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被出賣,安倍晉三喊話美國放棄戰略模糊:明确“保護台灣”

作者:法苑群瑛

近段時間,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沖突引發全世界關注。包括美國在内,很多大國都以各種形式介入到其中。原本對這場沖突最為緊張的應當是歐洲諸國,因為他們傳統上都對俄羅斯有着排斥心理。而俄軍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可謂是重創他們的敏感神經,讓這些歐洲國家深切感受到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俄總統普京對于使用軍事力量的意願。不過有趣的是,台獨分子們竟比歐洲各國還急。因為他們一方面從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中感受到現代化戰争的巨大威力,另一方面更加深切地體會到軍事沖突中,力量被碾壓的一方會是多麼的無力。通過烏克蘭的悲慘現實,他們猛然意識到一旦大陸決心動用武力解決兩岸問題,他們所有的叫嚣都将變得異常蒼白。然而,就在台獨分子們惶惶不可終日之際,卻有另一個人比他們還着急,那就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他急切地向美國喊話,希望美國放棄“模糊戰略”,明确使用武力“保護台灣”。

烏克蘭被出賣,安倍晉三喊話美國放棄戰略模糊:明确“保護台灣”

據日媒《日經亞洲》記者Ken Moriyasu報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接受富士電視台時指出,現在美國應當“放棄模糊戰略”,并明确表示“保護台灣”。目前,美俄因為烏克蘭問題展開激烈博弈,日本追随美國腳步對俄羅斯展開制裁。可即使如此,日本高層依舊沒有忘記如何給中國這個鄰居找麻煩。外界認為,安倍之是以如此急于向美國發出“呼籲”,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安倍擔心台灣這張“地緣牌”消失。俄烏沖突前,美國及歐洲國家給予烏克蘭很多保證。雖然美國早早表示不會出兵,但也保證過,一旦俄烏爆發沖突會用所有方式支援烏克蘭。正是由于得到美國的保證,烏克蘭在挑釁俄羅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結果,當俄羅斯忍無可忍,真的采取軍事行動回擊之時,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竟然直接出賣烏克蘭。即使德國已經允許荷蘭将德國生産的反坦克飛彈運往烏克蘭,且德國也已經将千餘軍用頭盔傳遞給烏克蘭,可這些距離所謂的“全力支援”實在太遠。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做得更多的事情,還是用燈光将烏克蘭的國旗打在公共場所,這種“燈光支援”對目前的烏克蘭來說恐怕更多是一種諷刺。

烏克蘭被出賣,安倍晉三喊話美國放棄戰略模糊:明确“保護台灣”

正是基于這一點,安倍晉三非常焦急。參照以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對烏克蘭的态度,若中國大陸采取武力解決兩岸問題,那美國大機率會直接抛棄台灣。這樣的話,日本将再也不能使用台灣問題來牽制中國。

除擔心失去“台灣牌”以外,安倍這樣做還有其他的考慮。

首先,安倍的言論屬于“明指台灣,暗憂日本”。早在此前,安倍晉三就曾瘋狂叫嚣“台灣的事就是日本的事”。表面上,安倍似乎非常在乎台灣問題,甚至擺出一副為“保護台灣”不惜和中國大陸一戰的架勢。但事實上,安備真正在乎的是美國對日本的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初,雖然日本在戰争中付出慘重代價,但工業底蘊還在。在美國的扶持下,日本很快發展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可随着日本的發展,美國漸漸感到日本已有脫離自己掌控的趨勢。特别是日本在高新技術領域獲得巨大突破後,日本社會湧現出一股“日本可以說不”的思潮。這讓美國非常擔心,如果放任日本的發展,很可能有一天日本會完全脫離美國掌控。為防止這種結果發生,美國開始對日本的高新技術産業實施打壓和閹割。

烏克蘭被出賣,安倍晉三喊話美國放棄戰略模糊:明确“保護台灣”

在軍事工業領域,美國強行要求日本在若幹關鍵裝備的研發上使用美國的核心技術。在正常高新技術領域,美國更為簡單粗暴,直接要求日本相關企業必須提高産品價格并讓出國内市場。面對美國打壓,日本選擇屈服,任由美國折騰本國的高新技術産業。最終,日本高新技術産業完全成為美國的附庸。即使日本今天在全球高新技術領域仍有一定話語權,但距離上世紀的巅峰時代已經相去甚遠。這種情況下,日本已經完全失去說“不”的籌碼,必須完全聽命于美國。

很長一段時間内,日本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畢竟依賴美國的現實讓日本的外交變得簡單,隻需要按照美國的要求去做即可。但烏克蘭的遭遇讓日本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自身遇到相同的問題,美國是否也會和抛棄烏克蘭一樣抛棄日本?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後,美國越來越傾向于打壓中國,而台灣問題是美國牽制中國的重要一環。随着中美博弈不斷升溫,台灣的地緣價值也有上升趨勢。在安倍看來,台灣無異于日本測試美國态度的“窗戶”。無論是特朗普政府還是拜登政府,都奉行打壓中國的政策。這種情況下,美國非常需要打好台灣這張“牌”。在安倍看來,若美國能對他的呼籲給出積極回應,那就意味着美國能用相同的态度對待日本。畢竟從長遠角度看,日本的地緣價值遠高于台灣地區。可若美國使用對待烏克蘭的态度對待台灣,那日本就必須要擔心一下自己的地位。

烏克蘭被出賣,安倍晉三喊話美國放棄戰略模糊:明确“保護台灣”

其次,安倍希望美國加大對中國施壓力度。安倍還在台上之時就已經深刻體會到東北亞格局的變化,日本曾經是東北亞的絕對王者,甚至還提出過所謂“雁行理論”(日本是領頭雁,其他國家追随日本)。可如今,中國早以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不要說成為東北亞領頭雁,就是跟上中國發展速度都非常困難。受此影響,日本根本無法像以前一樣獨立與中國展開博弈。尤其是國際經濟領域競争中,日本在曾經引以為豪的基建領域根本無法與“基建狂魔”中國競争。而随着中國整體技術水準增長,日本的高新技術産品在全球也受到越來越多挑戰。對日本來說,受到美國壓制是沒有辦法,畢竟美國已經全面控制日本方方面面。可若是受到中國壓制則無法忍受,因為這個國家就在數十年前還是一個比較貧窮的國家,甚至還需要日本的援助,這樣巨大的心理落差讓日本社會非常難受,是以投入巨大精力對中國進行遏制。然而,安倍雖然嘗試過很多方法,但始終無法遏制中國的發展腳步,反倒是日本在經濟滞漲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烏克蘭被出賣,安倍晉三喊話美國放棄戰略模糊:明确“保護台灣”

殘酷的現實讓安倍認識到,今天的日本已經不可能憑借自身力量遏制中國。可若是不能遏制中國,日本在東北亞就永無出頭之日。為達到遏制中國目的,安倍将目光聚焦于美國。即使美國綜合國力已經大幅下降,可依舊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也是全球唯一超級大國。若美國全力以赴對中國展開遏制,還是有能力給中國制造較大麻煩。是以安倍積極向美國“隔空喊話”,希望美國投入更大精力介入台灣問題。這不僅可以有效拖延中國實作國家統一的步伐,還能從外部牽扯中國外交精力,進而為日本争取到“生存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