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間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一切皆是手段

究竟什麼才是“道”?作為平凡人的我們,道與我們有什麼關系?我們應該怎麼使用道?

道象征着天地規律,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道理和規律都是不固定的,我們熟知的各種定理和公式在不斷的更替疊代,我們熟悉的工具在不停的更新換代,甚至是一加一這種淺顯的問題有的時候也不一定會等于二。

但是天地的規律就不一樣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生老病死、弱肉強食,這是天地的規則,而“道”象征的就是天地的規則,完美的解釋了天地運轉的規律,但是天地的規則實在是太大了,根本就沒有辦法全部解析,是以“道”無處不在。

什麼是權謀?權代表着權力、利益,謀代表着謀略、智慧,權謀二字實際上就是人生在世的智慧。

世間沒有真正的善,也沒有真正的惡,所有做法都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

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真正的大人物應該能夠看清楚局勢的變化,明白事物興亡的道理和規則,通曉事業成敗的規律,明白局勢,懂得隐退,在合适的時機到來前,應該學會沉默隐伏,不要輕易的暴露自己。

大家覺得這是仁義之道嗎?這很明顯就是權謀之道。

道、德、仁、義、禮是五種品德,能夠了解學會這五種品德隻是第一步,能夠鑽研和利用這五種品德才是重中之重。

是以說,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慧恻隐之心。

這裡的“德”不是品德的意思,而是通“得”,獲得的意思,真正的有德者,應該使萬物都有所獲得。

仁是什麼呢?仁不是仁愛,仁是人類獨有的一種情感,它的表現為仁慈、關心、愛戴和同情。如果讓别人産生了這種情感,他們就會表現出相對應的行為。

世間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一切皆是手段

如果我們遇到了倒地的老人到底應不應該扶?如果扶了,會不會被訛,會不會被敲詐。

如果不扶,會不會就是以失去了善良的這種品質,就不算一個善良的人了呢?

再通俗點來說,我的本心不是要做一個好人,而是我應該怎麼讓他人感覺我就是一個好人,這個就是純粹和權謀的差別。

我們思考的是我自己應不應該善良,而謀略者思考的是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我的善良最大利益化,這就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這就好比是說這個世界上的圈子有很多,有的圈子裡都是惡人不幹好事兒,有的圈子裡都是善人不做壞事。

如果想融入惡人這個圈子,那麼我首先就僞裝成一個惡人,惡人講究俠義,那麼我就要表現的俠義,好人講究品德,那麼我就要表現出好的品德,然後利用惡人的俠義和好人的品德去完成自己的目的。

我們在實作自己目的的過程中,必然會碰上諸多的麻煩,面臨諸多抉擇。

比如說我如果産生欲望的時候怎麼辦呢?我現在就想躺平,我就想紙醉金迷,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絕嗜禁欲,杜絕不良的嗜好。

可能有很人覺得這就是心靈雞湯,其實不然,這是一個很實際的方法。

對有目的的人來說,不良的嗜好就是一種牽累,或許他能夠讓我們感覺到暫時的舒适歡愉,但長遠來看,它隻會拖我們的後腿。

如果我想要做一個服衆的人,我應該如何避免自己出現太多的過失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抑非損惡,不做出不合常理的行為,或者說超過自己權謀和預料的事盡量不去碰,減少邪惡的念頭和行徑。

怎樣才能避免被他人污蔑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貶酒阙色,也就是說避免酒色,所有的一切都隻為了實作最終的目的,在這之前我可以忍辱負重。

有人說衆生皆苦,這是因為欲望,但是隻要存在于世間,人就必然存在競争,存在欲求。

要麼你就選擇遁世,逍遙自在,要麼就入世将道理貫徹到極緻,想要脫離困境,就隻有這兩條路。

怨恨之是以會出現,是因為我們不肯放過他人小的過失,憂患的出現在于我們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和謀略。福報是因為積善,惡報是因為積惡。

大家發現沒有,我們都聽過上一代人的勸導,但自我的觀點使得該錯的路還是會錯,到了一定年紀,曆史又會重來,同樣的,我們也會勸導下一代人,這個時候你就會明白,該錯的還是會錯。

等到了垂暮之年,下一代人又會感歎,這就是命啊,殊不知這個不是命,而是你自己忽略了正确的選擇和做法。

我們難道沒有能力去規避這些錯誤嘛?當然有,但是人生的道路和正确的做法,靠勸是沒有用的,這個要自己去看,自己去悟,自己去謀劃。

對有準備的人來說,盡管到了垂暮之年,人生還有的是有機會的!

一日三省吾身,這是成長最好的方法,但問題是我們普通人該從哪方面去自省,自省以後,我們又沒有像孔子這樣的老師,即使我發現了我自己的不足,又有誰來教導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