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在唐山丨市級非遺項目樂亭微縮建築營造技藝:一毫一厘“微”視界

據唐山文化旅遊:

苗興忠介紹自己的代表作品《李大钊故居微縮建築》。記者 闫軍 攝

自2007年至今,非遺傳承人苗興忠在工作室裡“蓋”出了3套“李大钊故居”,用的全是真正的建築材料,隻不過都是微縮版的。

苗興忠是樂亭縣王灘鎮曹莊村人,我市市級非遺項目——樂亭微縮建築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自幼酷愛泥塑和房屋微縮建築,傳承了父輩的工匠技藝,并榮獲河北省工美行業藝術大師、唐山市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等稱号。近日,我們參觀了苗興忠的微縮建築“工地”,以及他的代表作品“李大钊故居微縮建築”。

複雜巧妙的營造技藝

苗興忠的工作室位于樂亭縣城關一條車水馬龍的街道邊,外表看就是普通平房,内裡卻别有洞天,擺滿了他制作的各類微縮木雕、石雕、泥塑等手工藝品,還有微型的泥坯、建築骨架,鋪滿沙土的“地基”,微型的青磚、木檩、石礅、家具……

苗興忠現場示範“蓋”房子。記者 闫軍 攝

在一張占據了室内半壁江山的長桌上,擺放着苗興忠制作的第三套李大钊故居微縮建築作品。我們湊上前俯視宅院,又透過青磚牆上的十字兒花牆眼兒向内張望,隻見院裡有碾棚、石碾、樹木,屋内有竈台、紡車、桌椅、花瓶……惟妙惟肖,細節逼真。輕撫牆體,竟然真的有磚石觸感。一瞬間,我們感覺自己在悄悄打量充滿煙火氣息的故鄉田園。

“樂亭微縮建築是運用祖輩流傳下來的建房技藝,将實物縮小進行建造,可以說是國内唯一可以看到的小型房屋建築。”苗興忠說。

苗興忠的木工、瓦工等工匠技藝是從小看着爺爺、父親蓋房學會的,再結合石雕、木雕等技藝,綜合運用到微縮建築營造之中,和沙盤制作有本質的差別。沙盤制作以機雕紙貼為主,而微縮建築則以真磚實瓦一塊塊砌壘建造而成,其外形景觀真而實。

“這些磚一塊塊壘上去,還可以完整地取下來。”苗興忠捏起一塊綠豆大小的磚向我們展示。他說,這些小磚的燒制采用的是本地土,用水攪拌後,再用木制坯母,把和好的泥團扣出,而後放進土窯高溫燒制而成。水瓦口、煙筒的燒制與小青磚制作方法大緻相同。門窗及室内家具則是按木工技藝,經過刮刨、刻卯等工序來制作,而後組裝在一起,可以活動拆卸。對于家具、擺設等細節,苗興忠在制作上也力求真實。比如葦簾,是他将細葦子剝皮後用麻繩連結在一起做成的,門礅是石頭雕刻的,樣式采用的也是傳統圖形。

3套李大钊故居建築作品的微縮比例都是1:17。在制作時,苗興忠采用的各道工序與真實中建房完全一緻。從和泥、脫坯,燒制小青磚,到栽虎頭,豎房架,挂線砌牆,再進行釘椽子、上葦簾,上土抹頂,整體房屋建造完成。随後,就是擺放滴水石,制作室内家具,同樣按1:17的比例開卯制作。據苗興忠統計,作品完成總計使用15毫米×0.75毫米×0.32毫米規格的小青磚105486.7塊,使用微縮後的柁15架,檩111根,椽子1406根,門框18個,門扇36扇,窗框11個,窗扇40扇,滴水石、條石122塊,水瓦口39片,煙筒8個,石雕獅子狗1對,每間屋内的火炕、竈台、家具等陳設也完全按照原來樣貌一應俱全。整個作品無論從外觀、制作工藝,還是建築風格、建築材料來看,幾乎是李大钊故居縮小數倍後的翻版。

微縮之中濃縮的鄉情

李大钊故居位于樂亭縣胡坨鎮大黑坨村,建于1881年,是典型的北方老式民居,建築風格在樂亭農村很常見。

苗興忠正在制作微縮建築的房架。記者 闫軍 攝

“2007年,我産生了制作李大钊故居微縮建築的想法,希望以此表達作為故鄉人,對革命先驅的崇敬之情,同時也是對樂亭本地古老建築技藝的一種展示。”苗興忠說,“剛開始制作主體建築時,我也遇到不少技術難題,後來,通過無數次的測量和實踐,才終于找準了門道。”

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資料,使作品在外觀、結構、比例、用料上達到精确的仿真效果,苗興忠先後不下30次,騎自行車到距縣城15公裡的李大钊故居進行實地勘察測量,“牆上的青磚一塊塊地數過好幾遍”。光是描摹草圖就畫了500多張,拍攝照片200餘張,采集的資料、筆記寫滿了幾個筆記本。

為不影響家人及鄰居的正常生活,他還在自家附近租了兩間低矮的小平房作為自己的“工作室”,在裡面經常一待就是幾個小時。家人有時來看他,也會幫他“抹幾塊小磚”,而大部分時間,他都是獨自一人制作,手機裡播放的有聲小說是他唯一的陪伴。門外車水馬龍,門内屬于苗興忠的微縮建築時光始終不緊不慢、細水長流。第一套作品用了整整兩年。這兩年時光,被默默定格在了一磚一瓦之間。當“故居”上的最後一塊青磚被輕輕壘到花牆上時,苗興忠說,他感到胸口升騰起了一團熱氣,百感交集。“身為大钊故鄉人,我完成了一件有意義的事。”他自豪地說。

第一套作品完成後就被樂亭李大钊紀念館展陳。随後,他又花費兩年時間完成了第二套,被唐山一中珍藏。而第三套作品已是得心應手,制作時間減少了兩個月。

“有一次我在大钊紀念館參觀,看見不少群衆在我的作品前拍照,還發出稱贊。我在旁邊默默看着,心裡特别美。”苗興忠笑着說。

2019年,樂亭微縮建築營造技藝被評為唐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苗興忠憑借李大钊故居微縮建築作品,獲評市級非遺傳承人。近年來,他把這項技藝傳授給了家人和徒弟,還設計了更宏大的發展目标。

“我打算利用微縮建築技藝,把明清時代的樂亭老縣城真實地反映出來,再現舊城風貌,還有樂亭有名的劉家大院、史家大院……把這些古建築都用微縮形式展現出來,當作一份紀念,供後人觀賞。”

微縮建築費工費時、技藝複雜,在傳承上有一定的困難。但是苗興忠相信,經過不斷地挖掘實踐,樂亭微縮建築營造技藝定會取得更高的成就。

來源 | “唐山+”用戶端消息

(記者 趙雅靜 通訊員 劉江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