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2022年2月27日,晴,星期日

在鄉下閑着無事,我把老家那些老物件搬出室外,讓它們曬曬太陽,透透空氣。一件件老物件勾起了我的縷縷鄉愁。

曆史的變遷,歲月的更疊。這些老物件被堆放在老家房屋的某一隅,早已布滿灰塵,長滿了歲月的斑斑鏽迹。過去的日子發生了什麼?老物件都會娓娓道來。

記憶最深的是擱置在老屋樓上的那條殺豬凳,算得上“傳家寶”。

這條殺豬凳是櫻桃木的,很沉,力氣小了還搬不動它,其重量估計在六七十斤左右。在我的記憶中,這條殺豬凳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就沒有再用來殺豬了,先是放在家裡火坑旁的下方,可以坐在這條闆凳上圍着火坑烤火取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這條闆凳又“忙”了起來,鄰居們逢年過節殺年豬,都會來我家借用。這條闆凳因其沉重而穩定,再重的肥豬也不至于把它壓垮、壓折。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去谷物殼的風車。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家庭用具烘烤衣服的炕籠。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農事用具篩灰籃。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炊具飯甄子。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炊具蒸籠。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那條很沉重的櫻桃木殺豬凳。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背負雜物的方竹背簍。

這天,我一連翻出了20多件老物件,有儲衣櫃、飯甄子、闆鬥、仰馬、風車、烘籠、谷籮筐、搪瓷大花碗、鼎罐、三角、擂缽、釘耙、木梿枷……這些物件早已褪去原有的色彩,厚厚的綴上逝去歲月的斑駁。

讓我記憶猶深的是挂在屋内牆壁上的那件蓑衣和那杆珍藏在木箱裡的清代老式黃銅水煙鬥。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農事用具棕蓑衣。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家用儲物櫃

蓑衣,早已閑置無用多年,卻是當年下地幹活用的最多一件農事雨具。小時候放牛,随父母下地幹活,我都穿過這件蓑衣。穿着蓑衣的樣子有點像土家族先人跳毛古斯(一種舞蹈)時所穿戴的服飾。蓑衣既避風擋雨又特别暖和。下地幹活,累了,困了,穿着蓑衣就地躺下就睡,挺舒服的。

而老式黃銅水煙鬥是母親的最愛。她老人家一生的最大嗜好就是抽煙。睹物思人,讓我不禁想起了母親抽煙的神态。老人家先點燃一支木香,接着将煙絲裝進煙嘴,用燃香将其點燃,然後就巴哒巴哒地吸了起來。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清代老式黃銅水煙鬥。

這種老式黃銅水煙鬥有兩個“房間”,一個是儲水池,另一個是儲煙盒。吸出的煙氣經過儲水池時會發出微弱的嘩啦嘩啦水聲,就像吃完飯後喝水漱口的水聲一樣,聽起來特别過瘾。

當年在農村,晚上照明是一大難題。我就用從山上撿回來的松脂油做成蠟燭,晚上做家庭作業時就用它照明。松脂蠟燭亮度很高,照明的範圍大,不足之處就是油脂燃燒後的黑煙彌漫滿整個屋内,熏得兩個鼻孔黑乎乎的,讓人難受極了,打噴嚏、流鼻涕,沒完沒了。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搪瓷大花碗。

說起老物件,許多人一定會想起當年的“三轉一響”。“三轉一響”是那個年代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的代名詞。說起“三轉一響”,可謂人盡皆知,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後期,年輕人新婚時希望擁有最珍貴的家庭用品就是“三轉一響”。

老物件是時代變遷的見證者,不少老物件有着鮮為人知的光陰故事。我退伍後進了一家企業工作,家裡離機關五六華裡,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實在沒有辦法,就從牙縫裡擠出一點錢來買了一輛天津生産的飛鴿牌自行車,成了上班族演繹街頭車水馬龍中的一員。周日外出遊玩,我就是“駕駛員”,妻子坐在“飛鴿”的後架上,成了當年進城逛街代步的“私駕”。遺憾的是,飛鴿牌自行車經過無數次修理,實在不能用了就當廢鐵賣了,沒能儲存下來。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家用縫紉機。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老式銅鎖。

讓我最難忘的是縫紉機。計劃經濟年代,每年人平七尺布票,個子矮的,七尺布票勉強可以對付一年;個子高的就有點“難為情”了。那個時候穿的衣服沒有一件不破洞的。破洞了怎麼辦?先用手工縫補,後來還買了一台縫紉機專門用來縫補破洞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句流行至今的當年艱苦生活描寫就是這麼來的。

時間的沉澱,讓我們擁有了足夠的懷舊資本。布滿灰塵的老物件,是一個年代的符号,一段曆史的記載,既有苦的回味,讓人陣陣酸楚,也有甜的欣喜,令人品味不盡。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晾曬稻谷、玉米時用的曬耙。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扛柴用的仰馬。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農事用具釘耙。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脫粒用具木梿枷。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農事用具糞桶。

「我在鄉下46天⑯」老物件承載着歲月變遷,哪一件能勾起您的回憶

△生産老式“指甲瓦”的胚模。

懷舊,顯然不是簡單的複雜,它讓你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懂得“不忘曾經的‘苦’,珍惜來之不易的‘甜’”。

懷舊,讓人永遠記住曾經的那個“家”,無論是過去的家,還是現在的家,它随時都在等待遊子的歸來,永遠溫暖着你的心。

懷舊,能讓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将這些不同時代的老物件彙內建一個時代的記憶,繼而轉化成一種奮發向上的不竭動力和永葆革命青春的精神源泉……(胡仁鈞文/圖,歡迎轉發)