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次烏克蘭戰争,俄羅斯都出動了哪些王牌部隊,戰果如何?

作者:夏商周--江湖一浮萍
這次烏克蘭戰争,俄羅斯都出動了哪些王牌部隊,戰果如何?

伴随着烏克蘭軍隊第302防空飛彈團投降,471人被俘,俄羅斯裝甲部隊包圍烏克蘭赫爾松市和别爾江斯克市,并控制住赫爾松市附近的格尼奇斯克市和切爾諾巴耶夫卡機場,俄羅斯軍隊正式進入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烏克蘭丢掉了自己手上的軍工廠,後續武器來源隻能希望歐美支援。俄羅斯空降部隊也開始遠端手術刀切割模式,直撲基輔等多個城市快速對基輔等核心城市進行的封鎖,大量空降部隊已整裝待發,基輔争奪戰和首腦清除将成為空降部隊的表演舞台。俄羅斯分别從克裡米亞、白俄羅斯、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三個方向同時推進。目前俄軍已摧毀821個軍事基礎設施,14個軍用機場,19個指揮所,24個S-300和 "奧黃蜂 "防空飛彈系統以及48個雷達站,擊落7架作戰飛機,7架直升機和9架無人機,摧毀87輛坦克和戰車,28台多管火箭炮,118輛特種軍用車以及烏海軍的8艘軍用船隻。烏克蘭海軍和空軍已經化為灰燼,就剩下烏克蘭陸軍進行最後的抵抗。俄羅斯為了這場戰争更是拿出了所有的家底,甚至在2016年特意組建了近衛第1坦克軍,俄羅斯準備這場戰争的時間之長,讓人歎為觀止。筆者今天就為大家羅列一下俄羅斯的王牌部隊:

這次烏克蘭戰争,俄羅斯都出動了哪些王牌部隊,戰果如何?

首當其沖,第58集團軍,俄軍中編制規模最大的一個合成集團軍,在俄軍現有22個集團軍中是規模最大、戰鬥力最強的合成軍,共有609輛坦克,2000輛戰車,125門火炮,190門冰雹火箭炮,450門高射炮,120架飛機和70架直升機。俄羅斯陸軍精銳中的精銳,世界王牌陸軍中,沒有哪一隻支能與俄羅斯第58集團軍相抗衡的。在俄格戰争中第58集團軍進入格魯吉亞時,美軍才反應過來。第58集團軍線先頭部隊接到總統指令後50分鐘從駐地抵達茨欣瓦利,與科索沃戰争中快速搶占普利什蒂那機場如出一轍。第58集團軍是在接到指令2小時20分鐘完成了一切作戰準備,沿公路長驅直入,對防守之敵展開攻擊,以“閃電戰”回擊“閃電戰”。

這次烏克蘭戰争,俄羅斯都出動了哪些王牌部隊,戰果如何?

近衛第1坦克軍,2016年俄羅斯正式恢複近衛第1坦克軍的編制-數萬人的坦克集團軍。主力是近衛第2“塔曼”摩步師和近衛第4“坎傑米洛夫卡”坦克師,另有幾個獨立作戰旅,還轄有第6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坦克旅和第27獨立“塞瓦斯托波爾”近衛步兵旅。近衛第1坦克軍實際擁有滿編3個坦克師,還有具有“伊斯坎德爾”戰術飛彈的第112近衛飛彈旅、“山毛榉”M2防空飛彈的第49防空飛彈旅、第96戰鬥工兵團、第20獨立防化旅、第69獨立後勤營、第60指揮旅等機關,已經是世界坦克集團軍的翹楚中的翹楚,具有滅一個中等以上強國的實力。

這次烏克蘭戰争,俄羅斯都出動了哪些王牌部隊,戰果如何?

第76空降師勝利之師與輝煌之師、是俄羅斯最受歡迎的部隊之一、被視為民族的驕傲,俄羅斯第一支職業化的精銳部隊。該師編制約7 000人,轄3個傘降團,每團下轄3個營,每營下轄3個連,每連下轄3個排,還有1個炮兵團和1個運輸機大隊。對兵員的選拔十分激烈,三四百人中才能選中一名。第76空降師是完全裝甲化和機械化,履帶式裝甲戰鬥車250輛,裝甲偵察車9輛,迫擊炮、防空飛彈發射器、反坦克飛彈發射器、多管火箭炮等應有盡有,當之無愧世界上最“重”的空中機動部隊。運輸機主要有安-124、安-22、安-12和伊爾-76等飛機。作為俄空降兵的代表,配置重量輕、機動性強、有較強火力和較好裝甲防護力、能空運空投的裝甲戰車,以執行快速突擊任務為主。搶占科索沃首府普裡什蒂納的機場。在空降師200人力壓英軍7000多士兵,令北約軍政首腦瞠目結舌,車臣戰争中以90人惡戰2500人的戰績更是曠古未有。

這次烏克蘭戰争,俄羅斯都出動了哪些王牌部隊,戰果如何?

第20合成集團軍,下轄第3摩托化步兵師和第144摩托化步兵師,距烏克蘭邊界不到30英裡。第20合成集團軍對烏克蘭作戰具有6個戰鬥團快速向基輔、哈爾科夫、盧甘斯克機動。南部軍區羅斯托第8合成集團軍第150摩托化步兵師的4個團也距烏克蘭20-30英裡沿亞速海進攻。

這次烏克蘭戰争,俄羅斯都出動了哪些王牌部隊,戰果如何?

雖然烏克蘭号擊落俄軍戰機14架、直升機8架、擊毀坦克102輛、裝甲戰車536輛、火炮15門、山毛榉地對空飛彈系統1套,擊斃3000多名軍人。但在源源不斷的俄羅斯大軍面前,烏克蘭唯有等待歐美援助和不斷打巷戰消耗俄羅斯軍隊,寄希望于俄羅斯國内的反戰抗議,盡可能的推遲戰争的結束。

這次烏克蘭戰争,俄羅斯都出動了哪些王牌部隊,戰果如何?

所有好玩好看都會分享,資深軍事、體育愛好者,戶外/跑步/文學,蝸居帝都,某大學研究所學生導師,多多交流,認真寫原創給你不一樣的視角,交個朋友。你的關注,是我寫作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