謂“反普京聯盟”為戰争謀求更多的籌碼。

在如此的背景下,人們很容易就會開始好奇這俄羅斯與烏克蘭這對曾經世界一極“蘇聯”所留下的主要繼承人為何會互相反目,乃至于刀兵相見呢?這就不得不分開從雙方的情況來談一談了。

俄烏戰争為何發生?北約步步緊逼,烏克蘭親美讓普京退無可退

如下是上圖翻譯内容:

MY 4 IPTS: 四方政治上司人會議(譯者注:此處四國指美、英、法、聯邦德國),波昂,3月6日:(議題)中歐和東歐的安全

總結:

1. 英國分發了關于中歐和東歐安全的承諾檔案。普遍認為加入北約和安全保障是不可接受的。同意考慮春季北約的聲明,表明北約對東歐的安全和穩定感興趣。加強雙邊關系和北約/東歐的接觸。

詳細内容

2. Chrobog(德國代表)說,我們需要關于如何保障中歐和東歐國家安全的新想法。我們在“2+4”會談中明确表示,我們不會将北約擴大到易北河(原文如此)之外。是以,我們不能向波蘭和其他國家提供北約的成員資格。但我們可以考慮在未來的北約宣言中提及我們對這些國家的興趣。我們可以在中歐倡議中并通過雙邊協定采取進一步措施。

俄烏戰争為何發生?北約步步緊逼,烏克蘭親美讓普京退無可退

俄羅斯:國土雖大,但身後便已是莫斯科

早在蘇聯解體前的兩德統一“2+4”談判期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下簡稱“北約”)的主要成員國美、英、法、聯邦德國就向當時的蘇聯承諾北約不會延展到易北河(注:該河流位于現德國境内)以東的區域。

但随着1991年聖誕節的紅旗落下,曾經讓北約日夜枕戈待旦的紅色帝國蘇聯就此分崩離析後,北約便抛棄了自己的承諾,在蘇聯屍骨未寒的1999年3月便将自己的勢力範圍向東擴張,将波蘭、匈牙利和捷克納入其中。之後更是在2004年變本加厲,将前蘇聯加盟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收入囊中,使北約的東部軍事力量距聖彼得堡最近不過140千米,可謂是兵臨城下。

而對于咄咄逼人的北約,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也曾謀求過“以退讓求和平”,在北約的緊逼下不斷讓步,放任了北約的一次次東擴,亦任由北約集團肢解南斯拉夫。

但在千禧年之後,逐漸從西方羅織的幻夢中清醒過來的俄羅斯也逐漸覺察到了自己“無路可退”的困境,在如此的困境之下,原本被壓制的各類極端思潮又開始死灰複燃,甚至越演越烈,并催化俄羅斯出現更多的、更激進的政策和理論。

俄烏戰争為何發生?北約步步緊逼,烏克蘭親美讓普京退無可退

俄新社于2月26日早8點時分釋出的新聞(現已删除),題目為“俄羅斯和新世界的攻勢”

俄烏戰争為何發生?北約步步緊逼,烏克蘭親美讓普京退無可退

如下是以上翻譯内容:

俄新社報道原文截圖,大意為“在歐洲老牌首都,在巴黎和柏林,是否有人認真相信莫斯科會放棄基輔?俄羅斯人将永遠是一個分裂的民族?在德國和法國的精英們正試圖從盎格魯-撒克遜人手中奪取一體化歐洲的控制權,重新組建一個統一的歐洲的時候?忘記了歐洲的統一是由德國的統一才得以實作的,而德國的統一是由于俄國的良好(盡管不是很聰明)意願。在這之後對俄羅斯的土地大打出手,是忘恩負義的表現,而是地緣政治上的愚蠢行為。整個西方,甚至是單獨的歐洲,都沒有力量将烏克蘭留在其影響範圍内,更不用說接管它了。人們必須是一個地緣政治的傻瓜才會不明白這一點。

更準确地說,隻有一個選擇:賭俄羅斯,也就是俄羅斯聯邦的進一步解體。但它沒有發揮作用的事實在二十年前就應該很清楚。而15年前,在普京的慕尼黑演講之後,連聾子都能聽到——俄羅斯正在回來。”

俄烏戰争為何發生?北約步步緊逼,烏克蘭親美讓普京退無可退

而随着俄羅斯政界長時間的維持既定路線執政,系統而連貫的用時間證明了俄羅斯在20世紀90年代時秉持的“向西歐示好”與“融入西歐文化中”的外交政策已幾乎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這更是助長了俄羅斯内部并開始有意地引導民意在“奪回失去的一切”這一複仇信條下“以反擊求和平之路”,并試圖讓群眾們堅信俄羅斯正在做“正确的事”以便讓過去遭受蒙蔽與欺騙的人們“站在一起”。

俄烏戰争為何發生?北約步步緊逼,烏克蘭親美讓普京退無可退

烏克蘭:漂泊半生,未逢明主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一度擁有僅次于美、俄兩國的核武器儲量,并持有相當數量的中程與遠端飛彈。但随着人為的經濟困難、向“主流國家”示好的需求與其他擁核國家的共同壓力下,烏克蘭于1994年開始逐漸銷毀自己手中的核武器,并一步一步走向了有集團為他安排好的未來道路。

2004年的烏克蘭大選,11月24日第一輪選舉中原本更中立的亞努科維奇以微弱的優勢勝選,但随後就被另一位親西方的候選人尤先科帶頭發難,發動自己的支援者以橙色的栗子花為象征的街頭遊行抗議行動,強迫委員會廢棄本次選舉結果。

最終尤先科的“橙色革命”如願以償,而随着12月26日的“更公平”的第二輪選舉開始後,尤先科順利地以微弱的優勢擊敗了亞努科維奇。

随後的烏克蘭幾乎是理所應當的開始了倒向西方,堅決得要加入歐盟甚至進入北約的外交路線。

俄烏戰争為何發生?北約步步緊逼,烏克蘭親美讓普京退無可退

2010年,烏克蘭再度大選,由于尤先科的治理成績平平,亞努科維奇再度當選。在其任期内的2014年,剪不斷理還亂的“基輔之亂”爆發。在一片混亂之中,親俄的頓涅茨克地區公投成立了所謂的“頓涅茨克共和國”準備并入俄羅斯。在如此的“背後一刀”下,烏克蘭對俄羅斯本就十分負面的國民情緒更是一落千丈。

在那之後,随着一位“難有乾坤之斷,亦乏廟堂之謀”的新總統澤連斯基上台,烏克蘭便在之前的政治慣性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徹底倒向西歐、倒向北約。

俄烏戰争為何發生?北約步步緊逼,烏克蘭親美讓普京退無可退

俄與烏:深陷泥潭之内,卻難決斷于迷途之中

正如上文所講,由于俄羅斯已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而烏克蘭又因不可逆的政治慣性高速而無法阻止地倒向北約,在如此的局面之下,雙方的戰争爆發可以說是偶然,卻也可以說是曆史的必然。

這也從側面中可以說明,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争背景看似是兩國的戰争,實則卻是有着三方乃至更多股力量摻雜其中的巨大泥潭——這也是自1991年冷戰結束後,世界一極的蘇聯轟然倒塌後,世界這座大舞台上,東歐乃至更多地區内部沖突的縮影與形成原因。

而随着俄羅斯于烏克蘭這兩位前世界一極的正統繼承人的這次戰争,又能為世界帶來怎樣的變數?這值得我們觀望,亦值得我們思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