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祖悅‖《山河血脈》:左步人的家國情懷

左步人的家國情懷——讀長篇報告文學《山河血脈》有感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其實,也可以借助一部好書,幫我們讀書行路,随着書中人物的不同命運,追随他們的腳步,透過不同的人生智慧,感悟不同的人生哲理,感受不一樣的胸襟情懷。這是我讀鄭萬裡先生的《山河血脈》時所想到的。捧着這本書,首先,是“山河血脈”這個書名的含義給我留下了懸念,吸引着我從書中尋找答案。

黃祖悅‖《山河血脈》:左步人的家國情懷

鄭萬裡長篇報告文學《山河血脈》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一)

随着作者走進書中,也似乎走進了中山市左步村一個厚重文化的曆史博物館,走進了中國近代一部多姿多彩的曆史畫卷。正如書的封面所概括的“香山兒女搶灘上海的絢麗剪影”、“南粵鄉親奮戰路礦的精彩傳奇”、“珠江群眾抵禦外侮的光輝史記”,整部書,記錄了左步村一批影響中國近現代山河命運的精英。他們從這裡走出,用他們的智慧,書寫曆史,影響社會的發展,成為壯麗山河奔湧的血脈。這些各懷才能的左步人,活躍在中國近代一百多年的曆史舞台上,用自己傳奇的一生,為民族的興旺和發達,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書按照人物的活動軌迹,由遠到近的叙事順序,以上海、唐山、武漢、廣州和本土幾個叙事地點,采用人物縱向式的結構,展現了中國近代史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畫面。讀來蕩氣回腸,深深地佩服左步村的“造血”功能。

如果把每個人的人生比作一條長河,那麼,條條河流都構成一條山河的命脈,或者供給養分,或疏通社會的運作。概括起來,有創辦第一間民族資本企業發昌号船廠,開創中國人自己建造機器動力船的民族工業先驅方舉贊、孫英德、方逸侶;如影後阮玲玉,名冠全國的漫畫大師方成;投身洋務運動、開灤煤礦開平鐵礦的得力幹将唐廷樞、孫錦芳、孫诜芳;早期勞工運動領袖、唐山地委書記阮章;臨危受命的粵路公司總理歐赓祥;骁勇帥氣的遊擊隊長歐初;14歲就參與戰地宣傳的歐寶霞;12歲就為遊擊隊送情報的地下交通員歐素英;支援辛亥革命、支援中共抗日的歸僑歐普仁;賣掉夏威夷田産,返鄉圍田的歐開文;辭職回村躬耕的大學生馮建偉。

(二)

這部書,既具有史料價值,也具有人文價值。

首先說史料價值。這裡所叙述的,既有中國近代政治經濟文化史,也有左步人的人生奮鬥史。作者以左步人的角度,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記錄了一部中國豐富多彩而又波瀾壯闊的近代史。無論是民族工業的起步,還是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無論是粵漢鐵路工潮,還是五桂山艱苦卓絕的抗日遊擊戰争,都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畫卷。而在推動曆史的程序中,左步人,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說,這部書,同樣是左步人的一部奮鬥史。這部書,同時又書寫了左步村人的人生曆程,是一部集中了他們的探索曆程和可供借鑒的人生智慧史。也有一個家族幾代人從打工讨生活,經過吃苦耐勞,最終成為地方殷實首富的家族奮鬥史。

其次,它的人文價值在于,這本書挖掘出了左步這個古村落的人文精神内涵。在如此多的左步人身上所展現出的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開拓進取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胸懷家國的擔當精神等。

方舉贊為了學藝,對叔叔的臭罵“從不計較,總是笑呵呵的,他善于從師父的罵聲中,領悟手藝的真谛,畢竟是讀過私塾的人,時間不久他就可以掄大錘了。”正是他的吃苦耐勞,正是他的腳踏實地,正是他的厚道,才有了最早的發昌号鐵廠,也才有了中國人自己建造機器動力船的先例。方舉贊的兒子方逸侶正是在父親創辦的華昌号鐵廠的基礎上,改換經營思路,增添先進裝置,在業務上,增加了翻砂、五金、鉗工等,直到建造起小噸位火輪。

孫錦芳可謂創造性的代表。依據金達提供的幾張圖紙,就帶領廣東工匠建造了開平煤礦第一台機車“龍号”。同時,孫錦芳更是情系社會大業。他謹記孫中山先生之重托,不僅将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鐵路事業,其子孫後代繼承并發揚了中國鐵路事業。

無論是搶灘上海,還是北上唐山,還有築路粵漢,左步人都用他們的創造性,展現出家國天下的情懷。至于勞工運動領袖阮章、孫疊芳,五桂山戰歌中的歐初、歐寶霞、歐素英等,無一不是舍小我利大家,在抵禦外侮、求得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的曆史中,寫下了英雄傳奇。

(三)

這部紀實著作,具有不可忽視的文學價值。這裡所叙述的曆史,從鴉片戰争到洋務運動,到辛亥革命,從抵禦外來侵略到自身的強國之夢的探索,都不是粗線條的,而是貫穿在跌宕起伏的人物命運的叙述和情感波瀾中。這些人物具象,哪怕時代久遠,也不是模糊的,而是生動可感的。

比如寫方逸侶在聽到父親由他接班的決定時,腦子裡“嗡”地一下慒了。“方舉贊把這些帶着力量和溫度的心裡話往外一掏,方逸侶感動了,他從來沒聽過父親的表揚,在父親面前有些許自卑,是以他不敢答應父親的重托。甫聽父親這番肺腑之言,他的心安定了。”這樣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既表現了方舉贊的智慧,也寫清楚了方逸侶的思想成熟過程。

寫影後阮玲玉,“把無聲電影與有聲電影連接配接在一起,使她的表演藝術呈現為一種裡程碑式的大美,進而給世界一個驚喜,并且讓這個驚喜持續了相當久的時間”,作者抓住了阮玲玉的心地善良和純潔;寫“名冠全國的漫畫大師”方成時,并不僅僅寫他漫畫方面的成就,而是從他小時候“抓蟋蟀、鬥蟋蟀”寫起,也寫他對左步的感恩,寫他痛恨美國大兵開着吉普車在上海街頭橫沖直撞,就畫了一幅漫畫“美國大兵滾出去”,并給了皮特一酒瓶子,丢了工作。這些描寫,使方成大師的形象多方面得到展現,人物更加立體,鮮活。

寫歐初回到左步村教書的生活,寫他心裡無比惬意,每到傍晚就登上村南那個小土包漫步眺望伶仃洋的情景:“夕照下的伶仃洋畔,金星島如龍珠般拱起于浩浩水面上,龍珠兩側被風吹皺的潮水拍打着堤岸,形成浪花簇擁的龍體狀,遠處看去,恰似二龍戲珠。”類似的描寫很多,讓人身臨其境,增添了現場感。

在對人物命運的叙述中,很明顯的特點,是文章處處帶着作者的情感和溫度,滲透了作者的人文思想。對方舉贊等開拓進取的贊賞,對孫錦芳等的敬佩,對英年早逝的影後阮玲玉的惋惜……溢于言表。

在我看來,一部優秀的紀實文學作品,一定能讓人通過閱讀,對書中所記錄的人物故事和環境文化了然于心,激起内心的無限向往。《山河血脈》一書,就達到了這個效果。通讀這部書,我不僅走進了左步村,而且和左步村的古今人物進行了心靈對話,感受他們創業的艱辛,感受他們為國家的富強、為民族的富強而熱血奔湧,感受他們汩汩流淌着的家國情懷。

“山河血脈”的書名,确實妙不可言。概括了無論是北上唐山,還是搶灘上海;無論是築路粵漢,還是抵禦外侮;無論是百年屈辱的中國近代,還是逐夢強國的現代化征程……每一個領域的左步人都能用他們的鐵肩,扛起民族興旺的大義,用他們澎湃的激情和滾燙的熱血,鑄就民族不倒的精魂。他們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精神代代相傳。他們家國天下的情懷,與山河同在。

◆中山日報社媒介拓展中心

◆圖/徐向東

◆編輯:徐向東

◆二審:向才志

◆三審:嶽才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