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Phone和國産廠商:到底誰過于自信多一些?

在蘋果iPhone和國産手機廠商中進行選擇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簡直就像是一碗豆腐腦放在面前到底是選擇甜的還是選擇鹹的一樣,每位使用者的選擇都不一樣。

不過随着手機市場的競争力變得白熱化,蘋果手機和國産手機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比如前者開始采取低價政策,後者則開始沖擊高端旗艦市場。

在這種背景下,兩家不同品牌的定價開始進行沖突,那麼到底是誰過于自信了一些呢?這個話題或許真的十分值得進行讨論。

iPhone和國産廠商:到底誰過于自信多一些?

蘋果手機的優勢

想了解哪家品牌更加自信,還是需要從産品本身的優勢來說,蘋果iPhone的iOS系統和A系列處理器已經不用去多說,每次新機釋出的時候都會被當成巨大的優勢。

但iPhone手機的保值率卻很少被使用者提及,然而事實上是一款新機用上兩年左右的時間想進行換其他産品的時候,以舊換新或者是想去店裡賣掉,那麼二手的價格要比同時期的國産手機更保值。

畢竟,iPhone11的128GB版本的二手價可以來到三千元左右,即使是4G手機,即便釋出了這麼久的時間,依舊可以做到保值,這個優勢真的很大。

iPhone和國産廠商:到底誰過于自信多一些?

另外,當iPhone13系列釋出之後,優勢也就更大了,比如高重新整理率螢幕的加持直接讓很多消費者産生了好感,以及電池容量的增大也是備受好感,更不用說128GB記憶體起步了。

而且,iPhone手機的封閉性作業系統要更加适合簡單化操作,不用擔心點選到廣告,也不用去清理緩存和垃圾,直接讓消費者的日常使用體驗變得很簡潔。

由此可見,iPhone發展到現在,優勢真的不少,這也是經過不懈努力帶來的結果,不然新機銷量也不會突破千萬級别了。

iPhone和國産廠商:到底誰過于自信多一些?

國産手機的優勢

國産機的品牌非常繁雜,但是在主流手機産品上來看還是可以找尋到很多類似的地方,比如螢幕支援高重新整理率螢幕,并且帶來了螢幕指紋功能、超音波指紋以及側面指紋解鎖等。

同時現在有很多國産手機開始支援屏下鏡頭技術,相較于屏下指紋,屏下攝像頭對于螢幕透光度的要求非常高,光源在進入鏡頭時若有一點點的不純淨,拍出來的照片就沒法看。

不過如今的市場中已經傳出高素質屏下鏡頭在路上了,盡管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見面,但有總比沒有強一些。

iPhone和國産廠商:到底誰過于自信多一些?

此外,國産手機的系統開放性要更強一些,對喜歡折騰的使用者來說,玩法要更為廣泛,操作的時候沒有特别多的限制,尤其是刷機或者是搞架構之類的很友善。

而且,國産手機的參數更加極緻,比如充電速度直接來到了120W,同時拍照方面的鏡頭參數更是來到了一億像素、5000萬像素等。

更不用多說各種自研晶片了,比如澎湃C1、vivo旗下的V1以及OPPO的NPU晶片等,都給整個手機市場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吸引力還是蠻強大的。

iPhone和國産廠商:到底誰過于自信多一些?

到底誰過于自信一些?

隻是看以上的對比,明顯可以看出兩家品牌有非常多的不同,也各有自身的優勢,但是對于很多使用者來說,可能會偏向iPhone手機多一些。

一方面,曾經的蘋果手機吸引力并不低,加上現在不僅加量,還在價格上進一步走低,那麼對于國産手機來說也就有着很大的打擊了。

另一方面,在很多使用者的心目中對國産手機的印象并不好,依舊覺得是硬體不夠強,耐用性上不如蘋果iPhone,這也導緻使用者的選擇變得與衆不同。

iPhone和國産廠商:到底誰過于自信多一些?

還有,這幾年的國産手機在性能上的口碑并不是特别優秀,比如功耗過大、發熱量過大等,這都是影響使用者選擇的關鍵因素。

同時有很多國産手機廠商屬于盲目沖擊高端旗艦市場,導緻硬體參數和價格有點不成對比,然後出現了大幅度降價的情況,更是讓消費者很難動心。

在這種情況下,蘋果手機并沒有過于自信,反倒是國産機有點自信過頭了,是以當兩者碰到一起之後,使用者的态度和認知可能會決定很多。

iPhone和國産廠商:到底誰過于自信多一些?

寫在最後

iPhone13系列發售以來幾乎沒有停歇的各種問題報道,從綠屏、紅綠屏到粉屏,有網友戲稱遲早要集齊七種顔色召喚喬布斯,但是從如今的情況來看,貌似國産手機想從蘋果手中搶走份額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點贊、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